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清朝最憋屈的鐵帽子王,乾隆皇帝命他做「保安」

近日,電視劇《延禧攻略》終於迎來了大結局。在第14集中,女主角魏瓔珞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成功扳倒了居心不良的怡親王,讓許多觀眾看得非常解氣。那麼,真實歷史上是否有怡親王這個人物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歷史上的怡親王還是清朝十二個鐵帽子王之一。

此人是清朝最憋屈的鐵帽子王,乾隆皇帝命他做“保安”

《延禧攻略》怡親王弘曉劇照

鐵帽子王這個名稱聽上去就非常霸氣,那這究竟是個什麼王呢?其實,鐵帽子王並非官職,也不是爵位,而是清朝對世襲罔替王爵的特有稱呼。一般爵位都要遵行“降等承襲”的規則,即每代繼承爵位時,都要降一個等級。比如親王去世後,他的兒子(一般是嫡長子)繼承爵位時就要降為郡王。但鐵帽子王則不受此規則限制,親王去世後,繼承人還是親王。

怡親王是清朝的第九個鐵帽子王,前面的八個鐵帽子王都是開國元勳。由此可見怡親王的地位有多特殊。

但是,在《延禧攻略》中的那位怡親王弘曉看上去似乎是個慫包,難道是電視劇在瞎編嗎?其實並非如此。弘曉是第二代的怡親王,而真正的牛人是他的老爹,即一代怡親王胤祥。

此人是清朝最憋屈的鐵帽子王,乾隆皇帝命他做“保安”

怡親王胤祥劇照

喜歡看清宮劇的朋友可能都會知道,在雍正朝時期,雍正皇帝和自己的十三弟是鐵桿兄弟,這位十三弟就是怡親王胤祥。在整個清朝歷史上,沒有哪個皇帝和自己兄弟的關係,能超過雍正和胤祥的關係了。胤祥對雍正帝忠心耿耿,全力輔佐皇帝治理國家。雍正帝對胤祥也是屢屢破格恩賞,幾乎是能把皇帝賞賜給臣子的任何東西,都賞賜給了胤祥,其中就包括了被視為極高榮譽的“鐵帽子王”。

胤祥在雍正八年(1730年)的時候就病逝了,去世前他將怡親王爵位傳給了自己的第七子弘曉。讓人頗為費解的是,按照正常承襲順序,胤祥應當將怡親王爵位傳給第四子弘晈(嫡長子),可是他卻堅持傳給了年僅八歲的弘曉。後人猜測胤祥這麼做的目的是主動示弱。因為當時怡親王派系的勢力比較大,等將來自己和雍正帝都去世後,新即位的皇帝可能會忌憚怡親王派系的勢力,這樣反而容易給後人帶來無妄之災。而弘曉年僅八歲,沒有什麼人脈,更談不上政治經驗。讓他承襲爵位就等於主動將自己的勢力拱手讓出,好讓將來的皇帝能善待自己的後人。

此人是清朝最憋屈的鐵帽子王,乾隆皇帝命他做“保安”

《延禧攻略》怡親王弘曉劇照

不過,等到雍正去世,乾隆即位後。怡親王一脈還是遭到了打壓。弘曉的兩位哥哥弘昌、弘晈在乾隆四年(1739年)的時候因捲入一起皇室內部的案子,分別遭到了革爵和警告處罰。而作為怡親王的弘曉,也只是被任命為乾清門侍衛,說白了就是紫禁城裡的保安。和鐵帽子王的身份比起來,乾清門侍衛這份工作實在是有點上不了檯面,弘曉心裡有多憋屈應該是可想而知的。

乾隆五年(1940年),弘曉晉升為正白旗漢軍都統,但沒幹幾年就被革去職務,革職理由僅僅是因為在盛京祭祀祖陵的時候,身邊不佩小刀,有失滿洲舊俗。乾隆皇帝還當著許多王公大臣的面訓斥弘曉:“縱不顧祖宗成憲,獨不念及乃父乎?”(《延禧攻略》中弘曉落馬是因為在坤寧宮吃肉的時候加鹽)

後來,乾隆皇帝還把雍正賞賜給胤祥的交輝園改賜大學士傅恆(乾隆小舅子,《延禧攻略》中的男二號)。怡親王一大家子人只好搬到了另一處較小的宅邸居住。

此人是清朝最憋屈的鐵帽子王,乾隆皇帝命他做“保安”

《延禧攻略》怡親王弘曉劇照

在接連遭受打擊後,弘曉開始潛心於文學、詩詞方面的創作,終身未再涉足政壇。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弘曉病逝,享年五十七歲。

和《延禧攻略》中那個張揚跋扈的怡親王相比,真實歷史上的怡親王弘曉其實是處處謹小慎微。但即便如此,乾隆皇帝還是會時不時地對他“敲打”幾下,讓人不得不感嘆一朝天子一朝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