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湞陽水木記》的作者是誰?東漢時期有兩個何顒?

《湞陽水木記》的作者是誰?東漢時期有兩個何顒?

《湞陽水木記》曾記載何姓來源,著名的“指河為姓”說即來源於此。

《湞陽水木記》記載:何姓初祖名瑊,為韓釐王支子。王安時,以祖尊勵且賢,命為公族大夫。曾與韓非同秉國政,諫王安勿朝秦,弗聽。祖乃退隱韓原,及王安被秦所擄,國破家亡,瑊遁跡廬江,寓於津要,操舟送濟,取資以給。後秦始皇出遊至博浪沙間,為人所擊,大索不獲,疑是六國貴族所為,乃遍令密探偵訪,冀有所獲而屠害之。時秦吏循令遣胥,密詰居民姓氏。時祖方掌濟,胥登舟而詰曰:“公何姓?”祖未知秦胥,適天寒冰冷,固戲指水以應曰:“此為吾姓”。意以水寒喻“韓”也。韓寒同音,實非有所隱也。胥不悟,復問曰:“若殆河姓耶?”祖復應曰:“姓必從人,豈從水耶?”胥乃籍何而去。祖後聞知是秦令,大駭而竊嘆曰:“吾家獲倖免刀鋸者,何一字也,豈非天啟耶?”遂以何為姓。

“指河為姓”說在我國南方流傳廣泛,影響深遠。但是,人們大多欣賞“指河為姓”傳奇的精彩,卻很少有人問一問《湞陽水木記》是什麼樣的典籍,作於什麼年代,作者是誰。

我們迄今無法找到《湞陽水木記》原本,僅從部分《何氏家譜》中瞭解《湞陽水木記》殘篇。據廣東部分何氏家譜記載,《湞陽水木記》的作者是“東漢荊州主簿何顒”。清光緒年間廣東何朝彥纂修的《羊城廬江書院全譜—何氏初祖世系圖》載:(十一世)何“顒,東漢荊州主簿,徙陽山通儒坊,作湞陽水木記,為陽山通儒始祖。公元105年卒。”《羊城廬江書院全譜——陽通儒坊世系譜》又載:“顒祖為東漢荊州主簿,徙陽山通儒坊,作湞陽水木記。”“顒祖字維仰”。“顒祖為東漢荊州主簿時,大慶族人已眾,田宅不給,祖同妣鄧氏徙居陽山通儒坊,作湞陽水木記,載得姓初祖以來十頁世系。卒葬在延陵崗陽山。”廣東新會尚書坊《何氏族譜》中也有類似記載,並稱何顒是記載何族歷史的第一人。2006年第5期《尋根》雜誌中的《何氏根源在廬江》一文也說,《湞陽水木記》為東漢何顒著。

據《何氏家譜》,《湞陽水木記》作於東漢時期,作者是何顒,寫作地點為廣東陽山通儒坊。但是,《何氏家譜》所記準確嗎?

經查,東漢時期確有何顒其人,乃智謀之士,任過北中軍侯、議郎,東漢時期的名人。一代名醫張仲景少年時曾拜訪過他,一代梟雄曹操對他也甚為敬仰。後漢書有《何顒傳》。經比較,後漢書和其他史料所載的“東漢何顒”,與廣東何氏族譜中記載的“東漢何顒”不是一回事。

《後漢書·何顒傳》載:何顒,字伯求,南陽襄鄉人也。少遊學洛陽。顒雖後進,而郭林宗、賈偉節等與之相好,顯名太學。友人虞偉高有父仇未報,而篤病將終,顒往候之,偉高泣而訴。顒感其義,為復仇,以頭醊其墓。及陳蕃、李膺之敗,顒以與蕃、膺善,遂為宦官所陷,乃變姓名,亡匿汝南間。所至皆親其豪傑,有聲荊豫之域。袁紹慕之,私與往來,結為奔走之友。是時,黨事起,天下多離其難,顒常私入洛陽,從紹計議。其窮困閉厄者,為求援救,以濟其患。有被掩捕者,則廣設權計,使得逃隱,全免者甚眾。

及黨錮解,顒闢司空府。每三府會議,莫不推顒之長。累遷。及董卓秉政,逼顒以為長史,託疾不就,乃與司空荀爽、司徒王允等共謀卓。會爽薨,顒以他事為卓所繫,憂憤而卒。初,顒見曹操,嘆曰:“漢家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操以是嘉之。嘗稱“潁川荀彧,王佐之器”。及彧為尚書令,遣人西迎叔父爽,並致顒屍,而葬之爽之冢傍。

《湖北省志人物誌稿》對東漢何顒也有記載:何顒(?~190),字伯求,南陽襄鄉(今湖北棗陽東北)人。東漢末官員。少年時遊學洛陽,與名士郭林宗、賈偉節交遊。當時宦官弄權,製造黨錮之禍。漢靈帝建寧元年(168),太傅陳蕃被殺。次年,李膺又被處死。他受株連,被迫改姓化名逃亡到汝南(今屬河南)一帶。在湖北、河南等地頗有名聲。亡匿汝南間,與袁紹結交,通過袁紹救助遇難士人。黨禁解,闢司空府。董卓專權,他與司空荀爽、司徒王允等共謀誅除董卓,適被董卓以事繫獄,憂憤而死。

以上史料顯示,何顒為東漢南陽襄鄉(今湖北棗陽東北)人,字伯求,活動範圍在湖北和河南,經歷“黨錮之禍”,後被董卓下了大獄,憂憤而死。史書上沒有記載南陽何顒任過“荊州主簿”,也沒有他遷徙嶺南世居陽山的記載。因一代名醫張仲景約在15歲時拜訪過何顒,所以有學者推算,“東漢南陽何顒”大約生於公元110年前後。

而廣東何氏族譜記載的“東漢荊州主簿何顒”,卒於公元105年。就是說,“東漢荊州主簿何顒”死了五年之後,“東漢南陽何顒”才出生。《後漢書》中“東漢南陽何顒”記載詳細,與歷史大事件吻合,可信度不容置疑。但“東漢荊州主簿何顒”僅家譜記載,與史籍中記載的“東漢南陽何顒”出入太大。如此看來,東漢有兩個“何顒”?歷史上同姓同名者並不鮮見,東漢時期有兩個何顒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如果東漢時期真有兩個“何顒”,一是“東漢南陽何顒”,一個是《湞陽水木記》的作者“東漢荊州主簿何顒”,那麼有一個現象就讓人十分費解:唐代以後的大多數姓氏典籍記述何姓來源時,為何沒有提及《湞陽水木記》的“指河為姓”?唐《元和姓纂》、宋《通志·氏族略》、《廣韻》、《氏族大全》、《古今姓氏書辯證》,明《萬姓通諳》、《氏族博考》、《姓觽》,及近人岑仲勉、孫望的《元和姓纂》四校記等姓氏典籍,僅記載“韓音訛為何”,卻隻字未說“指河為姓”。難道歷代姓氏學者對《湞陽水木記》視而不見?(原載《說何——中國何姓歷史文化述略》一書,作者何煥強。本文有刪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