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落下神坛之后,一位普通听众的不解和茫然

认识于丹就是从她在《百家讲坛》解读《论语》开始的。也谈不上什么崇拜,也没有专门去查阅她的相关资料,只是凭直觉认为于丹是一个了不起的大学者,能把《论语》解说的这样通俗易懂,充满故事性。那一定是经过一番苦心研究而为之的;甚至在潜意识里,还“无条件”的认为她说的都对。我把有声网站的有关她对《论语》的讲座都下载了下来,随时收听,以备不时之需,作为自己写作引用之素材。

于丹落下神坛之后,一位普通听众的不解和茫然

最近,于丹又一次引起了我的注意,但可惜是有关其负面的新闻。据说她是被知名高校的学子们邀请登台演讲,因对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阐述观点有误而被听众轰下来台!仅此一件事儿就让我震惊不已——一个知名人物在公共场合遭遇如此尴尬之事,情何以堪?这可是高雅之堂的“文化圈”,而不是乱象丛生的“娱乐圈”!

于丹落下神坛之后,一位普通听众的不解和茫然

接着,有关“起底”于丹的报道就多了起来,有专拿其着妆打扮、讲课神态之“个性化”来说事的;有说其生活中人品有问题的;有说其治学不严谨的;更为“要命”的是说她所解读的《论语》错误百出!这让我在震惊之余又茫然了——在我眼中近乎神圣的“文化圈”到底怎么啦?这些有关于丹的争议是一直存在,而我没注意到呢?还是于丹落下神坛之后,墙倒众人推,这些负面消息一块儿集中起来凑热闹呢?

于丹落下神坛之后,一位普通听众的不解和茫然

有人分析认为,于丹当初之所以被捧上神坛,是因为她对《论语》的解读符合最普通民众的口味儿,这一阶层的民众受文化修养水平的制约,她们发自的内心“喜欢听”,而没必要关心史实和理论的正确与否。也就是说是“需求决定了市场”。我是不是也应该属于“被故事吸引”这种情况呢?

于丹落下神坛之后,一位普通听众的不解和茫然

目前于丹天壤之别之境遇让我这个普通听众有些无所适从。这就是我此时此刻的想法,读过此文的你与小编是否有同感呢?欢迎关注我并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