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征收发生变化!社保由税务局统一征收,工资避税将迎最严管控

随着社会保险费明年起统一划归税务部门征管时间逼近,未足额缴纳社保费的企业开始担心在强大的税务部门征管下,企业负担加重,甚至会被要求追缴以往欠费。

税务部门统一征收社保费本来只是一场征收主体的变革,却引发了众多企业主的深深忧虑,他们开始思考如何用接下来的这四个月制定一个方案来合规减负。

社保征收发生变化!社保由税务局统一征收,工资避税将迎最严管控

社保费划归税务征收以“稳”为主

似曾相识的一幕发生在11年前《劳动合同法》通过之后。《劳动合同法》于2007年6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在通过到正式实施的半年内,企业纷纷制定了新的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以规避风险,劳务派遣、外包等更加灵活的用工方式开始大行其道。

专业人力资源咨询公司为企业提供的方案也是类似,小型合伙人制度、非全日制用工、劳务派遣、外包等等,核心就是将企业直接雇用劳动者的方式变为间接雇用,从而减少社保基数上调带来的负担。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盈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改革将对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产生影响,明年提高缴费基数和可能到来的对过去欠缴社保费的补缴,是企业焦虑的两大问题。

“用工方式的改变是企业现在能够保护自己利益的理性选择,企业把钱补偿给个人并由个人参保,只要雇主和雇员能够达成协议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但最终‘受伤’的是社保制度。”张盈华说。

一般来说,税务部门的征管能力明显高于社保经办机构,因此越来越多的省份选择了税务部门参与社保费征缴,以增强当地社保基金的可持续性。为了明晰机构权责关系,规范税费管理,随着国税局和地税局合并逐步完成,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今年12月10日前要完成社会保险费和第一批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交接工作,自2019年1月1日起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各项社会保险费和先行划转的非税收入。

社保征收发生变化!社保由税务局统一征收,工资避税将迎最严管控

不同企业影响程度不同

一位广东地方税务人士告诉记者,这是国家首次明确了社会保险费征管职责由税务部门承担。像广东等地社会保险费基本上由税务部门来全责征收,这些地方计算社保费基本上是按照企业给个人发放的实际工资来征费。税务部门因为掌握企业的用工人数、工资,且掌握企业所在行业发展水平、进货等数据,因此征管社会保险费能力强。因此社保费征管明年划归税务部门,对于这些地方基本没有影响。

不过,对于那些由社保经办机构征收或税务代征的省市来说,社会保险费划归税务部门影响较大,且多数人士认为社保费征管将会强化。

不同企业和员工受此次社保征管主体改革影响程度不同。在降低社保费率的预期之下,以往规范缴费的大型国企、机关事业单位可能还会受益。而大量不足额缴费的私营企业、小型企业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张盈华表示,社保征收改革对企业的影响是分层次的。如果因为税务征收社保费后导致成本上升,企业肯定会减少雇用。尤其是一些创新型企业,他们事业刚起步、盈利能力弱、雇员都是技术型或创新人才工资较高,企业需要承受较高的社保负担,如果社保改革妨碍了这些企业的成长发展,对经济会有很大的伤害。

此次影响较大的还有劳动密集型行业,快递、餐饮、物流以及传统的制造业等,虽然这这些行业工资水平不高,但人数较多,企业的参保负担比较重,当前的参保率也不高。如果社保费税务征收之后,这些企业若全员足额缴纳社保费,它们是否能够承受是一个问题。

社保征收发生变化!社保由税务局统一征收,工资避税将迎最严管控

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正是由于我国名义缴费率较高,又迟迟未实行全国统筹,在实际经办过程中,各地缴费基数规定不统一,具体执行的严格程度有差别,许多地方往往通过压低缴费基数的办法来减轻企业负担,导致实际缴费率远低于名义缴费率。根据公开数据粗略计算表明,我国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实际缴费率在18%左右,远低于28%的名义缴费率。根据企业社保代理公司——51社保的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有74.89%的企业未按照职工工资实际核定,其中36.06%的企业统一按最低基数缴费,只有25.1%的企业按全部工资缴费,这一比例比上年下降13.2个百分点。

有意思的是,一些媒体对法定缴费率高高调炒作,对缴费基数低低调处理,几乎没有报道。不仅如此,许多经济学者的文章也是只比较各国的法定缴费率,不比较实际缴费基数的差异。而要统一缴费率和缴费基数,必须尽快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

我国社保缴费率高,主要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高达28%。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上世纪90年代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现收现付转到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模式过程中,政府的隐形债务至今没有明确偿还。智利从现收现付转到基金积累模式,转型过程他们按70年测算,用出售国有铜矿为主的办法,一笔偿还老职工的养老金。我们的老职工也没有个人账户积累,他们过去创造的财富投入国有企业再生产了。合乎逻辑的办法就是划拨部分国有资产补充养老基金。这部分隐形债务有多大?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就有多家研究机构做过测算或精算,从3万多亿元到12万亿元不等。这个问题也提出20多年了,至今没有很好解决。虽然近几年有关文件也提出了划拨部分国有企业股份补充职工基本养老基金,逐步偿还政府隐形债务,降低缴费率,但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不尽快实行全国统筹,由各省各地划拨地方国企资本去补充当地的养老基金,再由各地自主确定企业社保缴费率,那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将是弊远大于利,对区域协调发展也是极大的障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