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推荐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一百首第48首《春晓》

人民日报推荐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一百首第48首《春晓》

>> 注释 <

(1)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2)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3)啼鸟:鸟的啼叫声。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 译文 <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鸣叫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 作者 <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赏析 <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 故事 <

那是一年初冬,朔风刺骨,落叶飘零。孟浩然卧病在床,闭目喘(chuǎn)息,接受医生诊治。医生对他夫人柳氏说:“孟先生长得是恶疾,性命危在旦夕。在下开的几副药,用时千万要忌口,或许能维持一年半载。否则,就是华佗在世,恐怕也无回天之力了。”夫人柳氏铭记在心,按照老医生所瞩进行精心调理,孟浩然病情稳定。

这天,王昌龄从岭南回京复职,绕道拜访孟浩然。好友重逢,孟浩然顿觉精神爽快了许多,尽管瘦骨嶙峋,但还要下床招呼朋友。他一面吩咐夫人柳氏准备酒菜,一面风趣地说:“谁要是说官场之事就自罚一杯。“王昌龄笑道:”好啊!“

夫人柳氏很快操持了一桌子酒菜。孟浩然见桌子上摆的是白嫩的山药、红心萝卜、木耳、瓜果等清一色的素菜,怨夫人道:“王贤弟流放荒蛮之地,三年不知肉味儿,今日怎么尽是素菜?”

夫人柳氏道:“医生交待你要忌口呀!”

王昌龄笑道:“今天嫂子把家乡特产全摆出,我已经很满足了!我和浩然兄对饮对谈比什么都快活,没有肉但有诗比什么都强!”

就这样,二人互叙家常,探讨诗文。王昌龄在孟浩然家里乐而忘返,足足呆了三日。这天,朝廷急报相催,王昌龄就要辞别上路。

这天,正好夫人柳氏回娘家了,孟浩然请人做了酒席,桌子上摆的都是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王昌龄劝孟浩然别吃,孟浩然说:“你嫂子不在身边,不碍事!”接着又哽咽地说:“你我相交多年,今日一别,还不知日后见不见得。就是舍去性命陪君子又有何妨?”

王昌龄被孟浩然的挚情所感动,抓过酒杯,举过头顶道:“你身体不好,要多保重,我期望再见到你时你身体健壮!”接着,一饮而尽。接下来两人不能控制自己,边吃边喝,直喝得一醉方休。

王昌龄走后,孟浩然因酒肉引发病情加重。夫人回来之后,埋怨他不自觉忌口。他病恹恹地说:“能交到朋友是不容易的,交到挚友更难;舍命陪君子,死也无憾!”夫人见孟浩然一副病容,伤心落泪。

孟浩然指着枕边的诗稿对夫人说:“我本有诗歌千首之多,当初不珍惜,写成后随手送人,现在只剩这一点,是我的心血,如能保存好传于后世,是我最大的心愿,我死也瞑目了。”

夫人柳氏含泪收下诗稿。孟浩然安然去世,时年五十二岁。后来,人们饮酒时常说:“舍命陪君子”,这个典故正是源于此。

>> 思考 <

【上期参考答案】:第一句中把嫩绿的叶子比作碧绿的玉;第二局中把随风飘拂的柳枝比作丝线编成的带子;第四句中把二月的春风比作剪刀。

【本期问题】:你是几岁就会背这首诗的呀?写在留言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