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添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后一个竟与战神白起有关!

昨日凌晨,正在加拿大萨斯卡通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9届国际执行理事会

传来捷报。

中国的都江堰、灵渠、姜席堰和长渠入选了2018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我国新添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后一个竟与战神白起有关!

这些凝聚了中国古人智慧的伟大工程,是古代水利工程可持续利用的典范

我国新添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后一个竟与战神白起有关!

也是知名的旅游景点,比如咱们湖南在2014年入选的紫鹊界梯田

我国新添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后一个竟与战神白起有关!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农业遗产、国际湿地遗产并称为世界遗产,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

我国新添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后一个竟与战神白起有关!

历届入选名单

2015年入选名单:

四川乐山东风堰、浙江丽水通济堰、福建莆田木兰陂、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

2015年入选名单:

诸暨桔槔井灌工程、寿县芍陂、宁波它山堰

2016年入选名单:

陕西泾阳郑国渠、江西吉安槎滩陂、浙江湖州溇港

2017年入选名单:

宁夏引黄古灌区、陕西汉中三堰、福建黄鞠灌溉工程

成都·都江堰

我国新添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后一个竟与战神白起有关!

入选理由:都江堰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中国古代无坝引水的代表性工程,以“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和“深淘滩、低作堰”等技术特点而著称,引长江支流岷江之水灌溉成都平原,造就“天府之国”的美誉,目前灌溉面积1000多万亩。

我国新添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后一个竟与战神白起有关!

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风雨仍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千年无坝古堰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都江堰原名灌县,如今城区分为新城区与古城区。

我国新添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后一个竟与战神白起有关!

尽管现代商业的融合,但在灌县古城里还是能找到一丝丝古老的气息。要说都江堰最大的魅力,莫过于其在盛夏里依然保持怡人的清凉。可以在此与万人同欢,在南桥吹着江风,喝啤酒,感受川蜀巴适;

我国新添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后一个竟与战神白起有关!

还能到虹口与《爸爸去哪儿》一起体验丛林探险,玩刺激漂流。距离不远的青城山也是吸引人前来的美景,翠绿清幽,绝对让你清爽一夏。

我国新添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后一个竟与战神白起有关!

广西·灵渠

我国新添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后一个竟与战神白起有关!

入选理由:灵渠位于广西兴安县,是沟通长江流域的湘江和珠江流域的漓江的跨流域水利工程,始建于公元前214年,兼有水运和灌溉效益,宋代文献已有灵渠灌溉的明确记载,干渠上以有坝或无坝引水、提水等多种形式灌溉湘桂走廊沿线农田,目前灌溉面积约6万亩。

我国新添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后一个竟与战神白起有关!

兴安灵渠,与都江堰齐名的秦代水利工程。灵渠全长34km,分为南渠和北渠。

我国新添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后一个竟与战神白起有关!

世人皆知的是南渠,全长33.15km,利用天然河道,人工只开挖了5km。灵渠如今已不使用,但依稀可见昔日光景。淡季时游人少,更显宁静古朴。

我国新添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后一个竟与战神白起有关!

你可乘舟飘荡,租小三轮车慢慢骑行,或沿堤淌水过渠道与秦时的石头亲密接触……还有三将军墓、秦堤、飞来石、四贤祠等景致。

我国新添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后一个竟与战神白起有关!

而鲜为人知的北渠,适合自驾游的朋友免费欣赏。北渠由大天平尾部的北陡门起,到注入湘江止,虽只有4km,却是连通湘江和漓江的航道,不可或缺。

浙江·姜席堰

我国新添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后一个竟与战神白起有关!

入选理由:姜席堰位于浙江龙游县,始建于元至顺年间(14世纪),渠首自衢江支流灵山港引水,利用河中沙洲建上下二堰引水,灌溉3.5万亩农田,并为县城区供水,灌渠沿线利用高差还修建有多处水能利用设施。

我国新添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后一个竟与战神白起有关!

姜席古堰从建成至今,已有680多年的历史。相传,堰为元朝至顺年间(公元1330至1333年)达鲁花赤察儿可马的任上所建。新中国成立以来,姜席堰进行了保护与修缮。

我国新添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后一个竟与战神白起有关!

由一块块方形岩石砌成的拦水坝非常有形。一块块岩石,虽然已经历了六百多年的河水浸润,依然脉络清楚,整齐好看。上游的河水经过拦水坝时,原本湍急的河流,就明显降低了速度,变得文雅而滞缓起来。

湖北·长渠

我国新添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后一个竟与战神白起有关!

入选理由:长渠位于湖北襄阳,相传前身为战国大将白起水攻所开渠道,至迟南宋时期已形成相对完善的灌溉体系,是古代“长藤结瓜”式灌溉工程的典型代表,目前灌溉面积30多万亩。

我国新添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后一个竟与战神白起有关!

襄阳长渠西起南漳县谢家台村,东至宜城市赤湖入汉江。它与历史上两位赫赫有名的将军有关,因此又名“白起渠”“荩忱渠”;又因其长度为49.25公里,被称为“百里长渠”。

我国新添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后一个竟与战神白起有关!

襄阳长渠的建设,源于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将领白起。公元前279年,秦昭王派遣白起率军伐楚。白起利用鄢城(现宜城市)及其周围地理位置较低,加之周围河渠密布的有利条件,在距鄢城百里之遥的武安镇旁,垒石筑堤,开沟扩渠,水淹楚国都城。

我国新添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后一个竟与战神白起有关!

秦统一六国后,朝廷有识之士认识到白起渠的价值,不断加以开发、治理,引水溉田。唐、宋、元时期,襄阳长渠历经多次修治。明清时期,战乱频仍,长渠几近废弃。民国时期,在张自忠将军的倡议下,湖北省政府作出修复决定,但终因种种因素未果。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襄阳长渠才得以兴修,重新竣工通水。

我国新添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后一个竟与战神白起有关!

襄阳长渠的历史,比都江堰早23年,比郑国渠早33年,是我国现存历史最长的水利工程之一,被《中国水利之最》列为“我国最早的灌溉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