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引春风度玉关,又一批医疗援疆人才踏上新征程

再引春风度玉关,又一批医疗援疆人才踏上新征程

新疆地域辽阔,风光旖旎,而在这片维吾尔语中意为“清澈的水”的阿克苏,一批又一批的人长期离家奉献于此,因为这群人,杭州与阿克苏两个城市的距离不断拉近,也因为这群人,阿克苏成为浙江医疗援建的标杆。

再引春风度玉关,又一批医疗援疆人才踏上新征程
再引春风度玉关,又一批医疗援疆人才踏上新征程
再引春风度玉关,又一批医疗援疆人才踏上新征程

整装待发,

秉承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即将踏上去往新疆的征途。

他们肩负大爱担当,

为了边疆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离别亲人好友,投身南疆大地。

再引春风度玉关,又一批医疗援疆人才踏上新征程

2018年8月21日,浙江大学第九批援疆干部轮换欢送会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召开。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赵文波,医院管理办公室主任、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朱慧, 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黄河,医院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伟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朱慧主持,各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援疆返杭医师代表、新一批援疆医疗人才和有关部门代表参加了欢送会。

再引春风度玉关,又一批医疗援疆人才踏上新征程

“援疆干部远离杭州,远别家人、同事,付出巨大牺牲,舍家报国、倾情援疆,也充分展示了浙江大学‘求是创新、担当奉献’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赵文波部长高度赞扬了援疆干部的工作成就和奉献精神,感谢附属医院对援疆工作的支持和援疆干部们的付出。同时指出,贯彻落实中组部要求,选派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是重大政治任务,使命光荣,第九批援疆工作是这场伟大接力赛中的重要一棒。希望新一批援疆干部,加强学习、团结协作,对自身严格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行好援疆责任;求实创新、担当奉献,谱写援疆工作新篇。学校党委组织部一定全力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各附属医院也要加强管理,为援疆干部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加强宣传,及时总结工作成效,树先进、推典型。希望大家各尽其责、通力配合,共同创造良好的援疆工作氛围。

再引春风度玉关,又一批医疗援疆人才踏上新征程

朱慧主任强调,各附属医院是援疆干部的强大后盾,党委组织部也将与大家保持联系,做好保障工作。大家要快速进入角色,高高兴兴投入工作,帮助当地医院在学科建设和医疗水平不断取得进步。希望大家团结协作,继承传统,让援疆经历成为人生中的宝贵回忆。

再引春风度玉关,又一批医疗援疆人才踏上新征程

浙大一院党委书记顾国煜作为选派单位负责人代表发言。他表示,欢送会充分体现了学校对援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援疆干部的关心关爱。浙大一院作为浙江大学“组团式”援疆的组长单位和中组部指定的支援第一师医院的牵头单位,是援疆人次最多的医院。在第九批援疆医疗人才中,我院院长助理陈军已经抵达新疆投入工作,本次又选派了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孔德波、心胸外科普胸病区主治医师吴益和、病理科主治医师王艳丽踏上征程。希望援疆人才牢记使命,持续学习,努力提高政治觉悟;奋发有为,圆满完成第九批援疆工作任务;从严要求,展现附属医院援疆干部良好形象。浙大一院也将全心、全意、全力推进对口援疆工作,继续做好援疆医师们的坚强后盾、继续做好第一师医院的伙伴、继续在学校援疆工作中奋力担当。

再引春风度玉关,又一批医疗援疆人才踏上新征程

援疆返校干部代表、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陈正曾作为第一师医院副院长长期扎根南疆,他全面介绍了第一师医院基本情况,并从“过来人”的角度分享生活经验,提醒大家援疆期间要提高政治敏锐性,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保持身心健康。此外,新一批援疆干部一一做了自我介绍,并表示一定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为当地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不辜负组织嘱托。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一种思念,远方古道,碧草连天是一份温情。一批批援疆人才的足迹,是春风的写意,连接着之江与天山两地的深情厚谊。长期以来,浙大一院援疆干部始终主动融入、积极作为,把援疆任务作为他们的责任和义务。通过“传帮带”工作室、团队协作等精准帮扶形式使第一师医院在诊疗能力、学科建设、管理水平、队伍建设、科研教学等各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医院作为援疆干部的坚强后盾,也在大后方给予全方位的支持,积极助力推动第一师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创建、临床技能培训考核中心建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等工作,将援疆工作打造成有温度的帮扶工程。这是一种戍卫边疆勇于坚守的温度,这是一种民族团结同心凝聚的温度,这是一种守护健康热忱服务的温度。如今,为了使命,我们精神振奋,再次踏上新的征程!


在援疆的同时,浙大一院还有一支队伍长期驻扎在青海,一直脚踏实地践行着健康中国建设。远在“金色的世界”的德令哈,与杭州垂直海拔相差近3000米,浙大一院一群医疗专家们远离家乡为当地医疗建设奉献着自己的好年华。

Ta们奉献在提升创新当地医疗技术上;

当然,Ta们也奉献在事无巨细上,比如送医下乡。

再引春风度玉关,又一批医疗援疆人才踏上新征程

就在中国首个医师节的前一天,8月18日,在浙江省援青指挥部和海西州卫计委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在海西州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下,浙大一院援青专家泌尿外科姚晓霖主任呼吸内科唐小平主任带着海西州人民医院专家和医护团队到怀头他拉镇送医下乡。

再引春风度玉关,又一批医疗援疆人才踏上新征程

专家团队一早就带着医疗设备赶到60公里以外的怀头他拉。短短一个上午的义诊,专家团队义诊咨询一百余人次。乡亲们纷纷表示,在怀头他拉出门就诊困难,浙大一院的专家能到家门口来给他们看病,以前是件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再引春风度玉关,又一批医疗援疆人才踏上新征程

浙江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州委常委、副州长潘建漳同志

在繁忙工作的片刻间隙,亲自带领援青指挥部的同志们来到义诊现场,向医疗一线的专家团队表示关心和慰问,指挥长称赞大家明确目标,主动作为,把浙大一院和州人民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扎实下沉,为海西州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努力。

自2018年3月浙江援青专家团队进入海西州人民医院工作以来,在浙江援青指挥部和海西州卫计委的大力支持下,以罗秋平院长为领队的五人专家团队,扎根州人民医院,并把浙大一院的技术力量向海西州全州辐射,五个月来,团队成员分别到柴旦行委、茫崖行委、格尔木、都兰等地区和尕海、柯鲁柯镇、平原村等村镇实地下乡帮扶,让海西州的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浙江专家的医疗帮扶。在浙江援青指挥部的领导和关心下,专家团队将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国家尽忠、为青海奉献、为浙江争光、为人生添彩”的援青誓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需要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努力奋斗才能实现。医疗援建是援疆援青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省内医疗机构排头兵,浙大一院长期以来积极落实省卫计委和浙江大学部署,率先以派出医疗队的方式开展长期帮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填补了当地多项医疗技术空白,大大提升并发展了当地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奋进的新时代,浙大一院将始终牢记服务人民健康的初心,为健康中国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贡献浙一力量。


照片:章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