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勤政廉潔的皇帝,他在位沒人敢貪汙,17年後國家因太窮而亡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許多善於學習的皇帝,但是,在明朝,有這麼一位皇帝,他沒有很系統的學習那些治國之道,也沒有很有效的管理方法。他經常做的事情,就是關心百姓,體恤百姓,清廉明正,他似乎所有的心思都在治國治民上。而就是這麼一位勤政廉潔的皇帝,卻因為不懂帝王之術,使得200多年的朝代被他葬送了。

這個皇帝就是崇禎,在提到這個皇帝之前,我們首先要看看他在上位之前,這個朝廷是什麼樣子的。

當年,魏忠賢被皇帝重用,許多東林黨都受到排擠,那些已經被廢除的工商稅和海稅,都被恢復了。因為這些稅收大部分來源都是東林黨的地盤,所以他們當然很恨魏忠賢。

因為有皇帝護著,基本沒人可以打倒魏忠賢,所以明朝那年是掙了很多錢。這樣全國上下,都因為東林黨,對魏忠賢等人十分憎恨。雖然在全國來講,土地兼併還是比較嚴重的,不過農民的日子還是可以過的,苦是苦了點,但是想要起義的話,規模還是比較小,加上政府有錢,所以外面打不進來,裡面火不起來。也就是說,崇禎皇帝上位的時候,國內的形勢還算比較正常的。

史上最勤政廉潔的皇帝,他在位沒人敢貪汙,17年後國家因太窮而亡

那我們看看當他上位的時候,他都做了什麼?1627年,天啟皇帝去世。崇禎皇帝上位了,,他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呢,就是把魏忠賢給打倒。魏忠賢實在想不通,崇禎皇帝竟然對自己如此心狠手辣,所以他在去鳳陽的路上自殺了。

為什麼魏忠賢會被那麼多人罵呢,其實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得罪了東林黨,東林黨經常對他們口誅筆伐,而且還把他這些不好的事情記錄到了書裡,崇禎皇帝上吊後,直接就把他給排外了,這源於他小的時候就聽說過魏忠賢的霸道專橫,很少聽到他的忠誠,而且他也沒有什麼值得誇讚的能力。

當他把魏忠賢排除了之後,又把閹黨設立的稅收,特別是工商稅給廢除了。東林黨這就高興了,因為他們的利益得到保障。

不過這下國家可就沒錢了。國庫沒錢要怎麼打仗,怎麼安撫周邊的國家,周邊的民族呢?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呢?國家沒錢了,東林黨人的日子也不好過。

一個國家要運轉,處處需要錢。

所以崇禎就開始加強了稅收,稅收是從哪裡薅羊毛得來的呢?肯定是普通的老百姓,本來就天災人禍,老百姓的生活本來就不是很好,現在命都不一定保得住,還要交稅,這不是在逼他們造反嗎?其實魏忠賢在的時候,百姓至少過得還是很安穩的,國家還是可以正常運轉。

史上最勤政廉潔的皇帝,他在位沒人敢貪汙,17年後國家因太窮而亡

我們先不說李自成為什麼要鬧革命?很明顯,就是人家崇禎把他的飯碗給砸了,當然這是一個小事件,然而就是因為這個歷史的小事件,掀起了一股強大的力量,直到讓破敗的明朝這座大廈,轟然倒塌。

崇禎帝最奇葩的地方並非強徵百姓的稅,扳倒魏忠賢採取一套全然違背規律的行政方案,他最奇葩的地方在於用人。

可是崇禎皇帝用人非常的奇怪,他覺得誰看起來比較順眼,他就選誰,道德是最重要的,能力,放在第二位。

他啟用了14個兵部尚書,但是他殺的殺砍的砍,換來換去的,使得兵不識將將不識兵,根本就不能好好的配合在一起。

史上最勤政廉潔的皇帝,他在位沒人敢貪汙,17年後國家因太窮而亡

崇禎那個時期,厲害的人也挺多的,不過最後能治軍的那幾個人,只有孫傳庭,盧象升,袁崇煥,他們還是比較不錯的。不過盧象升,當時是被圍攻死了。而袁崇煥,卻被崇禎懷疑,最後被下令處死。

孫傳庭,只帶著皇帝給他的5000個兵,就去抵擋李自成的那幾十多萬兵。結果肯定是被打死。如果能好好用這三個人,明朝也不至於這麼快就滅亡了。

當國門快被攻破時,崇禎帝問大臣借錢,他們說:沒錢。(你以為我們傻?拿了錢出來你不算我們貪汙?)大臣們也是很精明的。他們瞭解崇禎帝氣量狹小,就算他們有心相救,也知道是後患無窮,將來崇禎帝會找他們的 茬。

是因為如果他們拿出錢來的話,就會被以為是貪汙,貪汙是要殺頭的。崇禎帝可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官員們投鼠忌器,誰都不敢說自己有錢,都說自己沒錢,結果明朝最後的一線生機都被崇禎帝給葬送了。

史上最勤政廉潔的皇帝,他在位沒人敢貪汙,17年後國家因太窮而亡

而百姓對崇禎帝也頗多怨懟的情緒。

有人說,一個庸才皇帝太過勤政,還不如一個天才皇帝怠政,前者的危害遠大於後者,這句話是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