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失败了,还是真英雄吗?实际上他的名气是此人给的

原文标题:《荆轲失败了,还是真英雄吗?实际上他的名气是此人给的》


风萧萧,易水寒,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是大家众所周知的。荆轲一代侠客,为了国仇私怨,决心刺杀秦王,以一己之力阻拦秦国兼并统一的步伐。只可惜,他做了万分准备却是无功而返。时至今日,很多人都为荆轲的侠义情怀而点赞,称之为英雄。也有一些人提出荆轲光环很甚,一部分是因为他自身的行侠仗义,另一部分则是秦王身份赋予,因此这些人认为荆轲作为一个刺客,却没有没有完成任务,算不上真正的英雄。

荆轲失败了,还是真英雄吗?实际上他的名气是此人给的

这些有着“特殊”观点的人,还找出了一些历史记载来佐证,证明他们并不是无的放矢。他们提出在史记中有很多关于刺客的记载,比如聂政等。与这些刺客横向比较,荆轲貌似是唯一一个没有完成任务的人。当年聂政答应故人刺杀韩国丞相,孤身一人提剑前往,直接闯府邸杀了目标,后因受伤面临被捕之时,他割下自己的面皮,确保家庭亲属平安无事。荆轲与之相比,成绩就有些不好看。

荆轲失败了,还是真英雄吗?实际上他的名气是此人给的

而且荆轲的武器匕首乃是燕国太子丹千金购置,据说削铁如泥断发无痕,。为了他能够顺利接近秦王,太子丹不仅将燕国地图地契全部托付,还默许荆轲劝杀自己的门客(秦王敌人)将头颅送给秦王。不光这些,太子丹担心荆轲无法成事,就给他配了一个副手,承担第二梯队的任务。这些准备可以说是相当充分,既有利益打动秦王让他放松警惕,又有燕国地图和敌人头颅送上,直接就是近距离接触秦王。可惜荆轲最后无功而返,当时他持有的匕首锋利无敌,又是剧毒所淬,却割只下秦王一只衣袖。

荆轲失败了,还是真英雄吗?实际上他的名气是此人给的

太子丹之所以帮助荆轲准备这么充分,就是希望他能够成功刺秦,但也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太子丹对于荆轲的武功实力有些不信任,但苦于手下无人可用,就只能将就委派他执行任务。比如专诸刺杀的时候,他自己想出的办法就是把匕首放在鱼里面,接近目标人物的时候直接抽出匕首给予致命一击。而荆轲是把匕首放到地图里,他引导秦王看地图的时候,是最方便刺杀的,结果秦王被割掉衣袖之后,直接赤手空拳和荆轲搏斗起来,结果荆轲不是其对手被擒下。一代知名侠客,却不是朝堂之上一国之君的对手,说出去确实有些让人不相信。

荆轲失败了,还是真英雄吗?实际上他的名气是此人给的

但为什么荆轲刺秦王失败,拥有的名气都盖过其他刺客呢?难道就只是因为一首“风萧萧,易水寒”歌曲和故事被人传唱导致的吗?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也有其他因素在其中。

荆轲失败了,还是真英雄吗?实际上他的名气是此人给的

自夏商周开始,中华文化就一直渲染家国情怀。尤其是在秦汉时期,这一思想更是广泛传播,因为秦汉及其后面的各朝各代为了维护统治的稳定性,采用儒家典籍推广国学教育,其中“天地君亲师”的理念深入读书世子骨髓之中。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由汉朝司马迁所撰写,他本身是一个忠君爱国的臣子,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在汉朝兴起,荆轲的家国情怀就是在这种情况得以推广。

荆轲失败了,还是真英雄吗?实际上他的名气是此人给的

而且还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名人效应。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皇帝,秦始皇雄才大略就不去细说,单说他建阿旁宫和统一文字,就这两项壮举就有足以名流青史,况且还有实现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完美过渡的功绩。

荆轲失败了,还是真英雄吗?实际上他的名气是此人给的

一个人如果能和秦始皇沾点边,那都是可以千古留名的。比如太监嫪毐,就因为他是秦始皇母亲的面首,所以各种典籍纷纷记录。这么一个小人物尚且如此,更何况荆轲这么一个英雄人物呢?因此,荆轲的名气一大半都是秦始皇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