格律诗平仄与抑扬顿挫“无关”吗?

格律诗平仄与抑扬顿挫“无关”吗?

大家好!我是“碧水青松随笔”,义务传播诗联创作审美常识,与大家探讨交流,提高诗联创作审美的能力,是我注册头条号的初衷。文中所述观点,欢迎畅所欲言,认真考据,以理服人,谢绝个人攻击,脏话喷人,侮辱他人人格。批评要有理论依据和示例(包含个人格律诗作品),杜绝含沙射影,指桑骂槐,偷换概念,“标签”式的简单否定或泛泛而谈,顾左右而言他,答非所问。本着友好交流切磋的态度,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诗联创作审美能力,增进相互友谊。

本篇着重探讨和澄清格律诗创作审美中出现的“平仄与抑扬顿挫无关”,“有拼音声调的都是律诗”的格律误区。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汉语普通话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四声声调系统构成。其中四声声调与格律诗平仄密切相关。格律诗的抑扬顿挫只能而且必须通过四声声调体现出来。例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行白鹭上青天①。

仄平平仄仄平平

示例中的字词,按“两两交替”的平仄音步(节拍)组合变换,读之具有抑扬顿挫,节奏鲜明的节奏感和铿锵悦耳的声韵美感。试想,离开四声声调平仄,来谈“抑扬顿挫”和“声韵”,无疑是空中楼阁。因此说,“格律诗平仄与抑扬顿挫无关”的“科学”理论是站不住脚的无稽之谈呀!

从上述分析可知:格律诗句中的汉字,是按“两两交替”音韵节奏,来规定平仄格律的。“两两交替”的创作审美原则,是格律诗正格的客观依据,是规避“孤平”、“孤仄”、“三平尾”、“三仄尾”的理论基础。因为,诗句中出现“孤平”(仄平仄)、“孤仄”(平仄平)、“三平(平平平)尾”、“三仄(仄仄仄)尾”,势必破坏格律诗“两两交替”的平仄音步节奏及音韵和谐美,是诗家历来公认的诗病。严格按格律诗正格来创作审美,才能有效规避上述诗病。

在诗联创作审美实践中,“一三五”只有在有效规避“孤平”、“孤仄”、“三平尾”、“三仄尾”的前提条件下才可“不论”。长期争议不休的所谓“拗救格”、“特定格”、“宽格”的“拗救”与否,最终也没有跳出“孤平”与“孤仄”的“泥坑”,不可盲目追捧效仿,以致邯郸学步。试想想,连基本格律诗正格都未熟悉掌握的初学者,耗费精力和时间专“啃”至今仍然争议不休的“所谓“拗救格”、“特定格”、“宽格”,到头连基本的正格也不会了,不正是邯郸学步吗?实例明摆着,不认可者,其诗作,可自标示为“古体诗”,或干脆不标示“X律”、“X绝”,既避免了混淆视听,也不失“身价”,意境好的,也不失一首好诗呀!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②,作者没标示“五律”,不也能流传千古吗?

再说“有拼音声调的都是律诗”是格律诗的又一误区。

现代汉语中的词,有动、名、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等分类。其中动、名、形、数、量、代是实词,在诗句中使用频率最高。副、介、连、助、叹是虚词,在诗句中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现代汉语中的实词分类中,单音词、双音词相对较多。因此说,格律诗诗句中的音节(汉字)一般由“两两交替”(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的音步(节奏)来组合,以突出格律诗的节奏美感,同时也便于古时的配乐唱诵,这也许就是格律诗讲究平仄的初衷吧!有文考证了格律诗萌于唐,盛于宋,成熟于清,后来,格律诗慢慢地失去了配乐传唱的习惯,但追求诗句音节抑扬顿挫的声韵诵读效果,历代诗家在格律诗创作审美实践中,不断总结归纳至今,注重并使格律诗正格日趋成熟了。那种简单地以“标签”语(此指无理论依据、无实例、无具体论证的“三无”否定句或肯定句)否定格律诗正格或肯定所谓“拗救格”、“特定格”、“宽格”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即使平仄格律再“宽”,也不至于“有拼音声调的”小说、散文都是“格律诗”吧!

大家都知道,有关诗词网站格律诗平仄韵律检测系统有“平水韵”、“中华新韵”之分,

平仄和押韵标准各异。平仄和押韵鉴别“尺子”不同,难免引起平仄押韵问题之争。“平水韵”按古人说话做诗的平仄标准,来衡量格律,为现代少数专家学者研究考证古典诗词及熟悉偏爱者所用,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使用,逐渐失去了大众性,必将退居诗词创作审美次要地位。“中华新韵”将声调是第一声(阴平)和第二声(阳平)的汉字归类为“平”(声);声调是第三声(上声)和第四声(去声)归类为“仄”(声);又将平水韵中的入声字随着时代发展,分别归类到中华新韵声韵系统中的相应平仄韵部,简化了“平水韵”的繁琐韵部,统一了格律诗平仄判定标准,解决了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诸多平仄和押韵问题,有利于格律诗从少数专家学者手中解放出来,逐步走向大众化,在当今时代较“平水韵”具有着不可否认的优越性。因此说,那种认为“有拼音声调的都是律诗”、“推崇平水韵,不齿中华新韵”的观点都是或左或右地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偏激态度,是不足取的。

综上所述可知:与时俱进,以中华新韵为当今平仄押韵统一标准,认真注重格律诗正格创作审美,是解决长期以来平仄押韵派别之争,结束当今格律诗创作审美局限于专家学者格律诗爱好者的尴尬局面,是格律诗逐步走向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格律诗平仄与抑扬顿挫“无关”吗?


下次将推出《小议“诗的质量看内容”》,欢迎各位关注阅读并参与探讨交流哈!

【引文出处注释】

①出自《绝句》·杜甫·唐

②出自《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