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擁有1300多萬軍隊,爲何不願意加入對日本作戰?

用戶172819178


1945年初,蘇聯確實已經擁有了一千多萬的軍隊,納粹德國敗局已定,蘇聯已經完全有實力出兵對日宣戰,那為何遲遲不願意對日宣戰呢?還是“利字當頭”吧。先看看1945年前中國抗戰的大概局勢。日本為了摧毀西南美軍空軍基地,打通與確保大陸交通線,以便堅守長期作戰和解除美軍對本土的轟炸威脅,1944年4月至12月,日軍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投入了四十幾萬的兵力發起了豫湘桂大作戰,國民黨一百三十多萬大軍一潰千里,丟失了河南、湖南、貴州等大量土地,這是國民黨正面戰場第二次大潰敗。

而此時的全世界都在組織大反攻,只有中國正面戰場一敗再敗,連美國總統羅斯福都認為中國戰線隨時都有可能面臨著潰敗,而急於請求蘇聯出兵對日作戰,但斯大林卻巋然不動。

直到1945年2月,英美蘇三巨頭在克里木半島召開的雅爾塔會議,為了緩解英美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壓力(當時美國對原子彈的研製並沒有信心),英美以國民政府的領土權益等等同斯大林作為交易條件,斯大林才同意承諾德國投降三個月後對日宣戰,因為斯大林也看到了美軍在太平洋島嶼所付出的慘重代價,對於貪得無厭的北極熊,二戰前夕曾和德國分割波蘭、吞併波羅的海三國等行為,沒有利益可圖的“北極熊”是不會傻到甘心為美國充當炮灰。而對於英美蘇的雅爾塔密約(具體內容就不詳談了),蔣介石極為不滿曾派宋子文和蔣經國前往蘇聯同斯大林交涉,但均被斯大林否決了。

德國於1945年5月8日無條件投降後,斯大林得到了“利益”後也履行了雅爾塔密約的承諾,於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吃了美國第一顆原子彈後,8月8日晚間正式宣佈對日宣戰,剛好三個月的期限,不晚也不早。

而蘇聯高層早已經料定日本快堅持不住了,再不出手只有跟在美國屁股後面“喝湯”了,於8月9日150萬蘇軍在華系列夫斯基元帥的率領下出兵東北和朝鮮半島,十餘天時間橫掃90多萬在滿洲和朝鮮的日本關東軍,

日本投降後,為了自己的利益,斯大林開始和美國劃分在朝鮮半島的勢力範圍,也為日後的半島戰爭埋下了隱患。所以,當時蘇聯擁有1300多萬的軍隊,遲遲不願意加入對日作戰的根本原因就是利益所至吧。


賽門軍略


戰爭初期,蘇聯的主要兵力用來對抗德國的軍力,所以這個時期他們是無力參與對抗日本的戰爭的。雖然隨著戰爭局勢的發展,蘇聯的兵力最強大時曾經達到過1300萬軍隊,然而這並不是一個常態而只是一個最大值,總的來說的話,蘇聯還是缺乏同時兼顧德國和日本的實力的。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儘管蘇聯軍隊在數量上完勝日本軍隊,但是日本作為一個重視軍工體系發展的國家,他們的精兵政策是發揮著很大的作用的。就軍人素質而言,日本的戰士完全不弱於蘇聯,而他們的犧牲精神甚至可以說是強於蘇聯的。

事實上,自從二戰爆發開始,美國、蘇聯和英國就成為了名義上的同盟,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因為,雖然表面上三個國家是同盟,但是暗地裡還是各自為自己的利益考慮的。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堅決反對羅斯福先打敗日本的主張,強烈要求先解決歐洲的麻煩再回過頭來搞定日本,他這樣的做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儘快解決蘇聯核心部分的威脅,以爭取最大限度的爭奪遠東的利益。

雖然戰爭後期的蘇聯對德國的反抗已經勝利在望,但是為自己打算盤的蘇聯當然願意讓日本儘可能消耗美國的實力,畢竟就當時的綜合國力而言,美國是蘇聯最大的威脅,所以他們不會選擇幫美國。直到德國戰敗、蘇聯在東歐的霸權確立、國內生產總值有大幅度回升後斯大林才統一給予日本最後一擊。

另外,雖然蘇聯在這時已經對德國造成了重創,但是自己也遭到了很大的損失,而且就地理位置而言,想把自己的兵力轉移到對抗日本的戰場上也是很難的。所以說不管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考慮還是基於自身的實際能力,蘇聯都不會選擇加入對抗日本的戰鬥。


利刃軍事


無論怎麼樣,中國都應該肯定和感謝蘇聯在抗戰中的巨大幫助。抗戰初期,蘇聯給中國提供了大批的軍事物資,還在遠東陳兵幾十萬牽制關東軍無法大規模南下。但國與國之家最根本的還是國家利益,蘇聯當時最重要的事情是戰勝德國,贏得衛國戰爭。所以大部分軍事力量和物資都是往蘇德戰場傾斜,而不是遠東地區。


任何一個國家都很難進行兩線大規模作戰。二戰時期的美國財大氣粗,但也是把重心放在歐洲戰場。解決歐洲問題之後,才將重心轉移到亞洲戰場。在諾曼底登陸前,德國和蘇聯還打得難解難分,但第二戰場的開闢加速了德國的失敗。德國不得不從東線戰場抽調精銳部隊去西線戰場圍堵登陸的盟軍。

蘇聯當時確實擁有上千萬的軍隊,但是真正的主力部隊大多集中在蘇德戰場。如果調遣大量的王牌部隊去打關東軍,這不符合蘇聯的國家利益,同時蘇聯也沒有這樣的能力去進行兩線作戰。從歐洲運輸部隊去遠東地區,需要的時間漫長。1945年8月8日,蘇聯解決德國之後,對日本宣戰出兵遠東。蘇聯集結上百萬的主力部隊,對不可一世的關東軍發動了閃電戰般的進攻,團滅了日本關東軍。


兵說


1945年年初,前蘇聯即將擊潰希特勒的德國法西斯軍隊,蘇聯的軍隊規模達到了1300多萬人,二戰即將進入最後收尾階段。日本在中國戰場,以及太平洋戰場都在節節潰敗,法西斯失敗已經不可逆轉。前蘇聯軍隊不進入中國戰場,要分兩個時期來看:

1945年之前:莫斯科保衛戰的殘酷,抵擋德軍的漫長戰鬥

1941年,希特勒的德軍如日中天,所向披靡,整個歐洲幾乎被掃蕩,德軍一路殺到莫斯科郊外,但讓希特勒沒想到的是,整整在蘇聯打了四年都沒有攻下莫斯科,到了1945年,德軍已經在多個戰場出現失敗狀況,而蘇聯軍隊已經恢復元氣,開始發起反攻,將德軍的精銳部隊擊潰在蘇聯本土。

在1945年之前,蘇聯的首要目標還是要保持自己領土的完整,主要精力都放在對付德軍上,根本無暇顧及中國戰場。

1945年:大國角力,一絲毫的動靜都可能造成大的聲響

1945年,是世界政治格局關鍵的一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即將勝利,各國已經開始考慮戰後各國的利益問題,其中尤以蘇聯和美國兩強為代表。對於日軍,蘇聯要看各方走勢,日軍同美軍的直接對峙,可能會削弱美軍,那就會間接增強自己在最後“分割”時的話語權。蘇軍開始不願出兵中國也在此。

而之後美軍在太平洋戰場擊潰日軍,並向日本本土投射原子彈,幾乎將日軍擊潰。前蘇聯也坐不住了,出動150萬軍隊進入東北攻打日軍,以求在獲勝後的談判中搶得更多利益。

你如何看待蘇聯最後時刻出兵150萬進入東北?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老李有刀


二戰期間,對蘇聯主要的威脅是德國,而不是日本。德國是蘇聯的鄰國,其迅速膨脹的軍事力量和希特勒的猖狂野心,使斯大林對德國也退避三舍,因此與希特勒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但是,在希特勒橫掃西歐各國後,還是在1941年6月下旬對蘇聯進行"閃電戰",佔領了大片蘇聯在歐洲部分的領土。在這種嚴峻形勢下,斯大林把蘇聯的重要戰略物質和軍工生產設備,都後撤到了西伯利亞一帶,在那裡建立兵工廠,作為西部戰場的後方支撐點。同時,還從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招募了大量士兵參加西線的衛國戰爭。由於遠東地區成為了蘇聯西線的戰略大後方,斯大林為了避免東西兩線作戰,腹部受敵,故一直避開和德國的盟友日本開戰,以保持東線無戰事。日軍也曾經試探性的進入蘇聯境內挑事,但被蘇聯強大的遠東戰區的裝甲部隊打得屁滾尿流,慘不忍睹。從此以後,被蘇聯紅軍打得聞風喪膽的日軍只求自保,就退縮在如今的中國東三省和內蒙一帶防守挖工事,建要塞,一直到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佈無條件投降,都處於防守勢態。蘇聯在攻克柏林後,由於受戰爭創傷太大,斯大林也沒有馬上對日宣戰。直到美國的兩顆核彈把日本給逼降後,蘇聯政府才對日宣戰。蘇聯紅軍進入中國東三省境內,把日本關東軍摧枯拉朽般地給打垮了,然後把當地的一些工業機器設備和有價值的物品,作為戰利品拉回蘇聯國內。這樣看來,斯大林不急於對日宣戰,在策略上屬於審時度勢,尋求最佳時機,最後不費事就收拾了日軍,還撈了不少的"戰利品",可謂事半功倍。如果在日本投降前蘇聯就同日本開戰,日軍勢必利用要塞陣地進行殊死抵抗,蘇聯紅軍少不了要死很多年輕士兵,這對在衛國戰爭中已經失去了近千萬青壯年人口的蘇聯來說,無疑就會是雪上加霜了。或許以上這些因素就是蘇聯不急於加入對日作戰的原因吧。


一線天


蘇聯不急於對日作戰,目的只有一個:怎樣將戰爭利益最大化!對中國提出的條件更甚於一戰後日本對北洋政府提出的二十一條!


梅好秦天


蘇聯與德國艱難交戰之際,萬幸有日蘇中立友好條約。二戰中日本與德國利益分岐之處很多,在凇滬會戰中,德國在軍事上援助過中國,德式裝備的國軍讓日軍大吃其苦。日本軍部認為,蘇聯不會進攻日本,又認為攻佔越南泰國緬甸,完全切斷中國外援,中國指日可降,這是他們敢向美國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底牌。確實蘇聯出於感激,一時間,握兵不動。結果,美國出了兩步棋,讓日本與蘇聯大為意外。第一步,美國緊急從印度飛越喜瑪琅牙山,不顧一切代價開闢死亡飛行線,及時大力支援了危急中的中國抗戰軍民,同時人類歷史首次核武器試驗成功,使得美國突然間根本不再需要蘇聯出兵了…


高友峰1



一是蘇聯與德國作戰消耗巨大。蘇聯紅軍在實施反攻之前,德軍曾經兵臨城下,這在電影裡都有展示了。從幾乎滅國倒滅國別人,其中的消耗可想而知。拿下柏林之後以休整為妙。


二是日軍在二戰未曾入侵蘇聯,蘇聯也就沒有主動與日本開戰。並非是世界大戰就得所有同盟國都得與所有軸心國開戰。為什麼沒人問英國為什麼不與日本開戰呢?憑什麼就非得是蘇聯呢?

三是遠東並非蘇聯主要戰略方向,現在也不是俄羅斯的,他們的目光在歐洲。


軍林天下


蘇聯擁有1300萬軍隊卻遲遲不對日宣戰,原因何在?因為蘇聯要撈取最大的政治資本以便戰後分得更多的利益,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這是國家利益的必然選擇!

蘇聯最後對日宣戰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蘇聯的主要敵人是納粹德國,1300萬軍隊只是名義數量,真正的精兵不及一半。兩線作戰不利於蘇軍,集中主要兵力攻破柏林獲得的利益遠遠大於擊敗日軍。


其二、蘇聯1939年與日本有過一戰,也就是著名的諾門坎戰役。此戰蘇軍雖然取得勝利,但是兵員裝備損失大於日軍,蘇軍傷亡2.5萬人,日軍傷亡1.5萬人。經此一戰,蘇日雙方都忌憚對方,不願輕易開戰。蘇聯的重點在歐洲,日本的重點在東亞!

其三、蘇聯一直採用援助國軍的方式削弱日軍。抗日戰爭期間,中國獲得的外援最多的國家是蘇聯、其次是美國、初期德國援助也多。

蘇聯在1937—1939年期間,給國民政府供應總數大約為1000架飛機,2000名“志願”飛行員,500名軍事顧問以及大量大炮、軍需品和石油。這些是根據總額為2.5億美元的三項中期低息(3%)貸款提供的。

其四、蘇聯選擇了最佳時機出兵攻擊日軍,取得了更多政治資本!根據《雅爾塔協定》:蘇聯出兵中國東北攻擊日軍的條件是中國必須承認外蒙獨立;且蘇聯將取得千島群島、薩哈林島必須給蘇聯;旅順港、大連港成為蘇聯海軍基地;中東鐵路、滿洲鐵路由中蘇合營。最終美國在日本投了兩顆原子彈,開始進攻日本本土時,蘇聯才匆忙出兵東北撈取勝利果實!



大秦鐵鷹劍士


這一問題涉及了軍事政治等諸多領域,這裡主要從軍事角度進行分析,投入對日作戰對於剛剛消滅法西斯德國的蘇聯而言需要時間去準備。

1945年紅軍和紅海軍的總兵力達到了1300餘萬人,但在對日作戰之前蘇軍面臨著不少的問題:步兵嚴重缺乏,需要從歐洲進行調動部隊且僅有一條鐵路幹線,補給不易,從歐洲戰區空降的指揮部需要和下級部隊磨合,以及大規模進攻前的偵察。

由於在戰爭中前期過於慘重的傷亡,到了1945年紅軍的步兵部隊幾乎都處於嚴重的人力不足狀態,1945年3月第五集團軍的各步兵師平均只有2625人,由於人力的捉襟見肘,紅軍不得不大幅度壓縮了步兵師的編制,形成了三種步兵師:3600人、4000人及4500人師,分別包括有12個、18個和21個步兵連,每個師的步兵兵力下降到900-1600人,僅相當於一到二個滿編營。即使這樣不少部隊的滿員率依然不足,只有部分近衛步兵師的兵力狀況較好。

在戰爭最後的日子裡紅軍更多采用的是儘可能依靠炮兵和坦克的優勢來取得勝利。在對日作戰行動開始之前,不少從歐洲戰場下來的部隊需要進行整編補充,對補充兵員進行必要的整合訓練,使部隊恢復到比較好的作戰狀態,這需要消耗時間。

如果蘇聯擁有1300多萬的大軍加入對日作戰,那麼可以說日軍不可能是對手,重點在於兩線作戰,導致戰鬥力的損失,如果要補充也需要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