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馆阁体还是老干部体,怎能与“皇帝新装体”相提并论

不论馆阁体还是老干部体,怎能与“皇帝新装体”相提并论

不论馆阁体还是老干部体,怎能与“皇帝新装体”相提并论

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也是文艺蓬勃发展的时代。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文艺序列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因为有着文艺蓬勃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书法在当今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首先,热爱书法的人群正在日益壮大。“衣食足然后知礼仪”,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满足让人们有了充分的保障来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虽说各类现代化输入手段、书写方式几乎已经完全取代了传统的书写习惯,但能够集“习字、养心、修身”三大功能为一体的书法,其长久散发的艺术魅力同样也吸引着当代人。能够静下心来写写字、品品帖,与喧嚣里缔造一份宁静,与忙碌中开辟一丝优雅,笔墨功夫赐予了当代人一个特殊的空间和生命模式。

其次,书法的阶梯功能获得了全方位的发挥。在传统社会,一个读书人写一手规范的毛笔字这是基本的要求。倘若要走科举之路,去追求功名,那么就需要更加出彩的书法功底。在科举时代,一个文人的书法水平常常与自己的命运密切关联。清朝时期有名的文人龚自珍,就由于书法不过关科场失意,于是才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吁。当时,由于传播条件限制,一个人要想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别说寻访名师了,就算是亲眼看看名师的作品也是一种奢望。即使那个人书法小有成就,他的名气也很难扩散,至多就只能成为地方文化名流。但到了今天,所有的一切障碍都几乎消失了。借助当代便捷、快速的交通运输、信息传递手段,特别是网络媒体无边界的优越性,当代人关于书法的所有梦想都可以得到实现。例如,所有的法帖都可以通过网络购买到影印本,视觉效果和实用性和真本无异;求名师指点可以通过现代化通讯手段,耳提面命可以通过电话,亲手示范可以观看视频;习练稍有所得,就可以通过网络发布自己的作品,与同道之人探讨交流;倘若某个作品被大伙热捧了,这个人几乎就可以一夜成名,名播天下;书法作品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易,名利双收对于当今的书法家而言绝无地理意义上的阻隔。

不论馆阁体还是老干部体,怎能与“皇帝新装体”相提并论

既然是书法艺术的蓬勃发展,那么当今的书坛可谓是真正的达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大好景象,老中青幼,各个年龄阶层都是能人辈出,各种书体、风格的书法作品琳琅满目,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文化种类,在今天才似乎达到了一个鼎盛到无以复加的高度。一个文艺种类的繁盛,一定伴随着同类文艺评论的兴起。当今的书法界也是评论家云集,这些评论家既有名副其实的书法家、内行,也包括那些专业从事各类评论的社会人士、网友。对当今书法的评论,关注度最密集、热度最高的莫过于四种书体:馆阁体、老干部体、江湖体、另类体。下面分图予以列举:

不论馆阁体还是老干部体,怎能与“皇帝新装体”相提并论

不论馆阁体还是老干部体,怎能与“皇帝新装体”相提并论

不论馆阁体还是老干部体,怎能与“皇帝新装体”相提并论

以上作品就是人们常说的馆阁体。馆阁体就是台阁体,也就是举子们在考卷上写字所用的标准书体。举子们中举做官以后,给朝廷的奏折也需要用这种字体来书写,就相当于标准的官方字体。馆阁体大约始于宋朝,明朝朱棣做皇帝的时候,有个叫沈度的官员,他的字几乎就成了后世馆阁体的标准字帖。到了清朝的时候,康熙皇帝赏识董其昌的字,整个朝野就以董体字作为标准书法。后来乾隆皇帝又非常尊崇赵孟頫的字,于是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乡野遗民,都以练就一手赵体字为荣。特别是赵体,几乎就是当时主流书法的代名词,当时的很多人习练赵体非常深入,例如清朝的贵族成亲王就将赵体字写到了足以乱真的水平。馆阁体的总体特征就是:楷书,工整、规范、美观、大方、秀雅,强调书法的共性,基本不体现或者不倡导张扬个性。

不论馆阁体还是老干部体,怎能与“皇帝新装体”相提并论

不论馆阁体还是老干部体,怎能与“皇帝新装体”相提并论

不论馆阁体还是老干部体,怎能与“皇帝新装体”相提并论

不论馆阁体还是老干部体,怎能与“皇帝新装体”相提并论

不论馆阁体还是老干部体,怎能与“皇帝新装体”相提并论

以上作品大约就是人们常常诟病的老干部体。老干部体是特殊历史时代的特殊文化产物。革命战争年代,很多人没有条件读书识字,更遑论系统、规范地习练书法,很多人都是在工作之余“白识字”(看到字就请教别人,日积月累地认识数量有限的汉字)或者通过参加突击式的“扫盲夜校”、“文化班”给自己储备一点点捉襟见肘的文化素养。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一个人要是能够认识1000个左右的常用字,在十里八乡绝对属于文化人行列,要是识字更多一点,就能够跻身大队、公社干部的行列。识字一方面是阅读,另一方就需要书写,起草公文、书写信函用硬笔,假如有了刷写标语,书写布告、会标、对联、牌匾等任务需求,那么就需要毛笔等软笔上场了。工作任务大于一切,泥腿子干部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条件也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赶着鸭子上架,平素一些根本没有习练过书法,甚至不知道毛笔为何物的人也会挥毫泼墨,大书特书。后来,为了提高书写质量,他们开始认真面对这个问题,有的人学习美术字,有的人学习传统书体,而后者就逐步走上了书法家的道路,成为老干部体的鼻祖。老干部体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毛笔字显示着鲜明的硬笔字的特征;其二就是因为临帖功夫不足,又缺乏系统书法训练,书法作品里古意不足,缺乏法度,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字体的顽固坚持和熟练化;其三,对于书写工具、线条特征、章法布局没有娴熟转换和灵活运用,字体僵硬、呆板、缺乏活力与灵性,章法古板、老套,没有气韵。

不论馆阁体还是老干部体,怎能与“皇帝新装体”相提并论

不论馆阁体还是老干部体,怎能与“皇帝新装体”相提并论

不论馆阁体还是老干部体,怎能与“皇帝新装体”相提并论

不论馆阁体还是老干部体,怎能与“皇帝新装体”相提并论

不论馆阁体还是老干部体,怎能与“皇帝新装体”相提并论

以上这些大约就是人们常说的江湖体。书法是殿堂艺术,是高雅艺术,但书法流于江湖习气就与书法的这一特征相去甚远了。这里绝没有贬低江湖的意思。什么是江湖,有人说“有人就有江湖”,又有人认为江湖是相对于庙堂而存在的概念,主要是指民间、在野、隐逸或者流浪的一种生存状态。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就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句子,大概就是江湖这一概念的渊源。但书法流于江湖体的这个“江湖”主要是专指一种脱离主流审美的艺术形态,其做派和风格更加类似于街头卖艺、献唱、卖膏药、占卜算命、游医、行乞、行骗等职业,以取人钱财为根本目的。江湖体书法有三个鲜明特征,使之与其他流派“鹤立鸡群”起来。其一,书体缺乏法度,没有传统书法理论、审美概念的框范,书写者本身书法功底、文化素养偏低,有的笔法和章法违背根本的要领,例如“凡竖必悬针,有划则出锋”;有的刻意扭捏作怪,夸张荒诞,写字如画字,写“龙”字则极尽蜿蜒曲折之能,写“虎”字则末笔颤抖,故作“九节鞭”之波磔起伏状,以求像老虎尾巴;结构散乱,功力糜弱,布局缺乏气韵和节律;常出现各类让人不明觉厉的错别字;平生只练几个字,一招鲜吃遍天。其二,江湖有帮派,热衷江湖体的书法家也热衷拉山头、建帮派,刻意拉拢自己的小圈子,擅长借用一些名人给自己背书做帮衬,圈子之内则互相吹捧。艺术是孤独的职业,依靠圈子效应、名人效应、平台效应的炒作,本身已经远离了艺术的灵魂和根骨。其三,江湖体书法家的书法创作常常会伴随某种形式的仪式。例如有的写字之前必饮酒,有的求神拜佛、焚香诵经,有的先舞蹈一番,有的必须有美女作伴,有的不见镜头绝不出手等等。

不论馆阁体还是老干部体,怎能与“皇帝新装体”相提并论

以上这些书法创作已经是江湖体的极致或者另辟蹊径的艺术领域,遍寻书法词典和艺术分类也无法找到这个流派的名号,所以只能以“另类体”来命名。“另类体”常常是抢夺公众眼球最高频的艺术了。拖把写字、胡子写字、炒勺写字、刀子写字、手指写字,尚且让人可以承受,后来又出现了用女人的头发或者女体写字,最近又有用注射器写字的火爆流派。射书方兴未艾,一个闭着眼睛或者目不视笔的“盲书”流派又异军突起。在“另类体”这个艺术流派里,传统书法所必备的文房四宝只是可有可无的工具,书法创作的基本要求、审美标准、艺术规则似乎也与他们毫无关系,甚至常人心目中的一些行为规则、道德准则似乎也可以抛诸云外,只是因为这些书法家们自认自己还在写字,所以只能归类为书法。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但另类体的这种创作形态,更加接近欧美的涂鸦艺术或者发源于西方的行为艺术,中国书法这座小庙,显然已经无法供养这尊大神了。

总体而言,馆阁体书写规范,端庄秀丽,就算让人诟病缺乏个性、缺乏夸张,但最起码这种书体没有违背书法的根本。书法最初的功能是记录和传播信息,字写出来是为了让人阅读。书法作品让人看得明白,才能逐级发挥传播信息、美化心灵、文以载道的功能。一个不论多么高级的书法家,要是写出来的作品莫名其妙、宛若天书,那是否可以论定已丧失了书法的基本功能。把字写端正、写正确,这是书法艺术最起码的要求,就凭这一点,那些馆阁体书法就像中国人的做人标准一样:堂堂正正、中规中矩。而且绝大多数传世的馆阁体作品内容规范、高雅,价值观正确,有文化内涵,有着对文化的敬仰和对规则的尊崇,已经比某些粗制滥造的新派书法家高明了不少。更何况馆阁体的高峰赵孟頫,其书法力追古意,自成一体,成为了中国艺术史上不可忽视的大师。楷书以唐代为最盛,楷书四大家,唐朝独占三家,而数百年之后乃至至今,只有赵孟頫与唐代的三大家起名,并称“颜柳欧赵”。

老干部体也并非那么不堪。老干部体虽说整体的文化层次低、功底欠缺、创新不足、拘谨呆板。但这一切都与他们本身的经历和作风有关。反过来说,这种老干部体既是这代人艰苦创业的人生轨迹的写照,也是他们朴实、平实、踏实的作风的体现,他们一生奔波劳碌与工作,事事谨慎,处处小心,严格要求自己,反映在书法上自然就拘谨呆板;他们淡泊名利,重实用求实效,自然没有哗众取宠和恣肆汪洋。虽说若从书法的层面讲老干部体很难入流,但娴熟老干部体的人的做人至少不会有太大问题,他们的作品至少没有错别字,这比起江湖体、另类体又高出了许多。

不论馆阁体还是老干部体,怎能与“皇帝新装体”相提并论

江湖体虽然怪诞、低劣,但严格地说尚且属于书法领域,他们的字绝大多数还是汉字,有着一定的文化传承的意味,不过是利欲熏心之下,铜臭味、俗气重了,相比起“另类体”,江湖体至少还不下流下作。所谓的江湖事江湖了,江湖体还需要在江湖的冲刷下更加干净一点、纯正一点。但江湖体和另类体最让人不服的一点就是,他们对于外界批判从来是嗤之以鼻的。只要是赞赏,他们就满面欢笑,赞美欣赏者有水平、识货;面对批评,也不是有理有据地反击,而是用不懂书法这个大帽子扣死。在他们看来,他们的艺术就是“皇帝的新装”,愚蠢的人是看不到魅力和价值的。所以,江湖体和另类体,都可以纳入“皇帝新装体”。

一般情况下,从来都是高级的兼容低级的。倘若江湖体、另类体的书法家们自认书法水平已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站上了艺术的巅峰,那么请那些书法家写几个在他们看来低级、乏味的馆阁体或者老干部体看看。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遛遛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