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生九子之四子蒲牢,平生好鳴好吼,卻懼怕鯨

蒲牢,古代中國神話中瑞獸龍的第四子,平生好音好吼。人們根據其“性好鳴”的特點,把蒲牢鑄為樞紐雕鑄與洪鐘之上,再把敲鐘的木杵做成鯨的形狀。敲鐘時,“鯨”一次一次的撞擊蒲牢,就能是鐘聲響入雲霄且專聲獨遠。

龍生九子之四子蒲牢,平生好鳴好吼,卻懼怕鯨

為什麼要把木杵做成鯨的形狀呢?是因為蒲牢居住在海里,雖為龍子,卻一向懼怕龐然大物的鯨,每當鯨發起攻擊時,蒲牢就會嚇的大吼大叫。

龍生九子之四子蒲牢,平生好鳴好吼,卻懼怕鯨

《文選》漢班孟堅(固)《東都賦》:“於是發鯨魚,鏗華鍾”。這是跟蒲牢有關的文字中最早出現的描述。

三國時期薛淙《西京賦·注》記載得則更為詳細:海中有大魚曰鯨,海邊又有獸名蒲牢,蒲牢素畏鯨,鯨魚擊蒲牢,輒大鳴。凡鍾欲令聲大者,故作蒲牢於上,所以撞之為鯨魚。”後因以蒲牢為鐘的別名。

龍生九子之四子蒲牢,平生好鳴好吼,卻懼怕鯨

唐代的詩人皮日休《寺鐘暝》曾寫到:“重擊蒲牢唅山日,冥冥煙樹睹棲禽。”古時鐘上多作獸頭。

明代文人陳仁錫在《潛確類書》中又將蒲牢明確為龍子:龍生九子,(皆)不成龍,各有所好。一曰蒲牢,平生好鳴,今鐘上獸紐是其遺像。

龍生九子之四子蒲牢,平生好鳴好吼,卻懼怕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