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党早期情报和保卫工作领导人之一杨殷:用生命捍卫信仰

在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的西北方向,有一幢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的旧宅。该旧宅与孙中山故居直线距离不到百米,门口墙上嵌有白色大理石,上刻“杨殷故居”。

我党早期情报和保卫工作领导人之一杨殷:用生命捍卫信仰

杨殷故居

杨殷是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党的早期军事工作的重要领导者,我党情报保卫工作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建立了卓越功勋,作出了重要贡献。1929年8月30日,杨殷与彭湃等人被反动当局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临刑前,他从容镇定,慷慨自若,笑对狱友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从容就义,年仅37岁。

找到出路,变卖家产捐献组织

我党早期情报和保卫工作领导人之一杨殷:用生命捍卫信仰

杨殷

1892年8月12日,杨殷出生于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户华侨家庭。杨殷的堂叔杨鹤龄是孙中山的同学,关系密切。受堂叔的影响,杨殷从小就对孙中山非常敬仰。1911年3月,杨殷加入了同盟会,做秘密联络工作,来往于澳门、香港、广州、香山等地以及南洋一带联络同志和会党,收集情况,传送情报。他为革命而奔走,与三合会、洪门等绿林好汉广交朋友,使他们加入革命势力,团结各方力量。

我党早期情报和保卫工作领导人之一杨殷:用生命捍卫信仰

杨殷(后排左二)与家人在祠堂前合影。

1911年的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制。然而,辛亥革命的成果却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孙中山很快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这使杨殷感到耻辱,也感到革命任务远未完成。

五四运动爆发后,各种社会思潮在广东广泛传播,杨殷被共产主义所吸引,开始认真研究起马列主义来。这年夏天,杨殷向他的两位朋友、已是中共地下党员的杨章甫和梁复然表示:“中国的革命问题,国民党是无法解决的,只有共产党领导,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才是中国的出路。我相信,广东一定有共产党组织,我想认识他们。”

事后,杨章甫、梁复然向中共广东支部书记谭平山汇报了杨殷的政治表现和为人。谭平山说:“这样看来,杨殷的思想是倾向进步的,他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啊,请你们与他联系,负责对他进行帮助教育。”1922年秋,由杨章甫、梁复然介绍,杨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杨殷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为了帮助党解决活动经费的困难,就把家里的几幢楼房和故乡的田产都卖了,还把已故妻子留给他的纪念品及珠宝、首饰都一齐捐给了组织,作为革命经费。为了专心做好党的工作,他把两个年幼的子女交给亲朋抚养。

坚定执着,为革命事业殚精竭虑

杨殷早在同盟会时就和工人阶层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自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党组织派他在广州开展工人运动。在石井兵工厂工作期间,杨殷等在厂里广泛结交工人朋友,关心工人的切身利益,揭露厂方和工贼的剥削压迫,深入进行思想发动,运用“十人团”的形成,将工人组织起来,并发展了一批工人骨干,成立工人俱乐部。发动工人群众罢工将反动厂长赶下台,成立厂工会,并在工人骨干中发展党员,建立起党组织。使兵工厂的工人组织成广东工人运动的一个战斗堡垒。不久,杨殷又往佛山、顺德等地组织各行业工会。之后,杨殷与刘尔崧按照广东区党委指示,深入各工会基层,在工人群众中进行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使广州工人运动走向统一。1924年5月1日,广州各行业工会联合召开广州工人代表大会,决定设立广州工人代表会执行委员会,刘尔崧当选为主席,杨殷任顾问。会后,全市17万工人游行庆祝。7月,沙面租界工人在工代会领导下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新警律”的罢工的胜利。1924年9月,杨殷等领导穗、港工会组织罢工后援会,支持上海烟草工人的罢工斗争,并被推选为后援会代表之一赴沪慰问和支援上海工人。1924年春,杨殷根据党的指示到铁路开展工人运动,他深入工人群众中,和工人打成一片,运用“十人团”的经验,逐渐把工人群众团结起来。为了方便工作,他把家搬到铁路附近,还把两个堂弟派进铁路做工,加强同工人的联系。

我党早期情报和保卫工作领导人之一杨殷:用生命捍卫信仰

杨殷

1924年10月,广州发生商团叛乱,杨殷与阮啸仙、刘尔崧等分别组织工农革命武装,协同黄埔军校学生军平定了叛乱。随后,又以国民党中央工人部特派员身份到香港发展工人组织,并着力宣传、教育工人,提高工人的思想觉悟。1925年3月后,粤汉铁路、广九铁路、广三铁路相继成立总工会。全国铁路总工会在广东设立办事处,杨殷任顾问。同年5月,杨殷回广州与邓培等组织广三、广九、粤汉三铁路工人配合革命武装平定“刘、杨叛乱”。

“五卅”惨案发生后,杨殷受命到香港,利用各种渠道,秘密联系一百多各行业工会,并耐心细致地说服动员各工会领袖同意罢工。他参加了省港大罢工的领导工作。他和邓中夏、苏兆征组成领导省港大罢工的党团,统一领导香港各工会组织。在杨殷等人有效的团结、发动工作下,震撼世界的省港大罢工于1925年6月19日爆发了。罢工爆发后,杨殷又组织接送罢工工人回广州及罢工期间的保卫工作。1926年7月,杨殷发动铁路工人组织铁路交通队随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修复铁路,配合作战。1927年广州“四·一五”政变后,杨殷又多次发动铁路工人和各行业工人罢工和游行示威,抗议国民党反动派屠杀革命群众。

从1923年到1927年底,杨殷在各种复杂艰险的环境下从事工人运动,丰富而扎实的革命实践的基础使他对共产主义信念更加坚定执着。

1926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右派阴谋在大会期间暗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破坏国共合作。大会决定派杨殷负责大会的保卫工作。杨殷选调一批政治可靠,受过军事和武术训练的工农骨干,组成特别保卫大队,自任大队长,在大会秘书长吴玉章的领导安排下,日夜加强保卫工作,保证了大会的顺利进行。

我党早期情报和保卫工作领导人之一杨殷:用生命捍卫信仰

“八七”会议油画

1927年“八七”会议后,党中央决定由周恩来等领导南方局。在周恩来未到之前,由张太雷、杨殷、黄平组织临时南方局,负责准备并指导暴动及一切政治军事事宜。10月15日,南方局和广东省委在香港召开联席会议,决定由张太雷负责全面工作并兼广东省委书记,杨殷负责临时南方局的军事和肃反两个委员会的领导工作,并兼任广东省委委员,负责工委工作。他主持建立了肃反委员会,成立了消息局(类似今天的情报局)和手枪队(又名红色恐怖队)等组织机构,专门负责搜集情报,追捕反革命,维护社会治安。这些机构也都是早期我党领导下的公安保卫机构的雏形。

工人群众非常关心杨殷的安全,特地为他做了一个夹层箱,以便他携带秘密文件和自卫武器。这个夹层箱子,现在陈列在中国革命博物馆。

叛徒出卖,镇定自若慷慨赴义

1928年夏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共六大上,杨殷当选中央委员。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杨殷又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候补委员。为加强党的军事工作,中共六大决定恢复中共中央军事部,由杨殷担任部长,委员有杨殷、周恩来、项英、颜昌颐、彭湃和关向应,不久又增加李硕勋、李超时、彭干臣为委员。1929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在“目前军事工作计划大纲”中,明确指出中央军事部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

回国后,杨殷在上海党中央工作,曾到苏鲁皖等地领导过武装斗争,为我党的军事工作作出了贡献。

1929年8月24日,由于叛徒出卖,杨殷和彭湃在上海租界召开一次秘密会议时同时被捕。他们被捕后,党中央和周恩来全力进行营救,计划在引渡押解到龙华警备司令部的途中把彭、杨等抢救出来,但没有成功。在敌刑庭上,杨殷和彭湃大义凛然,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滔天罪行,宣传我党的政治主张。在狱中,他们也抓紧一切时机,不断地向难友和狱卒宣传革命,揭露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行径,谈至痛切处许多群众和士兵为之感动,有的竟摧胸落泪,痛骂国民党军阀。他们还常常高唱《国际歌》以鼓舞狱中同志的斗志。

他们虽身陷狱中,仍尽力为党工作,扩大宣传。在与狱外党组织取得联系后,他俩还在给党组织的信中提出斗争的对策,表示要尽量设法做到使被捕的五人全免死刑,如果这一条不能做到,则只好牺牲无法挽救的彭湃和杨殷二人,而设法救出其他三人。他们将生之希望留给他人,而自己抱必死之决心,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他们在信中还希望党内同志保重身体,对党内反对派的斗争,要多从教育上做工夫,以教育全党。这些都表现出他们对党对同志的挚爱。

8月30日,蒋介石亲自下令秘密枪杀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四同志。杨殷临刑时一如往日镇静自若,笑着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慷慨地向士兵及在狱群众说了最后赠言,唱着国际歌,高呼口号,英勇就义。杨殷的话引得一般士兵都失声痛哭,连看守员也为之掩面。杨殷牺牲时,年仅37岁。

杨殷等四烈士牺牲后,周恩来万分悲痛,教育大家要继承烈士遗志,坚持革命,并提出要用革命的手段镇压反革命,为烈士报仇,为党除奸,决定惩处叛徒白鑫。不久,他指挥特科同志终将白鑫和国民党特务数人击毙。周恩来还为中央起草了《以群众的革命斗争回答反革命的屠杀》的通告,概述了四烈士的事迹,9月14日,周恩来又撰写了《纪念着血泪中我们的领袖》一文,控诉反动派的血腥罪行,颂扬四烈士的英勇行为,号召人民与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

彭湃、杨殷等烈士牺牲后,红军建立了彭杨军政学校,以烈士的革命精神培养党和红军的干部。中央苏区设了杨殷县,以志对烈士的纪念。烈士的共产主义精神培育着一代一代的革命者不断成长。

我党早期情报和保卫工作领导人之一杨殷:用生命捍卫信仰

杨殷雕像

2009年9月14日,杨殷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