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跑——生活本已艱辛,活的陽光點兒是你自己的責任

運動精神,專治中年油膩了、青年佛系、偶像太娘和朋友圈好亂。

《開學第一課》給全國人民傷上了生動的一課,不守時,強制觀看,娘滴乖乖,還要寫觀後感。然後,很多人開始轉發9年前奧巴馬的開學演講,稱這是真正的開學第一課,深刻地表達了對一場好的《開學第一課》的渴望。

沒錯,“開學第一課”和企業的開工利是、銷售的誓師大會、大戰前的動員大會類似,要有很強的儀式感,要有鼓舞士氣的作用。奧巴馬的那個演講非常給力,雞血滿滿。大概意思就是:新學期到來,收心吧,國家教育可以為你準備好一切便利,但最終的牛逼還靠你們自己。變得強大是你自己的責任,任何人不能替代。國家的歷史,由那些富有責任感的先輩們創造,未來,則屬於臺下的你們!你們能夠努力,肩負起責任,國家就強大,您們娛樂至死,國家就沒有希望了。

其實奧巴馬的演講可以看做是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美國版,從一個國家未來的角度來激勵更多年輕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有責任感則國家有希望。

教育的本質,和娛樂是屬性相反的,一個是付出艱苦、走上坡路而後更有成就,一個是順應天性中的慾望、讓人快樂而後更弱更空虛。娛樂人人都會不需要學習,屬於消費支出類別,而教育則必經歷艱苦、需要克服自己惰性,屬於成長收入類別。“寓教於樂”是個美好命題,但一定要記住,再順應天性的教育都有艱苦的成分在裡邊。

在物質早已滿足人們生存需求的今天,一個人能否獲得幸福,和他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相關,一個國家的興盛,則更多和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財富”相關。教育,在當今社會的基準中,可以說是一切的源頭。

運動、體育就是教育。

體育的名字是 physical education。

說回《開學第一課》給我們的顛覆與衝擊,又有劉強東的開學第一pao轉移話題,我覺得有必要表達一下我的開學第一跑的認識。說一說我理解的為什麼要跑步。

開學第一跑——生活本已艱辛,活的陽光點兒是你自己的責任

我是改革開放同齡人,從2001年開始跑步,我也在不斷學習,跑步是一種特別有趣的運動,簡約不簡單,豐儉由己,內涵豐富,功效繁多,從健康、強壯,到減壓、修行,從健腦、成就感,到時尚、社交……是一種非常好的強體、健腦、充滿正向精神和利他價值觀的事物。

一、跑步,讓你收穫正能量的氛圍

時常和身邊的朋友談起健康,談起跑步,談起時尚和各種最新熱點,我發現朋友圈的正、負情緒比例正在大幅度導向悲觀和憤慨,甚至一度喪文化的流行,這真的很讓人擔憂。你不妨做個實驗,統計一下半年的朋友圈,把你看到的文章做個彙總,有多少是讓你成長進步的,有多少是給你鬱悶添堵的,有多少是毫無意義的瞎操心,有多少是隨大流的看熱鬧……這個結果絕對讓你吃到一個巨大的抹香鯨。

傳統文化中說過孟母三遷,說小孩子的價值觀尚未形成,要遠離不好的影響。實際上現在人的朋友圈,真的是遷無可遷。說句實在話,任何人埋藏在最深處的慾望,網上都能找到滿足,如果一個人沉迷於“享受”“娛樂”“消費”,移動互聯網可以輕易填滿他的24小時。你能接觸到什麼,一部分是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一部分來自於你的朋友圈的展示。對比一下不同人的朋友圈,至少,我這種以跑友為主的朋友圈中,總能在各種八卦、負面熱點之外,看到很多振奮人心的體育精神。無論是平凡人跑馬拉松的勵志,馬拉松大滿貫的創奇故事,還是UTMB令人震撼的影像照片,無不給這個充斥著亂七八糟信息的朋友圈帶來一股清流和力量。

開學第一跑——生活本已艱辛,活的陽光點兒是你自己的責任

過度的娛樂消費是一種從大概率、長期看使人低迷的活動,少而為之,可算生活的調劑,天天看則嚴重影響身心。這,就是一種被沉迷的、沒有成長的快樂,這,本質就是吸毒。

恰巧體育運動會帶來另一種“好的上癮”,就是對成就感的追逐,這種先苦後甜、付出後回報正是人類前進的真正動力。體育精神,是和平年代的英雄主義,它置換了戰爭,卻仍然讓你保持了戰鬥的力量。

內啡肽和多巴胺是兩種不同的上癮物質,前者對應廉價的快樂,後者對應是高貴的成就感。娛樂帶來的是內啡肽,運動,以及各種成長帶來的才是多巴胺。

二、跑步不會浪費你的時間

多數人不去運動,理由都是沒時間。沒時間是個最站不住腳的藉口,背後就是一個字“懶”,從來沒看見過誰生病了沒時間去看,不想運動,不願意抽出時間運動,其實不過是“不想、不願、不屑和不敢”。

你敢去運動嗎?不妨在椅子上坐好,摸著肚子這樣問問自己?是不敢嗎?還是不願……

互聯網年代,人們很容易“裝作很忙”,因為多數的電子辦公,誰也不知道你是在加班寫代碼還是在午夜刷王者榮耀,反正老闆喜歡看加班,晚走還能受表揚。但是一個公司如果每個人都很胖很忙很愛加班,其實和第一課中那些軟弱無力的代言人沒太大區別,都是缺乏戰鬥力的表現,更糟的是,還缺乏時間管理。

許多大企業都強調體育精神的鍛造,體育是最接近原始戰鬥力的事物,而且多數運動項目所蘊含的協作精神,更是企業進行良性長久發展的必須。當孩子們受的偶像教育來自於一個個弱爆了的小鮮肉,當手機充斥著遊戲、直播、購物等娛樂消費app,當中午親自出去吃飯而不是坐在工位上等外賣都成為奢侈,丟失了健康強壯的身體,精神也很難健全。

我特別喜歡跑鞋之王亞瑟士這個品牌,他們的名字ASICS就是一句話的縮寫:健全的心靈寓於健康的體魄。反過來講,不健康的體魄,多半也無法保證健全的心靈。

跑步不會浪費你的時間,跑步就像一位武士需要定期保養自己的寶劍一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要幹好活,身體首先要健康。

開學第一跑——生活本已艱辛,活的陽光點兒是你自己的責任

三、體育本身就是教育

多數人說到體育,都會想到競技體育,奧運會等,在英文中,用sports來描述,而真正的大眾體育,應該是physical education,也就是對身體的教育。通過體育,我們能更加了解自己,更加磨礪和鍛造自己。體育的學習不受文化和基礎學科的限制,是一種最本能的學習。任何人看到奧運會都能有相似的感覺,任何人在看到別人拼搏的時候都能感同身受,任何人在親自揮灑汗水的時候都能從內到外生髮出更多激情和戰鬥力。

開學第一跑——生活本已艱辛,活的陽光點兒是你自己的責任

《開學第一課》已經讓我們覺得哪裡不自在了,體育精神這種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不依賴於外部的人人都可以輕易獲得的寫在基因中的價值觀評價體系,使我們在紛繁迷亂的環境中,還能保護殘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一個熱愛運動的人,遇到環境大改變的時候不會太軟弱,一個熱愛運動的國家,至少不會因為太娘而衰敗。回到一個我們上學時候嚴肅討論過的命題:落後就要捱打?對嗎?《三體》中已經從很深的哲學邏輯裡告訴我們,黑暗叢林法則,從更大更久的環境中看,就是這麼殘酷。

別再沉迷於遊戲中虛擬的王者了,真正的熱血應該在汗水的榮耀中立體展示。想起《運動改造大腦》一書中所做的實驗,那個實驗班開學的第一課,就是長跑,然後他們成為全美國德智體發展最全面的班級。

希望你的開學第一課,從運動流汗開始,從你的激情爆發開始,從遠離手機2、疫苗、滴滴問題、崑山龍哥、劉強東美國破事兒……開始。

開學第一跑——生活本已艱辛,活的陽光點兒是你自己的責任

(圖片來自於網絡)

生活本已經艱辛,

活的陽光一點兒是你自己的責任。

JUST RUN!

黑跑黑話

“生活本已經艱辛,活的陽光一點兒是你自己的責任。”

如果環境不能馬上改變,可以先讓自己變得好一點。陽光的層面你關注的越多,你就會閃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