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寫了一部奇書,康熙說:這是邪書,封禁!自己卻看得津津有味

康熙這一生,做過許多自相矛盾的事。

比如,他非常喜歡自然科學,他對西方數學頗有研究。傳教士送給他的西洋科技產品,他玩得不亦樂乎愛不釋手。可是,他卻沒有任何在國內普及西方科學的想法。非但不願在國內普及,即使在大臣面前也諱莫如深,總把這西方的東西故意弄得神神秘秘,讓人敬而遠之。

那麼,康熙為何明知西方自然科學的益處,卻不向國內臣民普及呢?

一人寫了一部奇書,康熙說:這是邪書,封禁!自己卻看得津津有味

首先,其實以康熙的智慧水平,並沒有真正意識到科學的作用,他以為西方的自然科學,不過能製造一些有趣的“玩具”,根本想不到還能發明堅船利炮,將大清的國門轟開。如果康熙知道這點,他難道願意大清被列強群毆?因此,即使他不願意百姓學習,也必然在大臣中小規模推廣。

其次,康熙對西方的自然科學,根本還未到熱愛的地步,不過覺得有些事物新奇有趣,這就好比小孩子對新生事物的好奇。康熙學習西方自然科學,其原因有很大部分出於虛榮心理,可以在大臣面前賣弄炫耀。大臣們對西方科學一無所知,只要康熙能掌握點皮毛,就足以體現出他的“無所不知”,“天縱聖明”。

一人寫了一部奇書,康熙說:這是邪書,封禁!自己卻看得津津有味

康熙的這些所作所為,看似矛盾,實則充斥著獨裁者的心機。除了學習西方科學之事,下面這件事,也可見一斑。

話說明朝有位大才子名叫張燧,此人出生於湖南一個富裕之家,兄弟們均“好治產業”,而唯獨他與眾不同,酷愛讀書,而且喜歡讀偏書、奇書,不重視八股文。後來,他窮盡畢生所學,寫了一部名為《千百年眼》的奇書,此書上起遠古,下迄明季,政治、軍事、經濟、文教、科技無不涉及,還有許多為正史所不載的逸聞軼事。

張燧宣稱,此書是一部參透千年歷史的曠世奇書。此書一經出版,就在明末風行,並得到王夫之、阮元等學術大家的肯定。及至清朝,此書依舊長盛不衰。

一人寫了一部奇書,康熙說:這是邪書,封禁!自己卻看得津津有味

康熙即位後,也聽聞這部赫赫有名的奇書,拿來一閱,連忙下詔:“這是邪書,得封禁。”於是,康熙將《千百年眼》列為頭禁書,禁止民間再出版、銷售,也不許百姓閱讀。

那麼,《千百年眼》這是康熙所說的邪書嗎?這其實是一部見解獨特深刻的史論隨筆合集。比如書中論及蕭何在長安修築宏偉宮殿,世人都認同蕭何所說:宮殿不宏偉不足以顯示王者威嚴。但張燧卻犀利地指出:這只是蕭何的藉口,其目的是逼劉邦定都關中(高帝之都關中,意猶豫未決,嫌殘破故也。何大建宮室,以轉其機,即蕭何以都城基建形制宏大的既成事實,堅定劉邦定都關中的決心)。

一人寫了一部奇書,康熙說:這是邪書,封禁!自己卻看得津津有味

顯然,像《千百年眼》這種見解獨特的奇書,其中必然有不利於康熙統治的內容,也必然有人所不知的高見。因此,康熙表面上批判該書是邪書,自己卻偷偷看得津津有味(終生秉燭攻讀不輟)。

封禁《千百年眼》對康熙來說,無疑是個一舉兩得的事情。其一,禁止不利於清朝統治的內容流傳,有利於維護清朝的獨裁統治;其二,該書被封禁後,臣民便無從知曉書中的內容,康熙便可將書中的高論視為己出,在臣民面前炫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