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禎帝心腹 太監王承恩,死後李自成下令禮葬 順治下旨爲其豎碑

說起中國的帝陵,我想大家一定會想到明十三陵。明十三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境內天壽山南麓,距京城約50公里,總面積120多平方公里。

明崇禎帝心腹 太監王承恩,死後李自成下令禮葬 順治下旨為其豎碑

明十三陵是明朝皇帝陵寢,它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這裡葬著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他們分別是:明成祖的明長陵、明仁宗明獻陵、明宣宗的明景陵、明英宗的明裕陵、明憲宗的明茂陵、明孝宗的明泰陵、明武宗的明康陵、明世宗的明永陵、明穆宗的明昭陵、明神宗的明定陵、明光宗的明慶陵、明熹宗的明德陵、明毅宗的明思陵。

明十三陵除了葬著明朝13位皇帝外,還陪葬著7座妃子、太子墓和1座太監墓,這個太監就是王承恩,崇禎皇帝最信任的人。

明崇禎帝心腹 太監王承恩,死後李自成下令禮葬 順治下旨為其豎碑

王承恩幼年喪父,家境貧寒,母子二人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十分艱難。他讀過兩年私塾,從小聰明伶俐,有過目成誦之本領。無奈時運不濟,在他十四歲這一年,家鄉鬧大水,迫於生計,他在村東娘娘廟自淨其身,遂入京,託門路投於太監曹化淳門下,入宮當了一名小太監。據傳說,王承恩來到北京後,投靠無門,沿街乞討。這一天傍晚,狂風大作,電閃雷鳴,不大一會兒下起了大雨,王承恩來到前門樓子避雨。這時正趕上太監曹化淳出宮辦事歸來,只見瓢潑大雨中一道紅光閃過,曹化淳感到十分奇怪,忙帶人尋紅光找來,看到躲在此處的王承恩,一問話,王承恩對答如流,曹化淳覺得這小孩很有出息,將來前途無量,於是將他帶入宮中,成為其手下的得力助手。

明崇禎帝心腹 太監王承恩,死後李自成下令禮葬 順治下旨為其豎碑

天啟七年秋,明熹宗朱由校病危,也許是昏庸了一世的他臨死時突然明白了,遺詔由皇弟朱由儉繼位。遺詔經王承恩秘密夾帶出禁宮,入信王府。客氏、魏忠賢等聞言,宮中大亂。他們想擁兵自立,被信王率群臣攻入禁宮,內亂平定,信王繼位。因先帝賜魏忠賢免死牌,於是發配其於鳳陽。王承恩因擁立有功,得到崇禎皇帝的極大信任,成為皇上的貼身太監,不離左右。他忠君報國,每天服侍萬歲,兢兢業業,絲毫不敢懈怠,為皇上出了不少好主意。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帶兵威逼北京。王承恩受崇禎皇帝令,提督京營。這個時候其實已經大勢已去,雖然是明朝京都,但是守城的士兵都只寥寥幾個。起義軍攻勢迅猛,架飛梯攻西直、平則、德勝三門。王承恩當時親自指揮,見此連忙命人發炮擊之。雖然打死了數人,但是卻無法阻止其他城門的淪陷。崇禎帝召回王承恩,讓他準備一下,召集內官預備親征。

明崇禎帝心腹 太監王承恩,死後李自成下令禮葬 順治下旨為其豎碑

崇禎手執三眼火統,率領以王承恩為首的幾十位太監衝出乾清宮,騎馬直奔安定門,想奪城而走。但此時安定門已經封閉,無法開啟。大順軍從外城衝殺而來,滿耳殺聲不絕。崇禎皇帝只得下馬,看看身邊的太監大都已經跑掉,只有王承恩一人立於馬前。

三月十九日凌晨三時,城破,絕望無助的崇禎帝仰天長嘯,欽命周皇后、袁貴妃等妃嬪在坤寧宮自縊殉國。崇禎帝手持寶劍,親手殺死昭仁公主,又砍傷長平公主,後宮中傳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喊聲……瘋癲至極的崇禎帝披頭散髮、神情恍惚,在王承恩的陪伴之下跌跌撞撞地登上煤山。

明崇禎帝心腹 太監王承恩,死後李自成下令禮葬 順治下旨為其豎碑

崇禎帝以發覆面後吊死在山腰壽皇亭附近的歪斜的老槐樹上。王承恩在最後一次侍侯完皇帝后也吊死在旁邊的一棵海棠樹上,他終於完成了自己對這個王朝最後的承諾。三月二十一日,崇禎帝與王承恩的遺體被發現,李自成下令將其禮葬。

清朝入關後,順治皇帝被王承恩忠君殉國的事蹟所深深地感動,下旨為王承恩豎碑立傳,並親自書寫祭文,碑首有“御製旌忠”四字。順治先後為王承恩豎碑兩座,頌讚其忠君節烈、不事二主的精神。康熙皇帝后來也在思陵附近為王承恩豎碑立傳。

明崇禎帝心腹 太監王承恩,死後李自成下令禮葬 順治下旨為其豎碑

王承恩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