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歷史上書法的發展一一隸變的軌跡

兩漢時期,對書法藝術而言,處在“隸變”這一文字發展史上最重大的轉折時期。著名書論家李昌集先生說:“其意義不僅是文字學家所云的中國文字從此進入了符號化的領域,而更在其改變了漢字書寫方式的運動節奏和審美趨向。”安康漢代書法作品,主要發現於銅器銘文和磚文兩方面。銘文方面有旬陽縣出土的銅鐘,腹縱刻“旬陽重七斤”五字,明晰的方折,生動的波挑,這些隸書的特徵盡情呈露,實為安康後世條幅章法的先聲。書體上既有篆書的深深痕跡,又具濃厚的隸書意味,是顯示“隸變”過程在書法藝術上的典型。由於豎行排列,出現了行字間的穿插揖讓,而又能融為一體,在用筆結字上,有意強調隸書的飄逸風姿,使書體飄而不緩,展拓有致,顯示了一種違而不犯,和而不同的自覺的美學追求。除“旬陽重七斤”外,歷史上安康曾兩次出土漢代銅器銘文,引起當時全國書法界極大興趣,增進了學者們對漢隸的認識。

安康歷史上書法的發展一一隸變的軌跡

宋代洪适《隸續》載:“新莽候鉦,地皇二年字。原雲紹興中出於金州,凡四十二字,缺二字。漢器如館、陶、甘、泉、內、者、鐙之類猶是篆體。獨此器所書有波畫,字尤清勁,與漢末筆法無異,孰謂西都隸字皆古拙乎。”

安康歷史上書法的發展一一隸變的軌跡

清興安知府童兆蓉《銅弩行》載:“光緒乙未秋八月,漢陰濱之北有掘土得銅器者,不知為弩....多殘缺,完者僅十餘具。內有三具各鐫三十餘字,點畫近隸,差可辨認‘建初五年’、‘元初二年’、‘延嘉六年’及八石、六石、四石、鐵郎令、丞、史等字”。

安康歷史上書法的發展一一隸變的軌跡

以上史載出士漢器實物,代遠年湮,已難見到,但皆雲:“點畫近隸”而又“皆古拙”。據此可見,其在字形上的橢圓形內向結構尚殘留有小篆封閉型空間的構成痕跡。但從“波畫”和“點畫近隸”這兩句話來考證,安康漢代銅器銘文,筆畫已不僅在字內空間,同時又在字外空間更多地顯示其意味。這從安康地區出土的大量紀年和銘文磚,可以找到說明。

網絡配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