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曾国:曾侯乙的母国之谜

古曾国:曾侯乙的母国之谜

曾国,是夏产帝少康给最小儿子曲烈封的诸侯国,商,西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姒姓诸侯国。在传世的文献虽不见以"曾"为名的,但见以"缯"和"鄫"为名的诸侯国;两个都是在商朝就有青铜器的姒姓诸侯国。商代山东出土多件曾姬壶曾侯鼎。曾国湖北省随州一带,西与姜姓申国为邻,西周末年,追随申国、犬戎攻杀周幽王,灭亡西周,后被越国所灭。鄫国在今山东省兰陵县向城镇,为姒姓诸侯国,后为莒国所灭。

考古发掘研究,曾国势力范围从随州到枣阳的“随枣走廊”,可谓周王朝控制南方的军事要冲之地。曾国的势力范围曾在这一带,只是不同时期的重心有所转移,春秋早期应在枣阳,后来转移至随州。《左传桓公六年》记载:“汉东之国,随为大”,也就是说,汉水东边诸侯国中,随国最大。随着考古界对‘曾国即随国’认识的统一,这可视作对曾国最新考古成果的印证。

春秋时期中原有三个曾国,一在河南东部的睢县,一在山东苍山县东北,皆姒姓国。另一姬姓曾国,西周初年封于今河南省南阳盆地的方城县一带。该曾国西周末年,西与姜姓申国为邻,国势强大。《国语郑语》曰:"申、缯、西戎方强,王室方骚。。。。。。若伐申,而缯与西戎会以伐周,周不守矣。"大概曾国与姜戎有姻亲联盟关系,西周即是申、曾二国联合西戎灭亡的。在河南新野,桐柏等地曾发现一些春秋前期的曾国墓葬。可能是方城县曾国南迁的遗存。曾人的一支还迁到了湖北的随枣走廓。最迟在春秋后期,姬姓曾就被北上中原的楚国灭亡。何浩先生推测此曾国亡于楚文王三年至十一年间。上世纪70年代湖北随县的战国曾侯已墓发现后,引起众人的关注,战国之曾与春秋之曾的关系,曾随二国的关系等,至今争议尤存。方城姬姓之曾的一支南迁随枣,归顺楚国后,又延续至战国的可能性较大。

关于随州的曾国,历史上似乎没有文字记载,大概是宋代以后,在出土文物中才发现了这个曾国,特别是70年代中期曾侯乙墓的发现,曾国才成为历史研究的课题。因此,很多论述都是推断的。这极可能是文化的原因,别人没有记载,也可能是曾国太小,不值得记载,当然也有可能是这个曾国遭受过灭顶之灾,没有后人,也可能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故。因此,今天的曾姓一直有源自山东之说,大概与2510年前出生的儒家名人之一曾参曾子的影响有关,至少这一曾姓流传到今天。使曾姓人口在今天全国排名大概在32位,所以,历史上一直有天下一曾之说。

曾国不见于传世文献,但缯国与鄫国则在《春秋》等文献中多次出现。但自宋朝以来,屡有曾国地下遗存出世。由最新的随州叶家山晚商西周墓地的研究发现,西周早期的曾国仅存于随州的漂水流域,但随着鄂国被周的消灭,曾国迅速扩展至汉北及河南新野一带,成为替代鄂国的汉东第一大国。综合历次考古发现来看,商代有山东鄫国,西周早期的有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战国时期的有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还有随州文峰塔发现的春秋时期的曾国,可以认定的确有一个曾国一脉相承。

关于曾国其名,在春秋、战国的文献里,均只有鄫国(缯国)记载。但是从宋代开始,却有曾国出土的青铜器见于著录。近10多年来,在南阳盆地南部和湖北枣阳、随州一带的随枣地区,相继出土了不少曾国的青铜器。特别是1978年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的出土,说明春秋战国时代存在一曾国。

在考古发掘的卜辞和青铜铭文之上,屡屡可见存在以"曾"为名的诸侯国。而近代战国曾侯乙墓的发现引起考古众多争议,战国之曾与春秋之曾的关系,曾随二国的关系,汉东曾国与中原曾国的关系等,被称为"曾国之谜",至今争议犹存。李学勤、石泉等主张随国和曾国乃是一国二名。杨宽、钱林书则认为曾国与随国同时并存。

不过,随着2014年10月对湖北随州文峰塔墓地出土的编钟180字铭文的解读,可以明确曾、随是同一个国家,破解了困扰史学界36年的'曾随之谜'。曾侯编钟2013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文峰塔墓地,上面有180多个铭文,记载了战国时期吴王伐楚,楚昭王逃到"曾"国的历史。这段历史在《左传》中有详细记载,不同的是《左传》中保护楚昭王的国家是"随",曾侯编钟用的是"曾","这就证实了,'曾''随'确实是一个国家。"

根据青铜器铭文,曾国是周朝早期大臣南宫适的封地。在历史书籍中一般称随国,青铜器铭文中是曾国。不过,2012年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中发掘了一件带随字的青铜器,也说明随是古代就有的说法。从中可以推测,曾是封候的名称,随是地名。

曾国的故城遗址在今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 "曾"名称起源的历史较为久远。关于"曾"的记载,最早见于殷墟出土的殷商甲骨卜辞《掇续》六二的"左比曾"的铭文,另有"安州六器"中一 的铭文载:"王令中先省南国,串(贯)行, 在 (曾)"。

曾都区域内,夏商封建厉国,西周时期有厉、随、唐三国,均建都于此。春秋桓公6年(公元前706年)所载"汉东之国随为大",说明曾(随)国成为统汉东诸国抗楚之盟主。后楚于公元前569年灭厉(赖),公元前505年灭唐,战国末灭随,并厉、唐入随,以"随"建县,秦汉因之。晋太康9年(公元288年)置随国,南北朝宋泰始5年(公元469年)升县为郡,西魏大统元年(公元535年)升郡为州。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杨坚进爵为王,封地于随,领二十郡。嗣后各朝为州,民国废州为县,是湖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驻地。

近百年来,随州市的曾都区、汉水西岸的宜城、钟祥、武胜关的豫南,先后多次出土有"曾"铭文的青铜器,如"曾侯仲子 父鼎"、"曾子仲 鼎"、"曾侯 白戈"、"曾姬无血 " "曾都尹法之行 "、"曾孙法之 鼎"等。 1978年春夏,曾都区城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了大型系列编钟,震动了全国史学界和考古学界,专家们通过对这些出土的青铜器上的铭文以及史料进行研究和考证,得出了"曾随合一"的结论,即在2400年前,以曾都区为中心的汉东地带的"随"国即"曾"国,随州城为曾都。

曾都区历史悠久,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诞生于此,而被称为我国农耕文化发祥地;因举世闻名的曾侯乙古墓大型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而被誉为东方古乐之乡。1961年至今,境内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砍伐石器工具是"长江流域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的三里岗镇冷皮垭遗址是江汉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典型代表,城东西花园遗址被定为"独立的文化类型"。

考古证实,西周早期曾国政治中心就在今湖北随州。

随州叶家山墓群的考古发掘证实,西周早期曾国政治中心就在今湖北随州。从铜器出土范围看,西周早期曾国并不大,似应仅局限于随州的漂水流域,但随着鄂被周的消灭,曾国迅速地扩展至汉北及河南新野一带,成为替代鄂国的名符其实的汉东第一大国。一直认为曾国军事势力较弱,但在郭家庙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大型车马坑及大量兵器,改变了这一看法”,方勤称,综合此前考古发现可知,曾国至少在春秋早期是势力强大的诸侯国,到了战国时期,才被楚国所灭。

从2011年2月份开始,湖北省文物局组织考古人员对位于随州市经济开发区淅河镇蒋寨村八组的叶家山墓地进行发掘,面积3700平方米,共发现墓葬65座和1座马坑,除2座大墓未掘外,其余墓葬都已发掘完毕,出土陶、铜、瓷、漆木、玉石等各类文物739件套,青铜器多达325件。黄凤春说,叶家山墓群比已知的曾侯乙墓要早500余年,说明此处墓地应是与早期曾国、曾侯相关的一处家族墓地。在发掘的这批墓葬中,5座墓葬出土的铜器都发现有"曾""侯""曾侯"和"曾侯谏"的铭文。根据墓葬规格和出土铭文初步判定,这五座墓葬可能为曾侯谏墓、曾侯谏夫人愧氏墓、曾侯谏之子白生或其夫人墓。

考古人员在叶家山墓地周围又新发现了9处商周时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其中,以已知的庙台子遗址为中心的聚落群最大,面积达30万平方米,有城墙、壕沟和大型建筑基址的遗迹,应当是西周早期的一个重要古城。叶家山墓地与庙台子遗址相距不足1公里,初步判定,叶家山墓地的主人当与庙台子遗址有关,庙台子遗址可能是西周早期曾国都城之所在。这一发现也证实,"缯"与曾无关,曾国的政治中心应在今天的湖北随州。

自曾侯乙墓发现后,长期以来,有关曾国问题的讨论不绝于学界。有关曾国的来源和始封问题未成定论,大多学者认为曾国是在西周晚期周灭鄂后而立国。叶家山墓地西周早期所见铜器铭文表明,西周早期不仅有曾国,并已称侯,曾、鄂应是同时并存于随州的两个古国。

以"曾"为名的国家,不见于传世文献之中,但屡见于考古发掘的卜辞和青铜铭文之上,并可以证明,在汉水以东存在以"曾"为名的诸侯国。

据考古学家李学勤著作《新出青铜器研究》(第14和15页)考证:公元1118(北宋重和元年)年,在今湖北安陆地方发现了安州六器。安州六器的铭文表现出周初武丁伐虎方的路线图,经过的地名依次为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安州六器上"曾"字铭文为现今所用"曾"字的上半部分,即"曾"去掉底下的"日"字)、夔(今湖北秭归)、虎方;另外在殷墟"宾组卜辞征伐虎方"中所涉及的地名与安州六器中的铭文吻合,可以证明当时在汉水以东存在一个曾国。此曾国姓氏为何,今不可考,有人认为是姜姓炎裔,有人认为是姬姓。

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湖北随州市曾都区)发现曾侯乙墓,表明在战国初年在汉水以东地区,存在以"曾"为名的诸侯国(青铜铭文上的"曾"字与今天使用的"曾"字类似);1979年,随州城郊季氏梁一座春秋墓中出土两件青铜戈,其中一件铭文为:"周王孙季怡孔臧元武元用戈";另一件铭文为:"穆侯之子西宫之孙,曾大攻(工)尹季怡之用。"后又多有证据表明此曾国为姬姓曾国。

曾国之疑

认为春秋时期楚随对立,楚武王三次伐随,第三次竟死于军中。而从曾侯乙墓的发现看,年事已高的大国之君楚惠王竟为小国之侯曾侯乙送了一份厚礼,说明楚曾关系很友好。如果曾即是随,则很可能是曾人在楚王怂恿下,钻入随内,通过宫庭政变夺取随国,就像田氏伐齐一样。三个"谜底",当以何者为是?看来尚难以定于一说。

古曾国再撩神秘面纱:曾是周代礼乐文明正统代表

一个不曾见诸传世文献的诸侯国,一个从考古发掘中逐渐揭开神秘面纱的国度,正在向我们走来。它就是曾国,谁会想到一直被认为战国时尚属蛮夷之地的江汉平原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形成先进的文明,曾国凭借其精美的青铜器、绝世瞩目的编钟等书写着春秋战国时期楚地的历史,也在一次次改写着人们对它的认识。

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的出土,使春秋战国时期存在一个曾国的真实历史掀开了一角,紧接着1979年,随州城郊季氏梁一座春秋墓中出土两件青铜戈,铭文的解读进一步表明了曾国的存在。而2011年以来,叶家山西周曾侯墓、文峰塔东周曾侯墓两大墓葬群相继发掘,又使困扰史学界36年的“曾随之谜”得以破解。。。。曾即是随。但是曾国的其他历史信息还有些什么呢?它真如之前认识的那样是一个不起眼的诸侯小国吗?近日,湖北枣阳郭家庙墓地考古有了阶段性的成果,这些成果的发布将为我们解读曾国提供重要的线索。

大型乐舞遗存:曾国是周代礼乐文明的正统代表

郭家庙墓地位于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一、二组,南临汉江支流滚河,坐落在一条岗地上,由北向南绵延,总长1500米、东西宽800米,总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分为郭家庙墓区和曹门湾墓区。

据介绍,目前发掘主要在一号大墓。这是一个斜坡单墓道的岩坑墓,东西向,长11米、宽7.8米、墓室长11.3米、宽8.5米、深8米;墓道朝东,长11米、宽7.8米。墓道、墓室长宽基本相等,其形制在春秋时期墓葬中较为特别。该墓葬历史上曾被盗,近年也有盗扰,但椁室的木头保存较好。棺木保存也较好,上面彩绘图案及丝织品仍可见,初步判断可能是多重棺。

一号墓中发现了一处大型乐舞遗存,年代属两周之际至春秋早期,为目前所知最早的乐舞遗存,距今约2700年。据介绍,从初步清理的情况看,墓室内的北部分布着一批彩漆木雕大型编钟架和编磬架,包括长、短不等的梁以及立柱和底座。其中,钟梁最长的约4.65米,两端为圆雕龙首,通体彩饰变形龙凤纹。底座有大小两对共四件,均腐蚀严重,其中较大者为圆雕凤首,局部彩绘垂鳞纹,形象生动饱满。在该墓室的西北角发现石质编磬,均腐蚀严重。考古人员未发现大型编钟,仅有两件青铜铃钟,通体装饰变形凤纹,内腔含有铃舌。此外,还发现了疑似弦乐器的若干漆木残件和最早的瑟。乐舞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艺术表演形式,诗、乐、舞三位一体,是先民歌颂英雄、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编钟和编磬为表演乐舞的乐器。从周代开始,乐舞的表演成为礼乐制度的组成部分,成为贵族身份的重要表征。从礼乐文明看,叶家山曾国墓地出土的西周早期5件套编钟,是礼乐制度滥觞期的代表。著名的曾侯乙编钟,是礼乐制度极盛的标志。此次发现的春秋早期大型乐舞遗存,进一步证明了曾国是周代礼乐文明的正统代表。此次发掘的编钟架和编磬架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的彩漆木雕大型编钟架和编磬架,也是令考古人员为之振奋的,因为之前发掘的编钟架很少有保存如此好的。这得益于该墓葬的地下水丰富,而且水质纯净没有污染。

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考古人员还清理出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建鼓和两根钟梁,以此可知一号墓编钟钟架结构复杂,应为三层。建鼓立杆高达3.36米,十分珍贵。根据周朝礼制中对编钟的规定,“王宫悬,诸侯轩悬”,可进一步印证墓主人为曾侯,或拥有相当于曾侯的显赫身份。

大型车马坑和兵器:曾国实为势力强大的诸侯国

在一号墓的西部,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号车坑与一号马坑,它们均属于一号墓的陪葬坑。其中一号车坑长32.7米、宽4米,葬车28辆。车的排列方向是东西纵列式,其中东面的车保存较好,有彩绘图案,出土的铜质车器较多。一号马坑长9米、宽8米、深2米,葬马49匹。马匹是被杀死后乱葬在坑中,马头骨多见两个一组的现象,推测车坑中的马车多为两匹马。

带有随国铭文的青铜器:戈

这一发现使以前对曾国只是楚国附属国的看法有了全新的认识。此前,一直认为曾国军事势力较弱,但在郭家庙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大型车马坑及大量兵器,改变了这一看法。综合此前考古发现可知,曾国至少在春秋早期是势力强大的诸侯国,到了战国时期,才被楚国所灭。

在随州市博物馆见到了出土的随国青铜器,这是一个长21厘米的兵器戈,上面刻有“随大司马献有之行戈”铭文,虽然在地下历经千年,却锋利依然。“随”字在此应作为国名来理解,随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姬姓古国,其中心区域位于武汉以东地区的今随州市,“大司马”是古代掌握兵权的官员,“献有”是人名,戈是此人的兵器。以前,有史料记载随国是古代汉东地区的第一大国,但长期以来,在古随国的辖境内,却不见随国铜器出土,接下来,竟然几次发现曾国铭文铜器。尤其是在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发掘之后,出土了包括曾侯乙编钟在内的大量曾国铜器,曾国在史料上并无记载,但曾国器物却出土在随国境内,曾国和随国是什么关系,成为长期困扰考古界的一个难题之一。

  叶家山曾侯墓地发现前,从湖北省西北,到河南省的西南地区,先后出土了大量周代的曾国青铜器,西周时的曾国,应在这个地区。从叔姬霝簠(或称曾侯簠)、曾子原簠及曾姬无鄦壶看,西周晚期的曾国应是姬姓国。叶家山家族墓地的曾侯,是西周早期曾国君家族墓地。叶家山墓地,除大墓里出土的有铭铜器为曾侯所作外,其它墓里出土的铜器上的族徽,有16种之多。这16种族徽中,有些是商代特别活跃的大氏族,如(或释析子孙)、(冉)、戈、吴(作形,应为子字)、鱼、守、亚离(亚禽)、(朿)、鸟(亚俞)等(参见《殷周金文集成》)。这些族徽所显示的氏族,应是商代的氏族。有这样多商代氏族的族徽聚集在这个曾侯的周围,可见这个曾国同他们有较为深厚的关系。在西周早期同商代的十多个氏族有着深厚关系的诸侯,在商代也应当是一位诸侯,只有这样,才具有如此关系网。而在墓底铺朱砂、随葬铜器的觚、爵,也具有商代的风格,这进一步显示了这个王侯同商代的联系。在商代也确有个曾国。在殷墟甲骨文里这个曾国的“曾”字与叶家山墓铜器铭中曾侯的曾字,字形相同,所在地理位置也大致相同,所以,叶家山所埋葬的曾侯,应是商代曾国的后裔,且受封于周。

曾子鼎、车马坑等可推测该墓为国君级别墓葬

此次出土的2件带铭文曾子鼎,最为引人注目。曾子鼎是在一个长4米左右,宽2米至3米,深2米至5米的小型铜礼器墓中被发现的,较为完整。从曾子鼎可以看出,该墓国别为曾国,墓主人级别较高。从一号大墓及附葬车坑、马坑的规模、形制来看,也充分说明该墓地的级别较高,应该是目前所见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曾国的国君级别墓地。

另外,此次还发现了麻制品残片。据最新检测结果显示,麻制品残片经线密度为29根厘米,纬密为18根厘米,还有一块密度更高的麻制品残片,经密54根厘米,纬密36根/厘米。方勤告诉记者,西周时的麻织品在陕西宝鸡西周墓出土有平纹麻布,经纬密度为20根厘米和12根厘米。到了东周麻织品的精细程度有所提高。如江苏六合和仁东周墓出土的苎麻布,经纬密度为24根厘米和20根厘米,约合15升布。湖南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苎麻,经纬密度为28根厘米和24根厘米。这种精细的苎麻布已和现代的细布接近。

郭家庙曾国墓地考古近尾声 出土“曾子鼎”

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正在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进行的考古发掘已进入尾声,此次出土的两件带铭文的曾子鼎等多个发现,表明这里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曾国的国君级别墓地。

出土青铜器400余件。郭家庙墓地位于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一、二组,总面积120万平方米,分为郭家庙墓区和曹门湾墓区。

省考古所所长、此次考古领队方勤介绍,郭家庙曾国墓地发现较早,2002年已进行过发掘。为抢救性保护郭家庙墓地文物的安全,去年10月1日起,省考古所与荆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枣阳市博物馆等多家单位联手,共同对曹门湾墓区被盗墓葬进行发掘清理。截至上月底,共发掘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葬29座、车坑一座、马坑二座,共出土青铜器400余件(套)、玉器近百件、陶器50余件、漆木器30余件等。

一小块麻织品非常珍贵

M1的墓道、墓室长宽基本相等,其形制在春秋时期墓葬中较为特别。该墓葬在历史上被盗,近年也有盗扰,但椁室的木头和棺木保存较好,上面的彩绘图案及丝织品仍可见,初步判断可能是多重棺。大件铜礼器虽被盗,但仍出土大量的兵器、车马器、玉器以及漆木器。考古人员还在棺外发现了一块巴掌大小、可以提起的麻织品。此前的考古中,仅发现了麻织品的碳化痕迹,这块麻织品历史较早,非常珍贵。

曾子鼎确定该墓为曾国贵族墓葬

此次出土的带铭文的铜器有4件,其中两件为曾子鼎,分别属于M10和M13。考古人员发现,这两件鼎的内壁上均刻有“曾子”等铭文,目测高22厘米、直径18厘米。这次发现的两件曾子鼎,进一步肯定了郭家庙墓地是曾国贵族墓葬的结论。所发现的M1大墓及附葬车坑、马坑,也充分说明该墓地的级别较高,应是目前所见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曾国的国君级别墓地。

郭家庙墓地一号马坑

“最早车库”现身曹门湾车坑

此次发掘的一号车坑与一号马坑,都属于M1的陪葬坑。一号车坑长32.7米,宽4米,葬车28辆(其中实体车25辆,以车毂、车轴代表意义的车辆3辆)。与楚国常见的横列车阵不同,这个车坑中车的排列方向是东西纵列式,东面的车保存较好,有彩绘图案,出土的铜质车器较多。

一号车坑

一号马坑长9米、宽8米、深2米,葬马49匹,专家分析,可能还有3匹被盗挖破坏。这些马匹是被杀死后乱葬在坑中的,马头骨多见两个一组的现象,以此推测车坑中的马车多为两匹马。

车马坑

一号车坑与一号马坑有两个重要发现,一是在坑底发现了柱洞,说明当时在建车坑时搭有临时车棚,可说是最早的车库;二是在马坑左侧有一座小型墓葬,从分布位置推测,可能是管理车马人的墓。这些发现,都为研究曾国的马车结构以及陪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叶家山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震惊中外,叶家山曾侯墓位列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一个接一个的考古发现,让随州与曾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近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随州市曾都区文峰塔一建筑工地又发现了68座古墓,其中大部分为曾国的墓葬。

施工现场发现编钟 曾国古墓浮出水面

这个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群到底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说起这座古墓的发掘,要把时间拨回到2009年。2009年,曾都区文峰塔附近的村庄拆迁,地被一家开发商征用。6月,工地开工,随州文物部门接到举报称,该工地的工人在施工时发现了一组编钟。文物部门马上派人到现场去查看,果然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古墓,但已遭到破坏,也未见编钟的踪影。

工作人员几经打听得知,编钟已被人私自搬走了。随后,在公安机关的大力协助下,大小9件编钟被追回。当天,我们在现场捡了一些带铭文的编钟残片,还有很多镏金的车马器。本次出土的主墓(M18号古墓)所在地之前是一座别墅,别墅占了古墓的一半,另一半则是村子通往外界的大路,村民们天天走在上面,都不知道下面是古墓。此后,湖北省考古队对周边区域进行勘探,在文峰塔社区1万多平方米的范围内,陆续发现大大小小几十座古墓,其中以春秋、战国墓葬为主,从墓葬规模和随葬器物的组合来看,这些墓主人的身份都是相当尊贵的。

随后,考古现场暂时封存,直到去年6月,考古人员经过充分的准备后,重新启动文峰塔古墓的考古工作。考古人员经初步勘探发现,原民房下有墓葬共68座,本次共发掘65座,其中土坑墓53座,砖室墓12座。土坑墓分大中小三类,大型墓葬早期皆被盗过,所存遗物不多,大多数小型土坑墓都未曾盗掘,出土遗物较多,前后发掘出青铜器、玉器、陶器等约1000余件。土坑墓年代大多为东周曾国墓葬。

主墓呈现“亚”字形 墓主尸骸或已被盗

1月20日,位于随州城东曾都区的墓群考古现场,考古人员正在做最后的清理工作。这次发现的大型战国墓编号为M18,自去年6月开始全面发掘,历时近7个月,现在田野考古已经进入尾声了。

M18号大墓位于墓群西南方向,经测量,该墓南北长16.8米,东西宽15.9米,墓葬开口面积达到了217.5平方米,墓葬南端还有一个宽4米、长8米的墓道。可以说,墓葬规模非常宏大,除古墓面积较大外,最特别的地方就是整个古墓呈"亚"字形。这样的古墓被称为"亚"字形墓,在全国考古发掘中也不多见。

目前,整个墓室已经裸露出来,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墓室。不过,南北西3个墓室只见垫木,只有东墓室里有大量的铜器,中墓室也是此次发掘最大的一个墓室,考古人员清理棺盖上的淤泥都是小心翼翼的。

由于年代久远,各墓室垫木和中墓室棺盖都呈现出青黑色,墓室里有不少朽木、淤泥和污水。清理墓室时,我们十分在意,连泥土也是不能乱扔的,要整理好然后仔细检查,说不定从中还能清理出遗漏的细小文物。

随着中墓室棺盖的打开,考古队员又有了惊人的发现,棺盖上有大量的纹饰,历经几千年的侵蚀,纹饰线条竟清晰可见,几乎布满了整个棺盖,可以想见该墓主人当年财力雄厚、生活奢华。中墓属于双墓,墓主应为夫妻,按理揭开棺盖应该有墓主尸骸和随葬品。

但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墓主的尸骸居然神秘消失了,并且没留下丝毫的痕迹,考古人员发现这座墓时,也一并发现了三个盗洞,该墓南、北、西室几乎被盗墓贼洗劫一空,东室因为被主葬坑里的棺椁挡住才幸免于难。黄凤春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分析,一般这种级别的墓葬,墓主人身上都会有玉器,现场则完全没有发现玉器,且棺木塌陷说明盗墓贼翻过棺椁,也许盗墓贼看中了墓主人身上的玉器,顺便也偷走了墓主人的尸骸。

现场发现车马坑 提供重要实物依据

"亚"字形墓并不是这次唯一的重大发现,另一个重大发现是,我们还发现了车马坑,这是首次在随州发现车马坑。目前已清理了3座车马坑,为2马驾和4马驾,这对于认识和揭示曾国车马殉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墓地发掘出的古战车车队

在考古现场,一个长约8米、宽约4米的土坑进入了记者的视线,这个土坑四周盖着塑料薄膜,掀开薄膜便可以看到下面摆着战马和战车。这些战车身长1米多,宽近1米,车轮直径约半米。木质车身多已腐朽,但车身和车轮仍清晰可见。

更令人称奇的是,牵引战车的竟是真马,马身虽已腐烂,但骨架比较完整,可以看见白色骨头,在黄凤春的点拨下,记者可以看出眼前是两匹马拉着一辆战车。

另一方面,此次考古工作任务比较重,针对分量最重的M18号墓坑,考古人员被分为两组对其进行重点作业,其中一组使用起重设备将腐烂的棺木垫木一块块取出,另一组则对东坑内的礼器进行清理、包裹。据了解,该墓坑内仅存的礼器多为祭祀用的铜鼎、铜镜等。考古人员将一件件铜器清理干净后,在地面上铺好棉絮,又合力将铜镜放在棉絮上,小心翼翼地包裹。这些文物在地下存留了数千年还能保留如此品相,实属不易,其价值也十分巨大。为避免文物出土时受到损害,我们特别购置了一批崭新的棉絮以及泡沫纸。此外,在清理、取出文物的同时,考古队的工作人员还会用摄像机对整个过程进行跟踪拍摄,目的是为考古研究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

首次发现随铜器 并不排除二次考古

除了发现“亚”字形古墓和车马坑之外,最令人瞩目的就是在随州首次发现了随国铜器,铭文为“随大司马獻有之行戈”

。众所周知,随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姬姓古国,其中心区域位于汉东地区的今随州市,但长期以来,在古随国境内从未见随国铜器出土,全部所见的都是姬姓曾国铜器,特别是1978年曾侯乙墓发现后,引起了学术界对曾、随之谜的一场大讨论,由于曾随两国的族姓相同,偏偏又不见随国铜器,于是大多数学者猜测曾国即随国,是一国两名闹出的误会。史学界认为随州不会有随国铜器,但是本次首次出土的随国铜器,让很多史学家大吃一惊,对探讨曾、随之谜有重大学术价值。

这次文峰塔曾国墓的田野考古工作暂时告一段落,后期研究、整理、保护工作将转战室内进行,开发商将继续开工建设房地产项目,但后期,不排除又会有新的发现,如果是那样,我们还会进行二次考古。

叶家山墓地二期发掘工作将于春节后启动。叶家山古墓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于2011年2月启动发掘工作。至当年6月,考古人员进行了叶家山一期考古发掘,发掘了古墓葬65座、马坑一座,出土青铜器、原始瓷器、陶器、玉器、漆木器等珍贵文物739件。

出土的曾国青铜器

1、上曾太子般殷鼎

在1977年秋和1981年春在山东临朐县嵩山公社泉头村出土,共出土青铜器二十一件,其中六件铸有铭文。现收藏于临朐县博物馆的这件“上曾太子般殷鼎”,口径30.5、通高26.5厘米,重6.65公斤。平折沿,附耳,耳两翼各有一铜柱连接口沿,半球形腹,平缓底,蹄形三足,耳内外分别饰窃曲纹、重环纹,腹饰凸弦纹。器壁内侧铸有铭文凡五行三十八字铭文。铭文释文大概:上曾大(太)子般殷,乃□(择)基金,自乍□(作□)彝,心圣若□(虑),哀哀利锥,用考(孝)用亯(享),既龢无测,父母嘉寺(持),多用旨食。

2、曾子义行簠

1988年在江苏六和县程桥镇出土。通高19.25、口橫28.2、口縱22.9釐米。蓋、器形制、紋飾、大小相同,上下合成一器。長方形,直口斜壁,平底,矩形足,蓋沿鑄有六個獸面形卡扣,蓋、器兩端各有一個獸首耳。蓋、器均飾蟠虺紋,足飾卷雲紋,为春秋晚期作器。

3、曾姬无卹壶与曾侯作叔姬簠

1933年,安徽寿县李三孤堆楚墓出土大量战国时期高级别楚国青铜器,其中有一对曾姬无卹壶。通盖,高37.1、口径9.5寸,体呈椭方形,直口长颈,鼓腹,圈足沿下折,颈部有一对顾龙形耳,盖呈盝顶形,上有四个S形钮。体饰蟠螭纹,为战国中期器具。

双壶铭文相同,内壁铸铭文39字:隹(唯)王廿又六年,圣之夫人曾姬无卹,(吾)宅兹漾陵,蒿间之无(匹),用乍宗彝尊壶,后嗣甬(用)之,(職)在王室。曾侯作叔姬簠中“叔”作老三解读。

4、曾侯仲子游父鼎

春秋早期,1966年7月湖北京山县坪垻公社苏家壠出土。通高26.5、口径38.3厘米。直口,平折沿,一对附耳高出器口,浅腹三蹄足。颈饰窃曲纹。铭文字数,内壁铸铭文10字。铭文释文为曾□中(侯仲)子□(游)父自乍(作)□彝。“仲”作“次”释。

5、曾子游鼎

1959年上海博物馆收集到一件来自鄂北随地铭文释为:“曾子游择其吉金,用铸口彝,惠于刺曲 。。。。。。”。

6、曾侯乙编钟及曾侯乙鼎

曾侯乙编钟

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曾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文物。

曾侯乙鼎

通高64.6、口径64.2釐米。直口方唇,短颈,方附耳,鼓腹,平底,三个蹄形高足。腹部设两个环钮,颈腹之间有一道凸弦纹,器身饰蟠龙纹和垂叶纹,耳饰几何云纹。足饰兽面涡云纹。铭文:曾(侯)乙诈甬冬(作持用终)

此外,还有曾子仲宣鼎,春秋早期作器。銘文:曾子中(仲)宣,□用(其)吉金自乍(作)寶鼑(鼎),宣喪(尚)用者(饔諸)父、者(諸)兄,(其)萬年無彊(疆),子子孫孫永寶用亯(亯)以及曾子缶、曾太保叔盆、曾孙无鼎、曾伯陭壶、曾子伯匜、曾子簠等传世青铜器。

自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后,“曾”字开始与随州历史相关联,这使得历史学学家突然意识到一个困惑:所有史籍都只说“随”国不提曾国;而迄今为止出土的文物无不刻着一个“曾”字不着一个随字。更令人不解的是,史载该地竟有两个曾国和随国。

除我们所熟知的姬姓随国和曾国外,有意思的是,该地历史上还曾有一个姜姓随国和曾国。《元和姓纂》“随”下引《风俗通》云:“炎帝裔随侯之后。”《路史.国名纪甲》亦谓“随侯,炎裔”,是为“姜姓”。尽管文献未明言这个炎帝之后的姜姓随国的地望,但立国时间大约与汉东的另一姜姓国家厉(今随县厉山)相当,可能早至商代。无独有偶,在殷王武丁南征虎方的卜辞中,也有一个曾国,地域也在汉东。据说该曾国为夏禹之后,禹伐三苗时定居随枣走廊一带,沦为土著。商中期后成为商部落方国,与噩(鄂)国为邻。曾国最早的出现在殷王武丁南征虎方的卜辞中,卜辞《掇续》载:乙未〔卜〕,贞:立事〔于〕南,右比〔我〕,中比舆(举),左比曾。”“乙未卜,贞:立事〔于南〕,右比我,〔中〕比舆(举),左比〔曾〕。十二月。”这两条卜辞是说商王武丁曾亲率右、中、左三军,在我、举、曾三个方国的配合下征伐荆楚。此卜辞之曾国就是上述文献中的“炎裔”、“姜姓”之曾,也就是说,这同姬姓“曾随合一”一样,是又一个姜姓“曾随合一”。更有人据此推断出周代汉东姬姓之曾国应当是在兼并商代汉东姜姓曾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由于姜姓曾国随国史料奇缺,难究其详。我们姑且撇开不论,仅说说姬姓曾国和随国。

姬姓曾国由于文献无载,其疆域也只有根据出土文物考查。据统计,现已发现的曾国有铭铜器共14批,其年代从东周初到战国时期的都有,有的可能还早到两周之际。据此判断姬姓曾国立国于西周早期,灭亡于战国中期偏晚。存续长达700余年。分布范围大致是以今随州市为轴心向四周伸延,西起襄阳,东过随城,北到新野,南达京山。1979年,文峰塔旁的义地岗墓地中出土两件青铜戈,其中一件铭文为:“周王孙季怡孔臧元武元用戈”;另一件铭文为:“穆侯之子西宫之孙,曾大攻尹季怡之用。”两件铭文中出现了同一个名字,二者无疑指同一个人。“周王孙季怡” 表明主人是周王后代,姓姬;“曾大攻尹(注:掌百工之官)季怡”,载明他是曾国穆侯之子,这说明曾侯也是姬姓。

而姬姓随国立国的时间,虽然文献无明载,但从《国语.郑语》“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的记载分析,至迟西周晚期已有其国即周幽王元年(公元前781年),故其立国的时间或许更早一些。而灭亡的时间,据《春秋哀公六年》“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的记载分析,姬姓随国至少春秋末年还存在即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共经历287年。而考虑到此时随还与楚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其国祚当会延迟至战国初。如果按随国、曾国为一国二名之说,随国历史长达450余年。

随国封于何时,史无明载,但据“安州六器”,不会晚于周昭王之世。即《古本竹书纪年》所记“昭王十六年伐楚荆”事,而据“安州六器”所载昭王南伐荆楚经过唐、厉、随等国并于唐国整治军队,昭王的这次军事行动无疑得到了以随国为首的汉东诸国的积极配合,反证当时的随国同楚国已存在着矛盾。但随着楚国的崛起,楚武王末年即对随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左传桓公六年》随国始而修政备战,继而拒不参加楚人主持的沈鹿之会,更加引起了楚人的不满,楚武王再度伐随,随人被迫同楚人订立盟约。及至春秋中期,楚势更为强盛,随人公元前640年“以汉东诸侯叛楚”,《左传僖公二十年》但终被楚令尹子文击败,国势衰落。此后,随国“世服于楚,不通中国”,成为名副其实楚附庸之国。公元前506年,吴、蔡、唐联军攻入楚国的郢都,楚昭王奔随,《左传定公四年》吴人尾追而至,随人拒不交出昭王,“楚人德之”。以至于春秋末年,“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实尽之”,唯随独存。

战国时期,随国史事文献无载,只有凭考古资料推测。公元前433年,随国国君曾侯乙死后,楚昭王的儿子惠王以楚人最为珍重的礼乐器编钟相赠。公元前407年左右楚声王娶曾姬无恤为夫人,说明战国早期随楚关系十分融洽。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随州市西郊发掘了擂鼓墩二号墓,墓主地位约相当于国君一级。此墓下葬时间在战国中期前段,表明此时随国尚存。晚于擂鼓墩二号墓下葬年代的曾姬无恤壶,铸于楚宣王二十六年(前344年)。楚声王夫人无恤为宣王祖母,无恤尚在,宣王当不会灭其祖母故国。1983年,在曾侯乙墓西南发掘了30座中小型墓,其中十三号墓和六号墓为楚墓,时代为国中期,十三号墓的下限到战国中期与晚期相交之际。1984年随州安居又发现一座时代为战国中期偏晚的楚墓。楚人墓葬出现于随国城郊甚至国君陵区之内,最近者距曾侯乙墓只有60米,这无疑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楚人已占有随都,随国已不复存在。时间约为公元前328年前后。

至于随国的疆域,由于文献中无明载,我们只能据记随国事较多的《左传桓公八年》涉及的“沈鹿”、“汉淮之间”、“速杞”等地名来看,其境域当包括今汉水以东,桐柏山以南,广水以西,钟祥、京山以北地区。由此可知,曾国、随国疆域相合,存在的时间相当。正因为如此,史学家大多倾向于曾随一国二名的说法。其理由不外乎如下四种:

1.存在时问相符。

2.所处地域相同。

3.姓氏相吻合(同为姬姓)。

4.在古籍中一国二名的记载很普遍。(注:“曾”为国名,“随”为曾都,因而文献称其国为“随”。)

虽然“曾随合一”说的和者甚众,但持异见者也不乏其人。大致说来,也有如下五种:

1、曾即是曾,随即是随,二者不可混同。事实上随国都在今随州城郊安居镇王楼村,与曾都尚有一定的距离。

2、曾灭随,据其国土。

3、随灭曾,延姬姓宗嗣。

4、早期曾国已被楚所灭,楚灭随以后,又在随地分封了一个曾国。

5、可能因随被楚灭后,楚以随地与地处楚边陲的曾国西阳相换;或者曾国国境直向西楔入随国境内。

到底哪一种说法更接近于事实呢?由于双方各执一词,至今尚无定论。以至于历史学家发出这样的感叹:文献中未见曾国,却有一个与曾国在姓氏、疆域、年代诸方面均十分吻合的随国,而且在随国的都城附近,竟发现了曾国国君和朝臣的墓葬。这一奇特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如曾和随为两国,何以在一地?如曾和随为一国,何以有二名?这的确是一个难解之谜。令人欣喜的是,著名考古学家、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春经悉心对随州出土文物进行整理考证出曾国就是随国!

这从随州文峰塔东周曾侯墓中,曾侯编钟上有段铭文:“白适上通,左右文、武,达殷之命,抚定天下,王遣命南公,萦宅土。。。。。。”其中“白适”指的是西周重臣、文王四友之一的南宫适。铭文说,南宫适得到周王重用,辅佐周文王、武王,灭殷平定天下,周王即分封南宫适,到南方营建城址。“铭文出自曾侯墓,周王显然分封的是曾国,受封地在今随州地域,也就是史书记载的随国。”另可佐证的是,叶家山西周曾侯犺墓一件簋上的铭文说:“犺乍剌考南公宝尊彝”。曾侯犺称“南公”为“考”,“考”为对逝去父辈的称谓。由此可知,曾侯犺为被封于曾国的南宫适的后代。 此外,随州文峰塔旁的义地岗墓地“曾孙邵”墓葬中,除出土了一批带“曾”字铭文的铜器外,还发现了一件随国铜器。另曾侯编钟上一段铭文记录了公元前506年的吴楚之战,铭文中是吴、楚、曾三国,而文献记载的是吴、楚、随三国,至此可知曾国即是随国。

曾国历史演变

据《史记楚世家》引杜预曰:“随国:今义阳随县。”随州有随水。《水经注》曰:“随水出随郡永阳县东石龙山”。楚武王,芈姓,熊氏,名通,楚国国君。熊通娶邓侯女邓曼为妻,以鬬伯比为令尹、子屈瑕为莫敖,国力日增。公元前706年,熊通张其三军渡汉水伐随。迫随侯求和。《左传桓公八年》载:“楚子伐随,军于汉、淮之间。季梁请下之:‘弗许而后战,所以怒我而怠寇也。’”公元前690年楚伐随。面对楚军的强大攻势,季梁不是应战,而是主张行卑词求和,待“弗许而后战”。在青林山一役中丧国辱邦。作为辱国之臣的季梁(随国大夫,据《世本》记载分析,季梁是季友的后裔(有的说周之八士之一的季随后裔),出土文物也表明季氏确系周(鲁)族后裔,因此郁郁而终,死后葬于城东义地岗,建有墓祠,为后世所敬重。随侯因不听季梁“亲兄弟之国”的外交方针施教沦为楚之帮国,被曾国灭。

公元前720 辛酉  周昭王51年 楚武王20年 齐僖公10年 晋鄂侯3年,平王圣旨曾穆为侯爵,以国为氏。国号曾。地于唐河西北部,都新野。守缯关,开采青铜,器戈械制造。

楚国兴起,北灭申、吕,曾国受到威胁,乃于这时曾人大部分迁到光山县西南之弋阳山川西阳。

甲申前717周宣王十一年曾穆侯受封令长子仲,次子文厚(为司马)地盘采邑(邑、关)弋阳(河南光山西,系曾文厚所在邑弋阳。)。穆侯卒,仲立,仲卒,昔民立。

进入春秋以后,曾国文化确因楚灭国设县移民,沦为楚的附庸,已纳入了楚文化的范围。

战国初期,楚国兴起,北灭申、吕,曾国受到威胁,当汉阳诸姬及淮汉间姜、赢、偃姓诸小国陆续被楚吞并时,曾国虽然沦为楚的附庸反而强大。周襄王十三年,僖公二十年(前640年),楚成王伐随,《左传》“随以汉东诸侯叛楚。冬,楚斗榖于菟帅师伐随,取成而还。”楚若敖氏令尹(宰相)子文击败,随国季梁大夫为此忧伤而而死,境土日月削,国势衰落。此后,随国“世服于楚,不通中国” 随国军力已衰。

柯邑(阳谷),商汤灭夏后柯邑是缯国的封地。公元前690年,柯邑被鲁国强占。公元前685年,齐襄公与鲁国开展了“乾时之战”,夺取了柯邑。为齐国柯邑。缯侯为齐国的附庸国。公元前681年,《春秋庄公十三年》记载:“公会齐侯盟于柯。”,《左传宣公十八年》前608年“春,晋侯、卫太子臧伐齐,至于阳谷。齐侯会晋侯盟于缯,以公子强为质于晋。”

前634年鲁僖公二十五年,周襄王十八年,楚成王二十七年,是晋文公上台的第二年,周王到郑,以阳樊赐晋文公。晋侯始启南阳缯国(周室之师旅)。阳襄(黄河北济源阳邑)仓葛(樊仲之阳邑官守人也)不愿意服属晋,晋围之,晋有感于樊人德行,才放樊人出城,樊国遂为晋国所有。

僖二十五年《左传》:"夏,王与之阳樊,温,原,攒茅之田,晋侯于是乎始启南阳.阳樊不服,围之.冬,晋侯围原,退一舍而原降,迁原伯贯于冀,赵衰为原大夫." .《国语晋语》:"晋侯围阳樊,仓葛呼日,阳人未狎君德,而未敢承命,君将废之,无乃非礼乎!阳人有夏商之嗣典,有周室之师旅,樊仲之官守焉."《史记晋世家》集解引服虔曰: “阳樊,周地。阳,邑名也,樊仲山之所居,故曰阳樊。”

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楚军和晋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交战。楚军由左、中、右三军组成:以申、息、曾军、陈、蔡军为左右;中军为楚军主力,由子玉坐镇。遭晋军先轸、郤溱的中军横击子玉不顾楚成王告戒,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晋国打败楚国(成王) 晋国,获得了周王室授与的“候伯”称号,开始独霸中原。打破了楚国设置的封锁线,晋国将楚国压服于长江流域。

曾国,城濮之战后,从缯关南阳向新野向南退,曾侯占居随地和信阳以南,麻城一带。在新野枣阳作防,阻挡晋国进举。布防于新野、信阳、弋阳山、安陆、京山、枣阳,均川、安居、淅河、东城等地。注:随鲢鱼嘴出土铜兵器铭文刻“曾仲之孙戈”。曾仲之孙亡于随。

楚庄王二十年(丁卯,公元前594年)冬,楚、鲁、蔡、许、秦、宋、陈、卫、郑、齐、曹、邾、薛、缯等十四国于蜀(今山东泰安西)会盟,正式推举楚国主盟,楚庄王遂成为称雄中原的霸主。

缯国历史 曾国灭随国

曾灭随 周惠王襄王时代。春秋鲁桓公有庶嫡子谓三桓,指春秋鲁国卿大夫孟氏(亦称仲氏)、叔孙氏、季氏三家合称三桓,强大,楚国又复兴。随国季梁大夫,前690年楚伐隋时,而随侯不听劝阻败落于楚,季梁大夫忧郁而死后,“江东之国,随为大”的随国碎裂。

乙卯前666年周惠王十一年,晋献公十一年,楚成王熊恽五年 鲁庄公28年,楚子元内乱政局动荡。前640年楚斗榖于菟帅师伐随,取胜后,随国军力已衰。前632年—城濮之战中,晋国及其盟国击败了楚国及其盟国。

“春秋”时代,鲁国有“三桓”。指庆父之后,有鲁桓公的后裔,孟孙氏(庆父)、叔孙氏、季孙氏三家贵族。

孟穆伯(?至前613年),姬姓,孟孙氏,名敖,谥穆,又被称为公孙敖,是庆父的儿子,鲁桓公之孙。鲁僖公、鲁文公时,孟穆伯为卿。晋杜预注:“公孙敖,庆父之子。”

经载:“公孙敖帅师及诸侯之大夫,救徐。”前645年,楚楚成王进攻徐国。三月,齐桓公急忙会鲁、齐、陈、卫、郑、许、曹七国国君为了救援徐国而在牡丘结盟(今山东聊城东北),由鲁国大夫孟穆伯率领鲁军和诸侯军队救援徐国。同年,齐管仲卒。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卒,齐国霸势转衰。楚成王乘机攻齐,又大败宋襄公于泓水,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南霸天”。

公元前630年、缯女与鲁桓公之孙孟穆伯结缘,孟大夫娶曾女为孟姬,曾子(伯(缶左霝右))为其长女孟姬铸造的陪嫁媵器,(曾子原彝为孟姬〓铸媵〓。)。公元前626年,此时周襄王26年,鲁国第十九任君主鲁文公元年时,随国军力已衰,趁此机会,孟大夫与曾国联姻后,在孟穆伯的援助下,楚国鲁国帮助曾国攻占随国,曾灭随国据其国土。随国被灭。楚成王将随国地盘交与曾国。曾伯缶霝(缶左霝右)。候缶霝(左右结构),生于前696年,前616年卒,是为春秋楚成王时曾国侯。前625年建都随,称曾都。

曾国领地北从缯关到新野,南到大洪山,枣阳随地,东为桐柏山一带,以致西阳(罗山,弋阳山)大别山。此期间齐国强大,楚国采取了尊周亲诸侯政策。不仅取得了与齐等华夏之国抗衡的合法地位,而且以奉周天子之命为由,大力攻伐不臣之国,开拓疆城。召陵盟后,楚成王又大胆、果断继续北上东进,联合曾侯与齐国争霸。楚成王令斗子文乘隙举兵灭弦(今河南息县、潢川间),弦君奔黄。晋文公要称霸,楚、晋城濮之战后,晋文公与楚成王争霸的结束。

如今出土的曾国文物来看,曾国从西周晚期到春秋前期,其境域当包括今汉水以东,桐柏山以南,广水以西,钟祥、京山以北地区。春秋战国时期,从南阳盆地西南部新野、谷城太平店,向东南进入随枣走廊,经枣阳茶庵而东到随县西南、京山东北。远到罗山、光山、信阳。临河高地,据险而守,由村寨、贵族坞垒、都城组成梯次社会布局。先后建国邑缯关、南阳、新野、西阳、最后在随建都,称曾都。

注:今随州阳出土一批青铜器,其中有一件时代为春秋时期的《曾子原彝〓》,铭文为:“唯九月初吉庚申,曾子原彝为孟姬〓铸媵〓。”

《春秋谷梁传》记事:前656年“鲁庄公二十八年,秋,荆伐郑。荆者楚也。其曰荆,州举之也。”(前375年)韩灭郑,韩哀侯对郑国发动最后一次进攻,杀害国君郑郑康公,兼并领土,韩建都于新郑(今郑韩古城),历时431年14世23君的郑国遂亡。

《旧唐书地理志》中提到:“晋分弋阳置西阳县”、“仙居,汉弋县”鲁僖公五年(前655年)《春秋》载:“楚人灭弦,弦子奔黄。”据《左传》载:“僖公五年(前655),楚斗谷于菟灭弦,弦子奔黄。于是江、黄、道、柏方睦于齐,皆弦姻也。弦子恃之而不事楚,又不设备,故亡。”光山仙居西南曾国,光山仙居西周为弦子国,东周楚宣王迁邾国封于此。蒋(国)弦(国)治地。楚灭弦子国,七年后楚灭黄国。公元前431年楚灭邾(女王城)。

前624年秋,楚军围困江国,晋国派先仆讨伐楚国以救正阳江国。冬,阳处父(晋国大夫)与周天子的部队再次讨伐楚国,进攻楚国北大门方城,但在遇见楚军后回国,没有获得实际效果。第二年,秦国又进攻晋国,楚穆王便乘机灭了江国。赢贞亡国。

公元前615年(周顷王 姬壬臣三年,鲁文公十一年,楚穆王十年),自鲁文公开始,外有秦晋争霸,鲁弱而以晋为尊。内有襄仲、三桓争雄。内忧外患,鲁国公室逐步走向衰退,季孙氏为首的三桓逐渐凌驾于公室之上。

文公十一年,狄人鄋瞒国侵齐,而攻打鲁国。鲁国叔孙得臣帅师作战。孟穆伯国卿为人好女色,他早年娶了莒国的女子为妻,称戴己,又娶戴己的娣声己,两位莒女。

缯国原阳谷地望仍在。依据《左传宣公十八年》前608年“春,晋侯、卫太子臧伐齐,至于阳谷。齐侯会晋侯盟于缯,以公子强为质于晋。”

前591年鲁宣公十八年,春,晋侯、卫大子臧伐齐,至于阳谷,豫泰山东平湖缯国之府邑黄河北阳谷。此乃缯国南迁广阳前缯侯的封邑在黄河北阳谷。此左传记述"缯"乃是禹封缯侯缯国的后裔 .

前591年鲁宣公十八年,此时的鄫子,乃夏少康所封鄫国后裔国君。周武王灭商后,封鄫为子爵,移封鄫于山东临沂地区峄地。

《谷梁》宣公十八年经:“朱人戕缯子于缯”。秋七月,邾人伐鄫子于缯。山东的邾国 (邾桓公),东周楚宣王迁邾国,封于光山仙居,弦子国邾(女王城)。邾国讨伐峄地鄫国,鄫子逃弋阳(罗山县傍)缯侯处,秋,邾人戕鄫子于缯。杀害鄫子于缯国弋阳。

【经】十有八年春,晋侯、卫世子臧伐齐。公伐杞。夏四月。秋七月,邾人伐鄫子于缯。甲戌,楚子熊侣卒[周定王十六年(乃前591年楚庄王死)]。公孙归父如晋。冬十月壬戌,公薨于路寝。归父还自晋,至笙。遂奔齐, 【传】左传宣公十八年春,晋侯、卫大子臧伐齐,至于阳谷。齐侯会晋侯盟于缯,以公子强为质于晋。晋师还,蔡朝、南郭偃逃归。 夏,公使如楚乞师,欲以伐齐。 秋,邾人戕鄫子于缯。(凡自虐其君曰弑,自外曰戕。戕qiāng 杀害) 楚庄王卒。楚师不出,既而用晋师,楚于是乎有蜀之役。” 。

史书记载看,缯国以前在豫泰山东平湖。与南临邾国,邾曹挟 前1283年商末时定都于訾娄(今曲阜市息陬一带),亦称邾娄国。《史记》、《汉书》等古籍载:西周始封邾曹非,与缯相邻,二迁于邾瑕(在今济宁市南)。但是这里地势低洼,常年遭受水灾的侵害,为避下就高,《左传》载:鲁文公十三年,邾文公卜迁于绎。又三迁于峄山之阳(现邹城市城区)。子爵,鄫于山东临沂地区峄地。周定王时(前606至585) 缯侯四十六世国君“云祥”在光山县西南方和罗山县东南。

公元前575年春,楚共王约缯在武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北)遣公子成赴郑,以汝阴之田(今河南省郏县、叶县间)向郑求和,郑遂投楚叛晋。

缯国历史 随地曾国

南阳失守归晋韩

晋平公时(前550年周灵王22年,楚康王 熊招九年)南侵袭缯关汉东地区 四十六世娰曾侯(云祥)。将南阳交给弟曾栝。晋军南下攻破缯关,南阳失守,被晋国解狐接管了,解狐是杀害当时晋国中军尉祁黄羊父亲的人。曾国退避新野大洪山。四十六世娰曾侯(云祥)全部南迁随邑(今随州)曾都。

晋平公 姬彪(前557至前532) 《吕氏春秋》摘录: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可。”:“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 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这个地方缺个长官,谁适合担任?”祁黄羊答道:“解狐适合(补这个缺)。”

晋平公同意祁黄羊子祁午掌管军事,任用了解狐管理南阳。这段时间南阳属晋。春秋末年,晋国大夫赵襄子、魏献子和韩宣子于公元前453年先行暗杀智伯瑶,然后再将晋的领地瓜分,成为三个诸侯国。此时南阳归韩侯韩康子,403年,周威烈王册封韩虔为诸侯,战国时的韩国建立。前231年南阳被秦攻占。

前546年,晋国正卿赵文子与楚国令尹子木在宋国结盟,史称“弭兵之会”,持续了上百年的晋楚争霸基本结束,中原迎来和平。

前535年楚子之为令尹也,为王旌以田。南宋学者钱名世在《古今姓氏书辩证》中则说:“巫生夭,为季氏宰;夭生阜,为叔孙氏家臣,阜生点,字皙”,比《世本》所记增加了一代曾夭。按:曾夭、阜後尚書令偉。

前531年《左传昭公元年》:“ 叔孙 归, 曾夭 御 季孙 以劳之。旦及日中不出。”注:季孙 以旦至 叔孙 家,候至中午, 叔孙 仍不出户接见。曾夭谓曾阜,曰:“旦及日中,吾知罪矣。鲁以相忍爲国也。忍其外,不忍其内,焉用之?”

注:谓(告诉)、鲁桓公的三个儿子庆父、叔牙、季友的后裔孟孙氏(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

缯国历史 楚昭王奔随地曾国

春秋末周惠王襄王时代。楚国又复兴。曾国灭随侯

曾灭随 周惠王襄王时代。春秋鲁桓公有庶嫡子谓三桓,指春秋鲁国卿大夫孟氏(亦称仲氏)、叔孙氏、季氏三家合称三桓,强大,楚国又复兴。随国季梁大夫,前690年楚伐隋时,而随侯不听劝阻败落于楚,季梁大夫忧郁而死后,“江东之国,随为大”的随国碎裂。

曾伯缶霝(缶左霝右) 乙卯前666年周惠王十一年,晋献公十一年,楚成王熊恽五年 鲁庄公28年,楚子元内乱政局动荡。前640年楚斗榖于菟帅师伐随,取胜后,随国军力已衰。前630年鲁国卿大夫孟氏(仲孙庆父(孟孙氏) 又称仲氏),庆父死后,庆父的儿子 孟穆伯(公孙敖)继承禄位。孟大夫子公孙敖娶曾女为孟姬,曾子(伯(缶左霝右))为其长女孟姬铸造的陪嫁媵器,(曾子原彝为孟姬〓铸媵〓。)。

前625年夏,孟大夫与曾国联姻,此时随国军力已衰,趁此机会,楚孟帮助曾国攻占随国,曾灭随据其国土。随被灭。曾国。曾伯缶霝(缶左霝右)。候缶霝(左右结构),生于前696年,在位前625年至前616年卒,是为春秋楚成王时曾国侯。公元前625年灭随建都随,称曾都。

南阳失守归晋韩

晋平公时(前550年周灵王22年,楚康王 熊招九年)南侵袭缯关汉东地区 四十六世娰曾侯(云祥)生于前675年,前615年任国君。将南阳交给弟曾栝。晋军南下攻破缯关,南阳失守,被晋国解狐接管了,解狐是杀害当时晋国中军尉祁黄羊父亲的人。曾国退避新野大洪山。四十六世娰曾侯(云祥)全部南迁随邑(今随州)曾都,前598年卒。

曾侯与(与辶)、生于前542年、前480年死、周敬王(姬匄)九年,楚昭王五年(公元前510年继位曾国国君。娶刘文公女刘氿为妻生越,死后由儿子曾越(戉阝)继位。

楚昭王奔随: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九年、楚昭王九年。公元前506年春,经蔡昭侯牵线,商议伐楚。吴、蔡、唐三国组织了一个以吴国为主角的反楚同盟。冬(十一月)庚年,吴国阖闾率伍子胥等伐楚,伍子胥统一指挥,吴国、唐国、蔡国和楚国军队在汉水两岸列兵对阵。这时楚国令尹子常为政,令尹子常凭借汉水之障与吴军周旋,正面牵制吴军,楚昭王自己去方城调集楚国兵力,迂回至吴军侧后,毁坏吴军舟船,阻塞三关,断其归路。

《左传》:“吴破楚入郢,...十月,吴楚二师阵于柏举(今湖北麻城境内)。”公元前505年,吴楚两军决战于柏举,伍子胥又联合蔡国、唐国,以伍子胥、孙武等为将,阖闾的胞弟夫概为先锋,倾全国3万水陆之师,乘坐战船,由淮河溯水而上,直趋蔡境。连战连胜,向楚军发起更强大的进攻,三国联军同楚军在柏举(今湖北麻城、新洲举水流域某地)相遇开战,楚军大败,楚令尹囊瓦逃往郑国。吴军乘胜追击,攻进楚都郢城(今湖北江陵)。攻破了楚国的首都郢。吴军进入郢都后,大肆抢掠。《淮南子》卷二十《泰族训》载“阖闾伐楚,五战入郢,烧高府之粟,破九龙之钟,鞭荆平王之墓,舍昭王之宫。”

楚昭王带了他妹妹季 鬬辛、王孙、由于王孙圉、钟建、鬬巢、申包胥、胞兄公子结等,逃出郢都,仓惶出城。楚昭王从钟祥旧口渡汉水入郧地逃到“云中”(原为郧国,被楚平王灭掉,在今京山境)。郧公接待了昭王。郧公斗辛和其弟半巢护送昭王一行逃到了随。《战国策 楚策一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载莫敖子华言:“昔吴与楚战于柏举,三战郢。寡君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昭王刚逃到随地,被曾侯与(与辶)保护于“公宫之北”。吴王亲自率领的吴军追来,吴王对随人曾侯与(与辶)要人未成。楚昭王逃亡曾国曾候与(与辶)处(今湖北随)。吴兵向曾候与要人被拒绝。曾国虽然小,但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不买吴国的帐。后来从曾候与和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兵器,证明足够装备一支中等规模的军队。因为这两件事的缘故,楚与曾的关系变得亲近起来,成为亲兄弟国。使得它在楚国的腹心还存在了较长的时间。缯国世代沿袭修政而亲兄弟之国。

楚国人申包胥逃到秦国,申包胥向秦国求救,第二年夏,秦于是发兵救楚,是年秋,楚秦合兵击灭为虎作伥的唐国。阖闾的胞弟夫概王不告而别,率所部回国,自立为王。阖闾闻之,引兵去楚,归击夫概。夫概败,奔楚,把堂溪封给夫概,号堂溪氏。见《左传定公五年》。春秋时吴夫?奔楚,楚昭王封于堂溪,为堂溪氏。(在今河南西平县)。楚秦击败了吴军,败吴于稷(在今河南桐柏)。将吴军赶出国境,成功复兴。吴王阖闾见前方大势已去,后方大患日亟,阖闾收兵回国。年秋,昭王返回郢。

楚国复兴之后,很快就从失败的创伤中走出来,楚昭王二十年灭顿、灭胡,楚惠王十年灭陈、四十二年灭蔡、四十四年灭杞、“东侵,广地至泗上”。《左传定公五年》载“申包胥以秦师至,秦子蒲、子虎帅车五百乘以救楚。子蒲曰:‘吾未知吴道。’使楚人先与吴人战,而自稷会之,大败夫概于沂。”。《淮南子》卷二十《泰族训》也载:“昭王奔随,百姓父兄携幼扶老而随之,乃相率而为致勇之寇,皆方命奋臂而为之斗。当此之时,无将卒以行列之,各致其死,却吴兵,复楚地。”

枣阳历史变迁,唐国,按《竹书纪年》卷下:“(成王)九年冬十月,王师灭唐,迁其民于杜。”封其弟姬虞于唐(今山西夏县),称唐叔虞,国号仍为唐,后改称晋国。古唐国所在的地(今天的山西省翼城县)。后将尧之后裔祁姓迁至杜国。周王朝时,枣阳地区为唐国,属楚地小国;公元前505年,唐国被楚国所灭;交曾侯与。曾侯与配合楚昭王和秦军打回郢都。

曾侯越(戉阝)、生于前525年、死于前463年、娶黄女、生长女衿嫁楚惠王曰曾姬、曾侯越(戉阝)死后子乙继为72世曾国国君(前480年)、曾侯乙。

曾侯越(戉阝)与楚昭王结盟联姻,曾候(戉阝)将女嫁给昭王之子熊章(惠王),曰曾姬。(楚惠王熊章,伐吴在安徽寿县最后建都,惠王26年(公元前462年),曾姬去世,曾国作《曾姬无卹 壶》。此乃周贞王七年,惠王二十六年器。)

楚昭王攻蔡:公元前494年(楚昭王二十二年)春,楚昭王组织了楚、陈、曾、许等国联军,对蔡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报复行动。雪耻柏举之战。蔡经楚打击后,无力再与楚为敌。楚惠王熊章,伐吴在安徽寿县最后建都,惠王26年(公元前462年),曾姬去世,曾国作《曾姬无卹 壶》。此乃周贞王七年,惠王二十六年器。

公元前491年时今方城境内仍叫缯关。“缯关”,《左传哀公四年》前491年:“楚既克夷虎,乃谋北方,左司马眅、申公寿余、叶公诸梁致蔡于负函,致方城之外于缯关。”([2]P1207)杜预注“负函、缯关皆楚地。”

公元前478年楚惠王攻陈国时《左传哀公十七年》,“楚子(惠王)问帅于大师子谷与叶公诸梁,子谷曰:‘观丁父,俘也,武王以为军率,是以克州、廖,服隋、唐,大启群蛮。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实县申、息,朝陈、蔡,封轸于汝。唯其任也,何贱之有?”

惠王11年(前478年),灭陈设县。旋复其国。前473年越灭吴后,楚惠王曾姬乘隙遣师进入泗水流域,寿阳等地。惠王26年(公元前462年),曾姬去世,曾国作《曾姬无卹 壶》。此乃周贞王七年,惠王二十六年器。后来楚昭王出于楚对缯国一带所占据军事地位高度重视,将其新野到随枣,弋阳信阳到随地仍曾人迁居。如今信阳日报"古曾国建都光山西阳考"说:春秋之初,缯追随申、犬戎灭西周后,迁至光山,在西阳这个枕弋山面水之城建邑。达三百多年,直到战国后时,前382年楚悼王用吴起变法,消灭世卿世禄制,把西阳的曾国最后废除了。

缯国历史 战国时缯国(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

战国时期 开始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即《史记》的《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灭齐统一六国的一年,共255年。

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姬仁继位的这一年,我国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在湖北北部的汉水以东,以新野为北限的广大区域内,一直存在一个曾国,其都城在随。缯它属于周文化系列,春秋开始受楚文化的影响,随在楚境内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战国时期是楚文化。

曾国曾侯越(戉阝)死后,(前480年)子乙继为第57任国君、曾侯乙。

诸侯年表:前433 戊申 周考王八年 楚惠王56年 鲁悼公35年 秦躁公十年 郑共公22年 宋昭公36年 齐宣公23年 晋幽公七年 燕湣公元年 卫敬公18年 越朱勾16年 曾侯乙32年。

曾侯乙,战国时期南方曾国的国君,都随地曾都,生于昭王二十年(公元前495年),

公元前463年为国君,卒于公元前约431年,寿64岁。他不仅是一位熟谙车战的军事家,也是一位兴趣广泛的艺术家。 前463年曾侯乙继承君位。于楚惠王五十六年(前431年)病死于西阳。曾侯乙死后,根据1978年湖北随县城关西北五里擂鼓墩发现战国初期曾国君主曾侯乙大墓,出土文物七千件之多。出土有“楚王熊章镈”,铭文作:“佳(唯)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阳,楚王酓(熊)章作曾侯乙宗彝,□(奠)之于西阳,其永□(持)用亨”。这时“曾国”的领地当在和随枣走廊和西阳一带, 楚惠王是得到来自西阳的讣告因而为曾侯乙制作宗庙用的编钟等礼器,送到西阳进行祭奠的。可见战国初期曾的国都在随,西阳为原都邑(光山县西南)。楚惠王不仅以铭文 钟相赠,楚的令尹和封君也送车马陪葬。葬于随(随县)擂鼓墩。

1981年8月,文物部门又在曾侯乙墓以西百米处,发掘了擂鼓墩2号墓[38]。其器物组合及特点,当属晚于曾侯乙的另一个曾国君主,但规模相差太远,“颇有一点破落户的模样。这说明曾国此时急剧衰败,已是风烛残年了。

1972年在湖北随县均川区熊家老湾,出土了西周晚期青铜器《曾仲大父虫有簋》二件,又有《曾伯 (缶左霝下)》铭文。此缶霝(左右结构)则为春秋早期之器。可见此两器为一脉相承,曾仲大父或为曾伯雨黎(上下结构)(漆)之弟或次子,当在周宣王、幽王之时,而曾伯文则为雨黎(上下结构) (漆)之子。铜器虽出于随县均川,乃系曾人后来南迁时由方城携带祖传礼器南迁而来的, 随县鲢鱼咀出土的铜器,既有“曾子原彝簠”、“曾仲之孙戈”,又有“楚屈子赤尾簠”和“鄎子行盆”。这些发现,反映了当时曾国同楚、黄、息国等国之间的关系。

楚惠王八年(前481),楚国灭亡了陈国。

十六年(前473),越国灭亡了吴国。

四十二年(前447),楚国灭亡了蔡国。

四十四年(前445),楚国灭亡了杞国。

 公元前 458年,晋哀公即位不久,晋国六卿(智、赵、魏、韩、范、中行)之一的智伯掌握晋国的实权,他伙同韩氏、魏氏瓜分了范氏、中行氏的邑地。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国的领地。

前430 辛亥 周考王11年 鲁元公元年 秦躁公13年 郑共公25年 宋昭公39年 楚简王二年 楚简王即位初北伐灭莒。

周威烈王姬午在位期间的公元前403年,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晋烈公十七年),分别册封魏、赵、韩为诸侯国。韩国开国君主是晋国大夫韩武子的后代,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迁都新郑。韩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南阳原属晋归韩。

周赧王十四年,前300年秦用计离间楚与齐、韩、魏的关系,并联合齐、韩、魏出兵攻楚,在重丘(今河南新野县东)大败楚军,杀楚将唐昧,夺取了楚国宛、叶以北的土地。次年,秦伐楚,大败楚军,杀楚将景缺,夺取了楚国的襄城(今河南省方城县北)。

公元前321年秦灭韩西阳,随地曾国势衰弱。最终被秦灭亡。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认为:“历史上曾国有三,一在山东,一在河南南部。另有一曾子斿鼎,铭文表明曾是姒姓,西周晚期,曾国在江、汉之间一度比较有势力。”。这位曾仲子游父,后来登上侯位,便称为曾侯仲子游父了。

公元前678年,楚灭邓,邓为楚地。公元前312年,归韩。公元前301年,秦寻攻韩,占领穰城(河南南阳邓地)。秦昭襄王十六年 前291 秦攻韩,陷宛城(河南南阳)。秦昭襄王35年(即公元前272年)设南阳郡,治宛县(今河南南阳市)。公元前272年,秦置郡县,以穰为县,属南阳郡。

秦昭襄王四十四年 前263 秦武安君白起攻韩,陷南阳(河南焦作修武县以西),绝太行山道。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 前256 秦大将嬴掺攻韩,陷阳城(河南郑州登封市),斩首4万。攻赵,陷20余县,斩杀及俘虏9万。周赧王姬延大恐,与燕、楚密谋联合各国,再缔合纵盟约攻秦。秦即起兵攻周,掳姬延入秦,既而释归。姬延崩,周亡,立国879年。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 前255 秦应范雎辞相。蔡泽继任相国,数月亦免。秦迁西周文公姬咎于悉狐聚(河南平顶山汝州市西北),西周亡。

公元前247年,庄襄王死,秦始皇嬴政即秦王位,时年13岁。

秦始皇十四年,在攻平阳,取宜安,破赵军,杀赵将。桓齮定平阳、武城。秦始皇十六年前231年秦国故意挑衅,强索韩地。韩王安企图苟安,被迫献出南阳地(今河南境太行山南、地区)。曾国灭亡。同年九月,秦王赵政任命内史腾为南阳守,率军前往受地,实际上却以该地为前进基地,作进攻韩国的准备。 (前230) 秦始皇十七年,派内史腾灭韩,俘韩王安。将韩国设为颍川郡。

前223年《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王翦以六十万人伐楚国,取得郢陈以南至平舆,攻占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楚国灭亡。秦王政到郢陈坐镇监督。楚国的将军项燕立昌平君为楚王(昌平君楚国公子,曾在秦国当官,秦王立他为相)。定都兰陵,于淮南继续反秦。后来项燕之孙项羽(谥号:西楚霸王)灭秦。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途中患病,七月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平乡东北)。秦始皇死后。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至二年十二月(秦制,十月为岁首),陈胜、吴广领导的反秦农民起义战争。 陈胜在陈县称王,国号“张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起义军以“伐无道、诛暴秦”.起义军,不到二年而败亡。

缯氏之后有缯贺,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击项籍缯贺有功。

缯国简历

公元前2220年 夏禹帝前十五年(辛酉)。舜帝45年禹摄政南征伐三苗,令子缯率兵在灃河(今叶县南灃河)沙河(今叶县北沙河)方城北独树设关(缯关)。西周初缯族迁居汉东缯国。

公元前2204年:史记卷二 夏本纪:太史公曰: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禹帝封次子缯于泰山汶河龙山。姒姓、子爵、建缯国、都邑羊里。

《国语 周语 太子晋谏壅谷水》“有夏虽衰,杞、缯犹在;”少康复兴,子季杼联合杞、缯两姒姓国同东夷族各部落继续争斗,一直攻到东海边,进一步扩大了夏朝的疆域,最后降服了东夷族。缯纬大夫降东夷的采邑领地于琅琊,今层山建邑故作缯山,琅琊之国后称缯县。

前2207年(甲申年)少康复兴后,把儿子曲烈封为鄫国(姒姓)。于荥阳、后东迁豫泽阳。

夏末夏(桀)时,缯国已占豫汶河域、鄄城东、良山(梁山)、南抵洛河涡水流域、鹿邑等地。以及缯氏南派别驻守缯关邑。

东平缯氏 商缯氏北派,子爵;商初于东平与雎县的層丘,商汤灭夏得阳谷,在商代奴隶制的500年间,缯居汶河流域,缯国成为商朝的部落侯国。南毗邻“厥方”。

(前1046年-前771年)周武王灭商,北派缯侯得柯邑(阳谷)

江汉缯国 商缯氏南派,子爵;前1294年、缯关曾伯戊为侯,商武丁时已传世二十四代,缯侯伯为殷之边陲吏晋升伯爵。

周厉王封缯侯西(弋)阳 建曾国。辛卯前870年周厉王灭了南阳噩侯、缯侯随周厉王伐噩淮夷得西阳罗山,伯爵;史记述“曾伯崎平淮夷而南行,故所谓繁汤者,其地在楚。因处其族人于此,由是稍南移,乃邑于西阳。”

《国语郑语》:“申、缯、西戎方强、王室方骚……若伐申,而繒与西戎会以伐周,周不守矣……”韦昭注:“繒,姒姓,申之与国也”。

戊寅年 公元前1063年,周康王十六年封缯宫北(时为卿当国)、伯爵、继封地于缯关,向南扩建曾邑,故称“蒸野”今新野。

春秋列国形势(前770年-前476年)辛未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成周洛邑后缯国40世欽侯被平王封为卿士尞,前723年周平王令曾扩大于南阳以下,建”曾邑,故古称曾邑为“蒸野”(后改为新野)邑。故曾、蒸同音亦通义,曾者蒸也。“古文甑为蒸。平王圣旨曾穆为侯爵,在位前720至前670年。死后谥号穆候。以国为氏。国号曾。地於唐河西北部,南阳“蒸野”邑。守缯关, 建弋阳(西阳邑)

春秋墓中出土“穆侯之子西宫之孙,曾大攻(工尹)季怡之用。”。《随县阳出土楚、曾、息青铜器》“曾子原彝为孟姬〓铸媵〓。”,

战国时期形势主要七国秦燕齐韩赵魏楚(前475年-前221年),诸侯国之一主要封地曾灭随,国都是曾都,战国时缯国商北派仍然存在。【传】左传宣公十八年春,晋侯、卫大子臧伐齐,至于阳谷。齐侯会晋侯盟于缯,以公子强为质于晋。晋师还,蔡朝、南郭偃逃归。

公元前404 年,越还灭掉了缯国(今山东峄县东)。《战国策 魏四》载:"缯恃齐而轻越,齐和子之乱而越人亡缯。

秦灭六国;秦统一[前230年至前209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