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腦癱少年高考超一段線47分:微信暱稱是「自強厚德」

18歲的石煒剛將要啟程了,目的地是1000多公里之外的北京化工大學。這是他18年來第一次遠離父母和家鄉。

浙江脑瘫少年高考超一段线47分:微信昵称是“自强厚德”

媽媽帶著他四處求醫

人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坎坷與磨難總會或早或遲地出現。範麗沒有想到的是,在兒子石煒剛還那麼小的時候,會聽到這樣的噩耗。

“同齡的孩子走路都有模有樣了,可是他走起來還是歪歪扭扭很不穩。”擔心的爸爸媽媽把煒剛抱去了醫院,結果如晴天霹靂——這些所有的不尋常都是因為腦癱。

忍著悲痛,媽媽帶著年幼的煒剛,開始走上了求醫之路,奔走在各大醫院。當打聽到針灸治療可能對病症有改善,範麗放下所有,隻身帶著3歲的煒剛趕赴外地求醫。

早上起來給兒子做好早飯,馬上趕到醫院做康復治療,“我真的算狠的,那麼小,頭上紮了16針,還有手指縫、背上都紮了。沒有辦法啊,都是為了他能好起來。”做完治療,範麗又抱著兒子回到租住的地方,燒菜做飯忙午飯。稍微休息一會兒,下午又繼續帶著煒剛鍛鍊,上上下下地扶著兒子走樓梯,然後按摩。“我在這裡陪著他治療,他爸爸打工掙錢。”直到現在回想起來,範麗的鼻子都會發酸,“那段日子不知道是怎麼熬過來的。”

就這樣堅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範麗最終帶著兒子回家了。一來是效果不明顯了,二來經濟壓力太大了。

煒剛慢慢長大了,從懂事起,他就知道自己與別人的不同。右手手指總是不聽大腦使喚,沒辦法做細巧的動作,連帶著右腳腳趾也這樣。

不能用右手,那就用左手,從小,爸爸就訓練煒剛用左手寫字、吃飯、拿東西,漸漸地他的左手越來越靈活。“在腦癱的病症裡,這樣的情況算輕的,也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學習從未讓媽媽擔心過

爸爸媽媽的鼓勵,讓煒剛重拾了信心。這個“不一樣”的孩子,一路用優異的成績證明了自己。

媽媽範麗的手機裡一直存著一條短信,那是6月22日收到的煒剛的高考成績——635分。“比他自己估算的成績高了十多分。”範麗說,知道是高考成績出來的日子,一整天她都把手機捧在手裡,收到短信的那一刻,眼淚就再也忍不住了。“兒子好樣的!太爭氣了!”

其實,懂事的煒剛在學習上從來都沒有讓媽媽擔心過。這個靦腆安靜的男孩子,在放學後總會自覺地完成作業。爸爸媽媽擔心他課業跟不上,讓他和別人一樣去上補習班,煒剛卻都推辭了,他總是說,“爸爸媽媽賺錢太辛苦了,我自己用功學就好了。”

小學、初中成績名列前茅,考入重點高中,成績同樣優秀。不僅如此,煒剛還參加了2012年杭州市青少年殘疾人田徑、游泳、射擊錦標賽,2015年杭州市殘疾人田徑、游泳錦標賽,努力奔跑的他獲得了一個又一個好成績,捧回了一張又一張獎狀。

採訪時,範麗拿出一個紅本本,輕輕的撫了撫了紅色的封面,打開。這是一張獎狀,屬於媽媽範麗,獎狀上寫著,“範麗同志,榮獲‘最美桐廬人’——首屆中小學‘十佳美麗家長’稱號。”範媽媽說,到現在她都記得上臺領獎的那一刻,“那一刻很自豪,自豪的是,我有一個優秀的兒子。”

煒剛就要遠行了,1000多公里之外的北京,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同學,媽媽說,不擔心是騙人的,但她相信兒子,一定會勇敢樂觀和堅強。就像她給煒剛取的微信暱稱:“自強厚德”。“媽媽說,希望我能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煒剛的眼神裡透著堅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