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名家启功、沙孟海等笔下的登鹳雀楼!


始建于北周,四檐三层,高73.9米面积33206平方米的鹳雀楼,是现存最大的仿唐建筑,在建筑形制上充分体现了唐代风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自古至今,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

景色绝伦,诗赋盛名,这首诗也是众多书法家爱写的诗句之一,诗句配以绝美的书法,相得益彰。图为:启功先生书法《登鹳雀楼》。

王之涣的这首五绝《鹳雀楼》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图为:二十世纪书坛泰斗沙孟海笔下的《登鹳雀楼》

特别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我们在千年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图为:孙晓云 行书:王之涣《登鹳雀楼》

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而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名家陈大羽 篆书: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图为:周慧珺 行书:王之涣《登鹳雀楼》

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图为:沙曼翁 行书:王之涣《登鹳雀楼》

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图为:刘江 篆书:王之涣《登鹳雀楼》

图为:欧阳中石 行书:王之涣《登鹳雀楼》

图为:孙其峰 草书:王之涣《登鹳雀楼》 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