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风云人物,说自己人生只到37岁

中国始于浩浩大河,强于战乱烽火,立于世纪之间。中国近代政局动荡,内存忧,外伏患。战争是这段时期以战争为常态,和平状态大都是意外。在一次次的征战中,中国逐渐自强自立,无数将军政客脱颖而出。这位只有37年人生的风云人物就是其中佼佼者,人们都叫他少帅,叫他少帅不是因为他的职务,而是因为他的父亲是老帅张作霖。

他是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风云人物,说自己人生只到37岁

老帅出身草莽英雄,因为这个缘故,少帅张学良自小就过着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日子,老帅为了生计,无奈投军,历经多年,终于建立了一只属于自己的武装队伍,这支队伍就是后来奉军军的骨干,其中有张作相、吴俊升、孙烈臣、汤玉麟等多位奉军高级将领,这些人对寻常人而言是难以接触的军阀、将领,但是对于张学良来说却是可以撒泼放肆的叔叔大爷。在这些军阀枭雄的耳融目染之下,张学良的军事素养在不知不觉中滋长。老帅虽然是将军是武夫,但是张家家风却是重文轻武,老帅起初也没想过让张学良继承衣钵,带领奉军,反而希望他好好学习文学,张学良本人也并不喜欢当一名军人,尽管这条路通向一个无比辉煌的未来。但是,一件偶然的小事改变了老帅的想法。一次,张学良的先生来找老帅张作霖,并直言张学良这个学生他教不了,老帅性格较为爆烈,一听张学良先生的话,二话不说就要收拾张学良,恰逢老帅的一个下属在场,这个下属就拦着说“先问问怎么回事?”原来先生给张学良留了一篇命好题的策论文章,张学良却在文章反驳了先生的命题观点,先生一气之下就找到了老帅这里,那位下属拿过张学良的文章,看过之后对老帅“你这个先生教不了他,他根本就不是这块料,他天生就是军人啊”老帅一听此话也不要收拾张学良了,直接就叫这位下属教张学良。

他是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风云人物,说自己人生只到37岁

后来张学良又换了许多位老师,但他始终记得这一位,这位老师并没有教张学良多长时间就被调走了。此时张学良依旧不喜参军,正逢老帅创办奉军讲武堂培养军事人才,张作相就跟老帅说“你也别让小六子(张学良小名)去黄埔军校了,就念咱自家的讲武堂得了”没想老帅竟直接拒绝了“我怕丢人,这小子一个月都挺不下来,那不是给我丢人吗?”张学良一听不干了,一定要上这个讲武堂给老帅看看,老帅说了一句“你可别给我丢人”就同意了。张学良就这样阴差阳错的上了奉军讲武堂,张学良的确是块军人的料子,每次考试次次第一,还是不含水分的,在这里他遇到了他的恩师郭松龄,并且在这期间就已经接手奉军军务了,他的级别始终比张作相低一级,但实际上张作相几乎把自己的全部权利都下放给张学良了,张学良从演武堂毕业后,火速成长,尤其在经历了郭松龄事件后,但要说真正的改变,还是皇姑屯事件老帅的离世带给张学良极大的打击,他宣布东北易帜,是因为老帅用生命换来的东北,他不希望落到日本人手中,由此可见他在九一八事变做出不抵抗这个决定的时候有多么艰难。正因为不抵抗政策他被视为卖国贼,胆小鬼,少帅本人也曾对此做出解释“是我没有认清日本的意图,我选择不抵抗是不给日本可以借势侵略整个中国的借口,没想到日本最开始的目标就是整个中国!”

他是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风云人物,说自己人生只到37岁

这位年轻的少帅看清了日本野心,与蒋介石商量联共抗日,然而蒋介石却始终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政见不合,国家局势紧迫,张学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兵谏”,虽然他成功了,但是他却始终坚持拥护蒋介石,这一点也间接导致了他被囚禁的人生。他自己说“他的人生到37岁就结束了”。这样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在张学良看来仅仅是“他不听我的,我就把他抓起来”这么一个简单的小事。有人问“抓到蒋介石后,接下来怎么办?”我们的少帅却答“先抓起来再说”

他是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风云人物,说自己人生只到37岁

意气风发的少帅竟在一时冲动之下干出如此一件大事!少帅前半生风风雨雨,颇为坎坷,但却不减风流本性,少帅自己作诗说“自古英雄多好色,未必好色尽英雄;我虽并非英雄汉,唯有好色似英雄。”

这样的少帅真是可亲可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