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蕭條的時候,日本政府就濫發紙幣,所以今天的日元不值錢

日元是一個“很不值錢”的貨幣,面額都比較大。

在今天,一美元可以兌換一百多日元。一人民幣也可以兌換17塊左右的日元。

去了日本,分分鐘變百萬富翁。

在國內大城市有一套房子,在日本那可都是億萬富翁,畢竟287萬人民幣就可以兌換1億日元。

日本作為一個發達國家,日元為何卻這麼不值錢呢?這還要從歷史上說起。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紙幣就是紙,它的價值來源於國家的信用。

在剛開始發行貨幣的時候,日元採用金本位並且相對值錢,與當時的美元幾乎是1:1的比例。

一直到1937年,日元雖然有所貶值,但是幅度不大,3日元仍然可以兌換1美元。

經濟蕭條的時候,日本政府就濫發紙幣,所以今天的日元不值錢

日元的劇烈貶值主要發生在二戰期間,以及二戰結束後的一段時間。

在二戰後期,日本經濟受到嚴重打擊,經濟蕭條,財政入不敷出。

這時候的日本政府,被迫濫發紙幣,用榨取百姓鑄幣稅的方式,填補財政收入的窟窿。

二戰後的日本,日元貶值太快了,以至於美國佔領軍都看不下去了。

1948年,日本的美國佔領軍決定干預日本經濟,將匯率強行規定為360日元兌換一美元。

這個方法雖然簡單粗暴,但是剎住了日元繼續貶值的趨勢。

金融的穩定,為日本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從這之後,日本經濟就像脫韁的野馬,迅速發展。經濟年均增長超過10%,將西歐經濟大國一個個拋在了後面,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

隨著經濟的發展,日元也走向了升值的過程。截至到今天,一美元只能兌換111日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