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體投地」是表示欽佩的意思嗎

“五體投地”是表示欽佩的意思嗎

“五體投地”是指兩手、雙膝和頭一起著地,是古印度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大唐西域記 三國》裡記載:“致敬之式,其儀九等: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

”這裡是說“五體投地”的具體做法,要先並足,正身合掌,俯首,然後以手揭衣,先右膝著地,再下左膝,接著兩肘著地,伸出雙手,手掌過額頭,乘空做出接佛足的意念和姿態,再以頭著地,良久才完成一拜。

佛經中所見“五體投地”大多用來表示最恭敬的行禮儀式,它的致敬對象一般是佛教修行者,也可以是外道修行者或王者,還可以是佛教修行地。隨著佛教在漢地廣泛傳播,與漢地本土文化互相滲透、融合,“五體投地”的意義範圍在不斷擴大,文化內涵不斷豐富,由一開始使用字面意義到表示最恭敬的行禮儀式,後來又逐漸虛化,用以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比如清代劉鶚的《老殘遊記》中寫道:“屢聞至論,本極佩服,今日之說,則更五體投地。”這裡的“五體投地”就是用來表達對老殘的言論極為讚賞,欽佩至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