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那年那月,我在都江堰—青城山拜谒水神李冰父子。驻足在二王庙外“深淘滩低作堰”六个刻石大字面前,犹如聆听当年先人们创造历史的足音。在我眼前晃动的,似乎全是光膀赤臂,挥汗如雨的劳工,听到的似乎像松涛般咆哮着的“杭——哟——嘿”的号子声。我把眼神留驻在都江堰畔的玉垒山上。那里,有安澜索桥的牵引,伸展着一条著名的松茂古道。那条古道,是为修这条都江堰而走出来的吗?它走了多久?承载过多少人和牲畜的脚步?危崖急流下,有没有情侣断肠处?

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路。所言极是。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小路

从无路到有路,少不了左冲右突,披荆斩棘。三年前我去山西宁武管涔山避暑。海拔两千米高的原始森林,枯木遍地。然而有条山路却弯弯曲曲直通森林深处。这是一条十分奇特的路:穿行在林木间,曲里拐弯,地面上看不到山体,全部是千年的裸露树根,盘旋交叉在一起。踩踏的人多了,这些树根的表面已呈光滑状,直铺到山顶,活像从山顶垂悬而下的一道静止的瀑布。陪同告诉我,这是先民们翻山越岭的杰作。

人多,可以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来路;路走得长了宽了,就成了道;这条道若又有了一把年纪,便被尊称为古道。著名的古道,在中国就多了。如唐蕃古道,它成就了文成公主进藏,藏汉和亲的佳话;如茶马古道,跨滇川丿藏三省区,藏民族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的美谈;还有徽杭古道等等。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小路

其实,无论小径、大路、古道,都是与土地联姻。在秋海棠叶般的祖国母亲版图上,它们是动脉,也是经络,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比如小径,置于郊外,可能是一副荒草萋萋的模样,一旦引引入园林,便顿时有了生命,成了通幽的曲径。比如古道,眼下风起云涌的古道行走探险热,风起云涌的古道影视热,如《敦煌》、《文成公主》等,不就是在传递一种古道文化吗?古道遗风,古道热肠,不正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盛宴中得到传承和播扬的吗?据悉台湾民间,提出了一种要保护“历史路径”的文化诉求,其认同的基础,便是任一条道路,均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路,确实充满了历史感,从而也具有了沧桑。无论年轻的路,年老的路,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小路

在我们面前,横亘着无数条各式各样的路,它们无不一头连着过往,一头伸向未来。而流行歌曲《三百六十五里路》却又将每一天都比喻为一里路程,牵引着我们从昨天走到今天,从过去走向未来:

抖落异地的尘土,

踏上遥远的路途,

满怀激情追求我的梦想。

……

三百六十五里路呀,

越过春夏秋冬,

三百六十五里路呀,

岂能让它虚度?

……

三百六十五里路呀,

从少年到白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