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德國憑啥15年就重新崛起?除了馬歇爾計劃,最後一點很重要

原文標題:《二戰後德國憑啥15年就重新崛起?除了馬歇爾計劃,最後一點很重要》

德意志這個叫人又愛又恨的國家,兩次世界大戰,都是以戰敗國的身份結束戰爭。在二戰之中,因德國推行慘無人道的大屠殺政策,讓這個國家一度消沉和被世界謾罵。在上個世紀,德國為了改觀國際形象,一直致力於二戰後國家關係的構建和修復,並有領導人跪在猶太人墓前賠罪,世界一片譁然和震驚,世界開始重新審視德國。

二戰後德國憑啥15年就重新崛起?除了馬歇爾計劃,最後一點很重要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原本處於分裂的德國,戰後不僅政治局面趨於穩定和提升,國內的經濟發展動力也是全面提升,而且勢頭在歐洲各國中獨領風騷。而這一切的變化都基於國際社會對於德國制裁帶來的壓力情況下實現的。為什麼德國能夠實現重新振興,其實裡面有很多值得探究的因素在,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盤點德國崛起有哪些秘笈。

二戰後德國憑啥15年就重新崛起?除了馬歇爾計劃,最後一點很重要

二戰瀕臨結束時,國際社會秩序發生新變化,世界格局演變為超級大國的直接抗衡,此時盟軍才剛剛攻入德國首都柏林。基於這種情況,英國大舉獲勝之後,法國也全面光復了國土,而德國卻因為美國和蘇聯之間存在的矛盾,整個國家被一分為二,連柏林都陷入分裂狀態。因英法等國在勝利之後,全部精力放在國內穩定層面,為了自己的國家漠視美國利益。因此美國將砝碼壓在當時的西德,全力扶持德國進而確保自身的利益實現。而德國正是藉助這個機會,重新迴歸國際政治強國之列。

二戰後德國憑啥15年就重新崛起?除了馬歇爾計劃,最後一點很重要

整個美國在世界大戰中獲益無數,在二戰中不僅擺脫金融危機,還實現了自身的經濟振興。為了更好佔據各國經濟發展成果,美國有一個重要人物給當時的總統建議,全力支持西歐國家的經濟發展,並將這些國家作為經濟培育倉,這個方案就是後來的馬歇爾計劃。

二戰後德國憑啥15年就重新崛起?除了馬歇爾計劃,最後一點很重要

在上面說到了政治因素,因為英國的丘吉爾和法國的戴高樂不希望美國過多介入自己的國家,美國不僅在政治上給德國機會,連經濟上也是大批借款扶持德國發展,馬歇爾計劃最大的收益就是德國。德國藉著這一筆資金,快速恢復國內基建和廠房設備,將龐大的礦產轉為發展資料。

二戰後德國憑啥15年就重新崛起?除了馬歇爾計劃,最後一點很重要

我們都知道在二戰期間,德國因服務戰爭從而導致科學技術獲得突破性發展,導彈、原子彈等軍事運用技術均由德國科學家提出方案,並予以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二戰之後,蘇聯和美國瓜分了德國的科技人才,強制安排他們出國為蘇美效力,此外美國更是拋出一系列的人才吸引計劃,愛因斯坦等人就在這種情況去了美國。儘管這些頂級科學家離開了,但他們留下的理論和學生卻是影響著德國改造。德國也正是利用這些科技成果,將軍事技術民用化,助推德國經濟實現新發展。

二戰後德國憑啥15年就重新崛起?除了馬歇爾計劃,最後一點很重要

同時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德國的完備教育體系。自德意志結束三百邦國割據實現統一之後,德國將教育放在首位,將科學、生物、能源等技術列為必修課,同時有針對性將歷史文學等課程調整。德國工業發展整整落後英法幾十年,不過因為這個政策讓德國牢牢把握了後面的機會,甚至是將科技創新推上新高潮。這也是為什麼德國在兩次次世界大戰失敗之後,在短時間能夠快速崛起的最重要的因素。

二戰後德國憑啥15年就重新崛起?除了馬歇爾計劃,最後一點很重要

科技興國,人才強國,這是德國致勝法寶。德國也憑藉此戰略實現了國家振興和發展,美國的幫助固然是重要,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依靠自身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