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春到湘江》作者宁保生先生的艺术年谱、代表作品及历史贡献

浅述《春到湘江》作者宁保生先生的艺术年谱、代表作品及历史贡献

宁保生先生

一、艺术年谱

宁保生先生为中国著名笛子演奏家、作曲家,笔名肖然,曾担任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央民族乐团民族管弦乐队吹管乐声部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北京乐器协会会员等职务。

宁保生先生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第八届民盟北京市委代表,当选民盟北京市委员会委员,文化部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43年1月,宁保生先生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自幼酷爱民族音乐,博采众长,自学成才。

1958年初,宁保生先生考入中国地质文工团,从此步入了专业文艺工作的轨道,著名唢呐演奏家陆去兴先生是他的恩师。

1964年,宁保生先生进入中央民族乐团,担任笛子独奏演员和管弦乐队吹管乐声部长。

1975年,宁保生先生创作出享誉中国笛坛的笛子名曲《春到湘江》,《春到湘江》面试后已经成为大家喜爱的笛子十大名曲之一。

1978年,宁保生先生在《乐器》杂志上发表了《再论巴乌的改革》一文,在传统巴乌的基础上,利用改变其开孔律的方法,使传统巴乌的音域扩展了小三度音程,而且不需要改变吹法,这一改革扩大了音域,方便了演奏,丰富了表现力。

1992年,宁保生先生对中国已失传数百年的边棱吹管乐器古篪进行研究,在摸清开管和闭管不同的泛音序列、不同的发声规律的基础上,从理论上解决了尾翘孔的定位问题,终于研制出“新篪”。

1992年,宁保生先生被聘请为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系器乐专业长期教授;

1995年,宁保生先生应人民音乐出版社之邀专门撰写了《宁保生笛子曲集》一书,其中以20几个专题对笛子演奏的理论和技法做了深入细致的论述,书中含笛子曲8首、箫曲2首、巴乌曲1首、新篪曲1首。

2001年,宁保生先生退休,但仍笔耕不辍,对原来的作品重新审视、修改、增删,使之成为精品,同时创作出新作品若干。

2005年,宁保生先生在南京组建成立“和静飞竹”中国式的边棱吹管乐组合,并创编了《茉莉花》、《康定情歌》、《九九艳阳天》三首笛子四重奏曲,现已录制出版。

2007年,宁保生先生利用阳燧镜的光学原理发明了燧箫,燧箫的音色可与传统洞箫媲美,但其音量大大优于传统洞箫,音域可达两个八度零一个四度,燧箫还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为 ZL2006201321。

2009年2月8日,宁保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6岁。

浅述《春到湘江》作者宁保生先生的艺术年谱、代表作品及历史贡献

《宁保生笛子曲集》

二、代表作品

(01)笛子独奏曲:《春到湘江》、《节日》、《柯尔克孜民歌变奏》、《乡恋》、《雅韵》、《草原抒情》、《水乡丰收人欢唱》、《南音抒怀》、《情系三晋》、《茉莉花变奏曲》.

(02)笛子二重奏:《童谣》。

(03)笛子四重奏:《茉莉花》、《康定情歌》、《九九艳阳天》。

(04)洞箫独奏曲:《竹林月夜》。

(05)燧箫独奏曲:《那就是我》。

(06)新篪独奏曲:《梦》、《梅花三弄》、《阳关三叠》。

(07)唢呐独奏曲:《芙蓉国里尽朝晖》、《中州韵》。

(08)葫芦丝曲:《情深谊长》。

(09)巴乌、葫芦丝同奏曲:《三根竹子一般高》。

(10)二胡独奏曲:《古城幽思》。

(11)柳琴独奏曲:《古城抒怀》(以上两首已由新加坡、香港录成CD片发行)。

(12)轻音乐作品:《流水》、《黄梅调》。

(13)声乐作品:以笔名肖然发表了数十首作品,其中与张立昆先生合创的作品《高山顶上修条河》荣获文化部创作二等奖等。

浅述《春到湘江》作者宁保生先生的艺术年谱、代表作品及历史贡献

贾湖骨笛

三、历史贡献:吹响世界笛子的鼻祖,将中国笛子历史提前至近万年

中国音乐史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先后出土了20多支骨笛,笛孔有5、6、7、8之别,这些骨笛属于距今7800年—9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经专家初步认定,贾湖骨笛很可能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但是,贾湖骨笛是否为真正的乐器,贾湖骨笛能否演奏音阶吗,这些种种疑问变得尤为难解和特别重要。如果贾湖骨笛不能吹出声,它就不能算件乐器,只能当是件工艺品,其文物价值得大打折扣啦!

带着种种疑问,贾湖遗址发掘代表张居中和时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室主任萧兴华找上了中央民族乐团民族管弦乐队笛子部,让这些吹笛专家帮忙鉴定一件出土文物:编号M282:20的七孔骨管。

众笛子专家一个接一个试吹,很长时间却也出不了声,正在张居中和萧兴华慢慢失望之时,宁保生先生接过了管子,斜着一拿,用舌头一挡一吹,居然响了!再一吹,一个完美的6声音阶就在宁保生的吹奏下响起了!

果然是件乐器!

宁保生这一吹,历史意义巨大:不仅彻底证明了贾湖骨笛的无上价值,进而把中国笛子历史提前到八千年前,甚至是万年历史,而且一下子将中国音阶来源于西方的假说击得粉碎!

萧兴华先生激动地说:“要揭开一万年以来中国音乐文化文明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由此,我们可以十分肯定地向世界宣告:

(1)中国贾湖骨笛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2)贾湖骨笛不仅远远早于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古墓出土的笛子,也比古埃及第一王朝时期陶制器皿状笛子和在化妆版上刻画的类似后世阿拉伯竹笛的笛子形象早,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2000年以上。

(3)中国笛子具有八千年前以上、甚至是万年历史,且中国笛子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中国笛子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乐器!

特别铭记:

当我们吹奏笛子时,特别是吹奏《春到湘江》时,我们应该永远铭记为中国笛子事业做出巨大历史贡献的宁保生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