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賣煎餅果子月入13萬,盲目跟風小心倒賠13萬

90後,高材生,13萬,4個月,這幾個關鍵詞持續刺激著很多人的神經。

還上什麼班啊,乾脆開個店自己當老闆吧——相信很多年輕的白領一族在看完新聞之後都有這樣的衝動。

大學生賣煎餅果子月入13萬,盲目跟風小心倒賠13萬

“到現在才開了4個月的煎餅店,月收入就能突破13萬!”經新聞界大佬澎湃新聞報道後,大學生創業四個月即月入13萬的新聞甚囂塵上。

但請大家在衝動之前,首先搞清楚你想要創業的初心到底是什麼,創業又為什麼選擇餐飲?

但凡動了一點兒“小投資、0經驗、金牌項目、加盟公司全線扶持、門店營銷全靠朋友圈點贊”的同學們請先百度一下餐飲加盟的基本常識,看過三頁之後你就會發現很多人花費心力物力精力依然折在了餐飲創業上,也有很多人卡在一天2000營業額就是上不去的坎兒上,還有更多餐廳老闆又累又沒大富大貴,店慢慢就開成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你是否真的瞭解餐飲,是否真的瞭解做生意,是否真的是做餐飲創業的那塊兒料?雖然有些扎心,但今天還是決定要頂著罵聲幫同學們剖析一下“13萬煎餅”事件的幕後推手。

  • 小魏們都不是普通人

成功的餐飲人都有深厚的經驗沉澱

——餐老溼

“小魏大學開始生活自立,從兼職做起,身影曾出現在車展、會展、婚慶服務公司等多個地方,據他闡述:那陣子就是兩眼一摸黑就過來了。

經過前期的經驗積攢,小魏還一度和7名學生一起創辦了為學生們收取快遞、配送日用品、提供乾洗服務的聯盟鏢局,把年營業額做到了700多萬。

在多年的創業過程中,小魏睡過大街,最高紀錄58小時沒有合過眼。

同學,不知道你在看新聞的時候有沒有自動屏蔽這一角色背景呢?

我們的小魏其實在故事的開頭就不是白紙一張,“大學生”“畢業生”不過就是他飾演的角色,就像狗血電視劇裡面過個大馬路就能和霸道總裁談戀愛的劇情一樣,有著讓人瞬間痴迷的魔力——讓你誤以為:真正的白紙也可以簡單的做到。

大學生賣煎餅果子月入13萬,盲目跟風小心倒賠13萬

餐老溼每天都會和大約50多位想要嘗試餐飲創業的朋友們做一對一溝通,其中有很多讓人哭笑不得的談話。

比如:我什麼都不會,就想找個加盟公司合作,公司要給我提供全套的服務,選址、教學、營銷要全供應,但是整個店開下來最好不要超過5萬,因為我沒錢。

又比如:我找了一個餐飲加盟公司,他們跟我說做餐飲很簡單,不會賠錢,只有掙多掙少的問題,但我讓他們在合同上寫上要保證我能掙多少錢,他們就是不肯。那我這個店幹賠了,我找誰去?

餐老溼感覺自己已經快憋出內傷——有些人甚至拿出孟奇當案例,說肉夾饃能做到融資,都是因為餐飲是暴利行業,凡是做餐飲的一定都能掙到錢!

但,你可否想過?小魏或許就是10個你,那麼孟奇是100個小魏。

孟奇任職過百度騰訊這樣的巨頭公司,辭職後創辦過計算機公司,之後才創辦了現在的西少爺。所有“月入13萬”的簡歷都不是空白的,經驗一欄全是血的歷練。

  • 小魏們絕不會湊合

餐飲行業平均的利潤在30%左右,高的可以達到60%以上,但為什麼有些餐廳老闆風風火火地把店開起來之後沒過多久就開始在冷宮上班了?因為金字塔尖兒上的人們都不是馬馬虎虎地開店,創業和上班,太不一樣了。

上班,完成KPI就好了。創業,你店裡的一把椅子都和你兒子一樣重要。

下面請試著延伸解讀下面這段話,找出重點:孟奇的肉夾饃在北京五道口能創造每天20萬個的銷售記錄。

餐老溼看到了三個重點,那就是:

1. 五道口

2. 五道口

3. 五道口

如果你是一個餐廳老闆,相信你在剛開始選店面位置的時候一定有個美好幻想,但最終被高房租和高轉讓費一巴掌打回了深巷子,甚至有些人反過來安慰自己酒香不怕巷子深,自此白天做夢,夜晚清醒。(當然,A地段B位置可以選擇做外面這種案例另當別論)

面對選址,孟奇沒有湊合,小魏也沒有湊合——五道口附近就是火車站、高校、政府機關、科技園、跨國公司、大型商場;小魏把店開在了各個學校裡面。就連月入3萬,不齒少客人一個蛋的北京煎餅果子大媽也是擺在了地鐵旁。

先砸出一個響,接著打鐵趁熱——有錢就在金牌商圈輪番轟炸;資金有限就守好某一個商圈,樹立自己的品牌,讓客人們想到你做的品類就第一個想到你的牌子,你的店。

當然,餐老溼不鼓勵各位同學為了好位置的門店砸鍋賣鐵入不敷出。黃金位置是死的,人是活的,請不要任性,盲目自信。

  • 媒體是幫小魏們營銷的“托兒”

瞭解餐飲的人都知道一個規律:一個項目抓住了輿論,就會迅速蔓延在各個城市裡。

如之前的掉渣餅,短短的100米的街道里就大概七八個店面,又如今日的一點點,沒出幾個月各種大點點、一丟丟也應運而生。

小魏是學電子商務的,自然知道蹭熱度的重要性。這一次,小魏玩兒了一個偷換概念的小聰明——此煎餅非彼煎餅。

相信很多山東的同學在看視頻的時候都會注意到,小魏做的其實不是眾所周知的煎餅果子,而是滕州菜煎餅。同樣是煎餅,但新鮮度不同,因為滕州菜煎餅並不像德州扒雞青島啤酒一樣路人皆知,自然讓不瞭解的人眼前一亮。

大學生賣煎餅果子月入13萬,盲目跟風小心倒賠13萬

總之,現在餐飲生意還是太好做,但舌尖上的中國非常大,滕州的菜煎餅去南京,重慶的小面到北京,濟南的黃燜雞到美國,都能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神話。

只不過太多老闆過於“實在”,做餐飲就真得只做好每一頓飯,不會推銷自己的店。

在“13萬”的媒體宣傳文案中有這樣一句話“他的煎餅店食材之豐富,不同於我們日常所見的煎餅攤。”估計做菜煎餅幾十年的老張老王老劉們看到後,得氣得吐血了。

一半熟知,一半未知,這正是當下新媒體運營人的標準手法——互聯網+餐飲的小聰明實在讓人又愛又恨。

現在的消費者變得越來越聰明,進店也不僅僅是吃飽吃好,需求也變得越來越複雜。用互聯網思維來看,似乎“用戶”這個詞更適合。瞭解用戶,滿足用戶,引導用戶變得尤為關鍵。比如沙縣聯手淘寶推出粉紅色沙縣小吃,通店粉紅可愛,滿足了小女生拍照至上的需要。想要突破2000/日大關,不但要了解用戶,也要玩轉媒體。

  • 4、 5、 6 ……

當然,還有很多秘訣,餐老溼(canyinren666)今天就不繼續賣老本了,總而言之,店是你開的,不管你是小公主還是苦勞力,都需要用心把店經營好。也希望更多成熟的餐廳老闆和餐老溼一起探討【餐廳經營】之道,創造更多互聯網+餐飲的神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