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農村吃酒席,還沒吃完,有人的一個舉動,讓一桌人都放下了筷子

我們國家歷史是非常悠久的,到現在已經發展得很好了。漸漸地,人們對於食物便有了越來越多的講究。我們的飲食文化目前不僅融合了一些民族特色,同時也具有博大精深的內涵。在很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一些獨具特色的民族已經形成了適合自己固定的獨特的風俗習慣在飲食方面。我們國家有一個入鄉隨俗的說法,每到一個地方就要適應當地的習慣,當然也包括吃的方面。

小編有一個玩的很好的朋友,前段時間要結婚,說是回老家辦酒席,於是我們就跟著朋友來到了他的老家。其實我已經有好長時間都沒有去鄉下參加過宴席了,記憶裡面的農村酒席還停留在大鍋菜時期,那時候還小,一大堆人圍著桌子一起吃喝,吃完我就和旁邊的小朋友一起玩耍,特別熱鬧。

去農村吃酒席,還沒吃完,有人的一個舉動,讓一桌人都放下了筷子

等到了朋友家之後,滿院子放滿了各種各樣的美食,各位鄰居也都在盡心盡力的幫忙,可以說是十分熱鬧了,一下子感覺又回到了小時候。鄉下果然還是和城市有所區別的,這裡的宴席都是農民們自己準備,食材什麼的也都是自己種的,有一種在家的感覺。而城市卻是直接找個飯店舉行,中間吃飯的時候也挺熱鬧的,但是等到吃完飯就各回各家了。

去農村吃酒席,還沒吃完,有人的一個舉動,讓一桌人都放下了筷子

我們幫忙的好不容易忙到開飯,看到桌子上一堆好吃的時,感覺這次來的很值,終於可以好好吃一頓了。肉的素的,涼菜熱菜,準備的特別齊全,連湯都準備有甜鹹兩種。於是我就和周圍人一起開始吃起來了,期間有說有笑的,很開心。但是等到宴席快要結束的時候,看到旁邊的阿姨們從自己的包裡拿出塑料袋,開始打包起來了。一邊裝著食物,一邊問周圍人還吃嗎,不吃就打包了。看到這種景象,本來還沒有吃飽的我,便放下筷子不吃了,在一旁靜靜的看著阿姨們忙活。

去農村吃酒席,還沒吃完,有人的一個舉動,讓一桌人都放下了筷子

這真的是我第一次碰到這種情況,平常和朋友們在一起吃飯,都是吃完就走。但是現在看到阿姨們打包,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她們這樣子做,同一個桌的也有的人和我一樣,本來還沒有吃飽但是都吃不下去了。我們幾個相視一笑,都覺得接受不了阿姨們的做法。

有的人說,沒見過農村人這樣,卻看到不少城裡人,隨完禮,上菜,打包走人,不要分城裡鄉下,哪裡都有人情淡泊的人存在。還有的人說,以往縣城農村在家辦酒席是不能打包的,如果剩下粉蒸肉,紅燒肉只給主要親戚沒有到喝酒的老人送一碗菜。現在還是城裡人打包厲害,我朋友兒子結婚,我去喝喜酒,一桌全是男人,其中一人講老婆在家有事給打個包,吃了一半拿出塑料袋又講我家養了兩隻狗我要打包,我講他你家狗命真好,還拿起袋子到其他几席去打包,那種人真討厭。

你覺得這種做法正確嗎?如果是你面對這種情況,你會怎麼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