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起二胎的金融奶妈,如何实现养儿对冲?

要不起二胎的金融奶妈,如何实现养儿对冲?

云锋导读“不拿投资心态来养娃,是我作为一名金融奶妈的自觉和自制!”养娃,对于金融女来说,绝对是人生中不求回报的投资了。作为一名金融奶妈,如何在母婴行业实现hedge自救?如何在带娃和职场之间艰难平衡?如何看待“二胎”以及热议的“生育基金”?以下养娃投资指南,供各位金融奶妈参考。

娃快开学了,我很开心

距离我这个中年妇女解放的日子还有不到两周 —— 可算是要开学了!

要不起二胎的金融奶妈,如何实现养儿对冲?

想到马上就可以把老大丢回学校,老二扔回托班,回到工作中不可自拔,我就激动不已。

回想娃出生不久,我便成为自学成才的母婴产品专家。

娃剪指甲必须某日系牌子圆头小剪刀,奶粉则要细究欧版和美版营养成分有何不同——现在,我研究的范围又扩展到了疫苗。

产品专家又如何?回到职场还是一枚金融狗啊。

真人真事,产假三个月不到复出职场的金融奶妈,出差波士顿。其间,这姐姐在美利坚没马桶盖的卫生间内,以站姿手捧着吸奶器吭哧吭哧定时吸奶,愣是冻了2000ml回国——娃能不能喝上这批远涉重洋的母乳事小,不吸出来导致断奶继而无法实现“六个月纯母乳”事大。

要不起二胎的金融奶妈,如何实现养儿对冲?

http://www.sohu.com/a/217693144_745399

娃大了,要操的心有增无减。因为他/她成了精力旺盛、随时要关注、要照顾的小人儿。

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很多很多的钱。——亦舒《喜宝》

养娃,既要很多很多的爱,又要很多很多的钱。

周末我喜欢带娃逛街——商场是上佳的遛娃场所。看他在每次200元的游戏区翻上爬下,我一边琢磨土耳其这次还有没有救,一边想着精力释放后的他/她,能否早点儿睡觉再多给我一个小时自己的时间。

出差我自觉理亏,面对电话那头的奶声奶气每每倍感内疚。于是每次买一个礼物——所谓的“guilty gift”。

娃攒的guilty gifts

要不起二胎的金融奶妈,如何实现养儿对冲?

暑期我给老大报了好几个夏令营。说什么“月薪三万”养不起暑期的孩子,太小儿科了好么?某知名培训机构青少年美国游学半个月就4万多哦!暑期可是两个月哦!

要不起二胎的金融奶妈,如何实现养儿对冲?

我这生的是孩子吗?还是一台碎钞机?!

母婴行业:金融奶妈的hedge自救?

喂养这台碎钞机,家庭支出是消费升级了,我自己却无可避免消费降级了。不过,据说我老板为了养娃都樽节少买了好几个爱马仕,我还有啥可说的。

But,作为一名金融奶妈的自觉,多少还是要研究下如何对冲成本。

对冲idea 1: 母婴电商

就说我当年自学成才母婴产品经理,全靠深潜“宝宝树”。如今,宝宝树在2017年以1.39亿的月活用户数量位列母婴社区平台第一,融资了一轮又一轮。

不过仔细看盈亏,还在烧钱。

宝宝树近三年亏损

要不起二胎的金融奶妈,如何实现养儿对冲?

数据来源:宝宝树招股说明书,云锋金融整理

宝宝树不是个案。截至到2017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5.1亿,母婴电商平台却业绩平平。这也难怪,我这样的用户活跃是不假,但网购却不一定通过这个信息平台。

大约这就是另外一家公司——“爱婴室”布局线下的原因。

对冲 idea 2: 线下连锁母婴店

这是一家母婴连锁零售商。先来看看股价——惨淡大市下,算跑出了alpha。

要不起二胎的金融奶妈,如何实现养儿对冲?

营收增速比较稳。线下营收贡献持续超过九成,并且近年来线下收入占比有增无减。

爱婴室营业收入情况

要不起二胎的金融奶妈,如何实现养儿对冲?

数据来源:爱婴室招股说明书,云锋金融整理

好吧,天下妈妈很多样,但爱孩子都一个样——看得到的,把过关的,才是安全的。毕竟连疫苗都有假货了,小孩子用的东西,安全和质量才是王道。

相较于一般消费,新生代母婴消费者更注重产品质量、品牌,而非价格

要不起二胎的金融奶妈,如何实现养儿对冲?

此外,我的周末商场遛娃加购物,也是妥妥的一举两得。

“新零售”时代,消费不仅仅是购物,更是体验;不仅仅是购物的体验,更是场景的体验。

对冲idea 3: 幼儿看护

购物虽然解决了,养护成本仍然高企。尤其是两岁半托班之前,如果没有给力的老人,简直要分分钟被逼成全职主妇。

听说,很久以前,我国有一种叫做单位“托儿所”的存在,妈妈午休也能溜达过去喂个奶啥的。

现在,这个功能通常交给了任劳任怨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随之而来的当然是无穷无尽的磨合和矛盾。

其实国外已经出现了市场化的解决方案:例如美国Bright Horizons(BFAM)。连锁幼儿园不算什么,这家的特点是覆盖一岁以下幼儿的看护,并把幼儿园开进公司。

事实证明,这个模式异常奏效,BFAM在2017年的营收达到17.41亿美元,净利润1.57亿美元,同比增长65%。

看看人家这股价,就像我儿子的兴趣班辅导费一样,一路上涨,居高不下。

要不起二胎的金融奶妈,如何实现养儿对冲?

养娃不易,二胎慎行

我得承认,如上几个idea只是我的脑洞小开。就算管用,投资对于养娃成本的对冲,只能说不无小补,难以全覆盖。

毕竟,养娃是一个女性人生最大的投资。对于金融女,这也是极少数的不求回报的投资。

仔细想想,我们这一代妈妈也是有点伟大,一生都在坚决执行(和被执行)各项政策。

先是出生的时候独苗,没有兄弟姐妹,踢着毽子跳着绳一个人就长大了。

然后开始响应“二胎”政策,在拉扯俩娃和坚持职场存在之间艰难平衡。

然后... 刚刚听说,不生二胎的可能要交费了?

要不起二胎的金融奶妈,如何实现养儿对冲?

你问我怎么看?

养娃的成本当然体现在娃这个“碎钞机”的功率上,但养娃的压力又岂是金钱能够覆盖的?

公立学校,3点钟放学;私立学校,很多一线城市顶级私校面试家长环节可能会明确告诉你需要家庭更多的参与到孩子教育中去,各种要求几乎只有全职妈妈(爸爸)才能搞定。如果没有给力的爸爸,两个孩子的“陪伴时间”足以让一个职场妈妈被拖到边缘化。

此处略去学区房、职场歧视、《新婚姻法》、女性“have it all”伪命题等等多个万次长文话题不提。

所以,相比这些成本,《新华日报》建议的“不生二胎基金”,除了激起民fen,还会有谁会当真把它作为生二胎的重要考虑吗?

你觉得呢?


云锋金融有鱼趣闻系列

金融圈单身狗图鉴

金融人士减肥指南

老婆,不要再买包了!!!

想买水电股买成葛洲坝,真是real尴尬

比起婚姻,我更相信玻尿酸,因为它每次都会有效

520也请对默默为经济做贡献的单身汪们好一点

除了北大清华,金融行业混得好的人都来自这几所大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