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早上量血压,该坐着量还是躺着量?

有约君说

葛优躺听得多了,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躺着量血压是很常见的事情。

然而,有约君了解到,躺着量和坐着量不仅仅是姿势的不同,它也会直接导致结果的不同,建议行动不便的老人,卧位量和坐着量都要测一次,如果差别不大,以坐着量为准。

万一差别很大怎么办?这个时候要注意了,要主动找医生沟通,看是否需要调整高血压治疗方案。

一个量血压的姿势就这么大学问?不单如此,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巫少荣副主任医师指出,高血压患者首要任务是降血压,其次是科学规范的血压管理,而科学规范的血压管理,是需要好好学习的。

涨知识|早上量血压,该坐着量还是躺着量?

学习笔记一:

不要盲目相信自我感觉

在监督高血压患者的日常管理中,巫少荣发现,一些患者时常会走进一些误区,例如,自我感觉良好、丝毫没有头晕等症状就觉得自己的血压控制得很好,然而这并不代表血压处于正常状态。

值得警惕的是,并不是每个高血压患者都有头晕、头疼等症状。一些高血压患者从来没有症状,从来不知道自己有这个病,往往病倒了送到医院,一测高压已经到了160毫米汞柱了,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问题。

笔记二:

拿个小本本记录好每日数据

巫少荣强调,与自我感觉相比,监测血压的数据至关重要。高血压数值后面,隐藏着大量的信息和“疾病线索”,可能代表着血压对血管、对肾脏、对很多靶器官的长期威胁,高血压是一个需要长期管理、定期监测的疾病,患者应长期监测,记录好个人数据。

在测量监测过程中,巫少荣提醒,在长期管理血压的过程中,一些患者看到数据稳定,就选择自行停药、减药,个别患者看到数据波动大,觉得这个医生开的药没有效果,频频换医生换药,这些做法都是不科学的。

“患者要根据医生建议按时服药,即便夏天血压偏低也不能随便停药。”巫少荣强调,“停药极易造成血压波动,而血压波动就会对心血管造成损伤。”

笔记三:

清晨进食前量血压

清晨的血压应该怎么监测呢?原来这里面也大有讲究。医生支招:早起半小时左右应先上厕所,然后坐好,最好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双脚平稳着力,维持身体稳定,测量完血压再进食。

值得注意的是,卧位测量血压与坐位测量的方式不一样,导致的结果会有所差别。一些人习惯躺在床上测血压,建议老人可以躺着测一次,坐着测一次,如果差别不大,以坐位测量为准;如果差别大,要把卧位测差异大的结果告诉医生,看医生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笔记四:

每日控盐不超过5克

对于高血压患者,日常摄入的盐量要适度,每日不超过5克。在烹饪过程中,可以购买有刻度的勺子,以监控用盐的份量。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烹饪放盐,日常食用的食物中也有不少含有盐分,部分食物的盐分十分高,“例如腐乳,吃一块腐乳相当于吃了几克盐的份量,所以高血压患者要少吃。”医生介绍,另外,像腌制品等也要注意少吃,以免摄入盐分过量。

高血压患者科学管理五原则:

1.在清晨服药前测量血压,以了解目前高血压用药方案是否可以真正控制住清晨血压。

2.患者要掌握好服用降压药的时间,要尽量固定时间,比如每天早上定时服药。

3.降压要和缓,不能着急,一般服用了长效降压药,一到二周达到稳定降压效果是正常的,四到八周血压降到目标值是常态。

4.降压要坚持,应坚持服用长效降压药,一天一次就能平稳控制好24小时血压。

5.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可以坐姿、卧姿血压进行对比,当数值区别大时就要就医干预。

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工作室出品

有约君猜

你可能还想看以下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