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呗——隋唐的“流行乐”

梵呗——隋唐的“流行乐”

中国佛教音乐,亦称“梵音”,在历史上又被称作“梵呗”、“唱导”、“变文赞”等,最初起源于公元二世纪。中国佛教音乐,起源于“梵呗”。“梵”,意为清净、寂静、离俗等;“呗”,意为歌颂或攒咏,指佛教徒以短偈形式对佛、菩萨的赞颂。梵呗进入中国后,为了适应中文音韵,渐渐演变成中国化的佛教音乐。

佛乐之初诵

《后汉书》曾记载:“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项有光明,以问群臣。 或日‘西方有神,名日佛,其形长大六尺,而黄金色’。 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象焉。”自此大批僧人从印度和西域到访中国,梵呗也在中原大地被唱诵。

梵呗——隋唐的“流行乐”

东汉时期的梵呗唱诵者大部分都是外国人,梵呗也只能在特殊的场合被演唱。当时的佛教在中国并没有明确的形态,崇佛者仅在皇宫高墙之内。

中国佛教音乐的创世时期是在三国两晋时期,从印度、西域来华的沙门已经成了初具规模的传教队伍,佛教在中华大地上得到极大的推广,梵呗的唱诵也在这一时期被推向民间。在中国民间出现的第一首梵呗是康僧会在与道士的角试场合中唱出颂佛功德的大梵音,三国吴支谦也曾据《无量寿经》著《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唱响民间。

梵乐之汉化

作为佛教音乐中国化的关键性人物,曹植曾游览鱼山,听到洞内梵音曲调,依据《太子瑞应本起经》的内容编撰唱词填入曲调,而后流传于各地。因其曲调产生于鱼山,便称为“鱼山梵呗”,这虽有传说的一面,然而有其客观存在的因素和历史的缘由。而据《高僧传》的记载,曹植在熟悉佛经并掌握梵观音律的基础上创作了很多汉语诵唱的梵呗,史称“创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而鱼山梵呗现今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批准、文化部颁发授予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其发源地——屡废屡兴的鱼篮观音殿(现东阿鱼山梵呗寺)也多次举办梵呗文化交流活动。

梵呗——隋唐的“流行乐”

梵呗——隋唐的“流行乐”

唱诵(摄影:白忠喜)

自六朝起,国人在梵腔基础上结合当时中国民族民间文学、民间音乐,开创并初步形成了中国的佛教音乐体系,为之后隋唐时期之佛乐鼎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齐永明七年(公元490年),竟陵文宣王萧子良“集京师善声沙门”研讨佛教音乐,确定了南方梵呗以哀婉为主的风格。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常州天宁禅寺至今还保持着南方梵呗节奏哀婉沉稳的传统,曲调统一规范,其“唱赞”部分,古朴委婉、格调高雅,庄严肃穆,韵味古朴清雅,严格地保持着“一板三眼”的节拍特点;“诵经”部分的节奏张驰有度,并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多声部,是汉传佛教音乐的主体部分和典范, 不仅至今被宗教界、音乐界公认为南方梵呗唱诵之代表,还对各地的梵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梵呗——隋唐的“流行乐”

常州天宁禅寺(摄影:妙雨)

峨眉山伏虎寺的梵呗就是这“下江腔”(即“江苏常州天宁禅寺”的梵呗音调)体系的一员,但通过世世代代的心口相传,它融入了很多四川、峨眉山地方的语言声调和民间音调,委婉流畅,细腻动人。独具特色的“川腔”梵呗在这传授中渐渐形成,成为当地净土宗宗教思想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梵呗——隋唐的“流行乐”

佛乐之鼎盛

隋唐期间的佛教音乐,继承了南朝的传统梵叹与法乐,由于西域交通的发展,西域方面的佛教音乐也传入中国本土。依附于“仪轨” 的佛教音乐,首先是通过仪轨活动体现出来的,隋唐期间仪轨佛事的增和频繁需要相当数量的曲调来充实 ,我国本土的佛曲因此而产生。

大唐盛世,是佛教音乐的高潮期,后人视为佛教音乐的黄金时代。唐代乐府收集保存了大量佛曲,特别是唐代中期以后,佛教音乐已经彻底地成为社会共有的文化,道俗不分,梵华混流,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进一 步改变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态与结构。

梵呗——隋唐的“流行乐”

余音绕梁(摄影:妙静)

佛乐之渐微

到了宋代,佛教音乐最后完成了它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冲击和影响。其流动也趋于相对平静,宋元以后的佛教音乐从整体上看是日趋式微,但与此同时,由于佛教音乐仍然不断地吸收传统和世俗乐曲以及少数民族和外来乐曲 ,继续了与民间音乐融合的过程。

明清时期,佛教音乐进入了定型阶段。明初,太祖朱元璋对佛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寺院划分为禅、讲、教三类,并规定了从事民间佛事活动的级别,这样就给佛事仪轨定制、佛教的学习 、研究与流传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进人明以后,随着佛事仪轨的最后定制,佛教的音乐也相对定格成为仪轨的一个固定组成部分,被称为 “ 仪轨音乐 ” 或 “ 佛事音乐” 。这一时期宗派支派的衍生,学说流派的纷争也暂告结束。间随着佛教本身的落潮,佛教音乐在这一时期也呈现出保守和维持的局面。

梵呗——隋唐的“流行乐”

梵音缭绕,回望千年。在庄严大殿内,当我们沉浸于清肃佛乐,而求索人生之苦乐时,我们也在轻抚着梵乐携来的厚重历史,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王敬宜,“中国佛教音乐史考略”,《音乐史研究》,2000.

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胡耀,《佛教与音乐艺术》,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1.

李姣,“峨眉山佛事梵呗探微”,《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

林木,“峨眉山佛教音乐”,《民族艺术》,19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