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部落不遠千里回歸祖國,途中損失十萬人,只因這個國家的阻攔

說起土爾扈特部,大家很可能會陌生,甚至根本沒聽說過,那麼今天就讓小編來為大家講述一下這個部落,以及這個部落發生的感人愛國故事。

這個部落不遠千里迴歸祖國,途中損失十萬人,只因這個國家的阻攔​​

土爾扈特部,是清代厄魯特蒙古四部之一。也就是蒙古的一個分支部落。17世紀30年代﹐其部首領和鄂爾勒克因為內部矛盾,將部落西遷至伏爾加河下游地區。雖然遠離了祖國,但是仍然與祖國保持著聯繫,曾數次向清政府進表貢。

18世紀以後,沙俄勢力不斷向外擴張,他們強迫土爾扈特部西遷,對土爾扈特部的高壓 控制日益加劇。政治上,迫使他們稱臣;思想上,強迫土爾扈特人改變宗教信仰;並對土爾 扈特人徵派繁重的賦稅徭役,苦調兵丁。

這個部落不遠千里迴歸祖國,途中損失十萬人,只因這個國家的阻攔​​

1771年1月5日,土爾扈特人在以渥巴錫為首的上層首領們的領導之下,武裝起義。渥巴錫汗率領部族老小33000多戶、169000多人,驅趕駝隊、羊群毅然決然地踏上東歸之路。 土爾扈特東歸的消息,很快傳到了聖彼得堡。沙皇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認為,如果讓這個部落完整的走出她沙俄的國境,是沙俄的恥辱。於是,她派遣重兵加以阻撓。

一路上除了殘酷的戰鬥,土爾扈特人還不斷遭到嚴寒和瘟疫的襲擊。土爾扈特人由於戰鬥傷亡、疾病困擾、飢餓襲擊,人口大量減員。但是,土爾扈特人並沒有放棄,仍然向著祖國的方向前進。

這個部落不遠千里迴歸祖國,途中損失十萬人,只因這個國家的阻攔​​

乾隆三十六年三月(公元1771年4月),定邊左副將軍車布登札布向朝廷奏報說俄方派人來通報土爾扈特舉部東返。清政府立即做出決定:土爾扈特部迴歸以後,一定要好好安置,如果沙俄政府提出任何異議,一定要否決。

終於,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6月,土爾扈特部終於回到了祖國。在途中他們戰勝了沙俄、哥薩克和哈薩克等軍隊不斷的圍追堵截,戰勝了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承受了極大的民族犧牲,在戰爭、飢餓、嚴寒、酷暑、疾病的摧殘折磨下,約有10 萬人倒在路上。回到祖國時,他們部落已經剩下了不到七萬人,損失了十萬多人,為了回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這個部落不遠千里迴歸祖國,途中損失十萬人,只因這個國家的阻攔​​

清政府對土爾扈特回國的事,非常重視,十分欽佩他們的愛國行為,迅速對他們做出了妥善的安置。撥款20萬兩,動員了陝西、寧夏及內蒙古等地各族人民向土爾扈特部提供生存物資。 為了讓他們能夠重建家園,乾隆皇帝特意下旨,劃撥土地,發放種子,贈送牛羊,並且免除他們八年的賦稅徭役。

這個部落不遠千里迴歸祖國,途中損失十萬人,只因這個國家的阻攔​​

由於清朝的妥善安置,土爾扈特人民非常滿意,從而進一步密切了清朝統治集團同土爾扈特蒙古人民的關係,加強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土爾扈特部擺脫沙俄壓迫,萬里迴歸,充分體現了各族人民對祖國的熱愛和嚮往,也表現出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