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之絲路明珠——武威

“一帶一路”之絲路明珠——武威

武威市古稱姑臧,又名涼州、雍州,位於甘肅省中部,河西走廊之門戶,東鄰寧夏省會銀川,西鄰青海省會西寧,南鄰省會蘭州,北通敦煌,著名的“絲綢之路”要衝與重鎮、河西富邑。古時素有“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之重地之稱,曾經的中國第三大城市,一度是西北的軍政中心、經濟文化中心。

據考古證明,遠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祖先就在此繁衍生息,創造文明,武威居民的文化發展情況已與中原地區相接近。春秋以前屬西戎駐地,戰國至秦為月氏民族活動地區,秦末匈奴趕走月氏,為休屠王轄地。西漢時期,霍去病徵西,漢武帝為彰顯大漢帝國軍隊的“武功軍威”,由此得名“武威”,設武威郡。漢武帝時武威為河西四郡之首。十六國時期,前涼、後涼、南涼、北涼都曾建都於此,隋、唐、宋、明、清先後設置過郡、府、州、衛、道。這裡既是古代中原與西域經濟、文化交流的重鎮,又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一度為北方佛教的中心,自古有“金張掖,銀武威”之稱。1985年由縣設市,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全國曆史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

“一帶一路”之絲路明珠——武威

涼州地勢平坦遼闊,為河西最大的堆積平原,西漢揚雄的涼州箴中如是說“每在季王,常失厥緒。上帝不寧,命漢作涼。”歷史有了這一筆,武威便為這個世界、為這個歷史奉獻出了最寶貴的青春和生命。涼州區位優越,處於亞歐大陸橋的黃金節點和西隴海蘭新線經濟帶中心地段。自古以來就是“人煙撲地桑柘稠” 的富饒之地,“ 車馬相交錯,歌吹日縱橫”的西北商埠重鎮。是“五涼古都”、“河西都會”、“雍涼之都”、“西夏陪都”、“馬踏飛燕故里”、“中國旅遊標誌之都”、“中國對外開放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葡萄酒城” 、“俠都”、“雍都”、“涼都”、“西藏納入中國版圖的歷史見證地”、“中國葡萄酒的故鄉”、“世界白犛牛唯一產地”和“中國人參果之鄉”等美譽。

古蹟·遺蹤

武威雷臺·馬踏飛燕

武威雷臺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的甘肅省武威市城北一公里處。這裡古樹參天,湖溝縱橫,綠樹掩映中一座氣勢巍峨的宏偉古建築群屹立在高約十米的夯土臺上,佔地一萬多平方米,這就是揚名海內外的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的出土地。雷臺是絲綢之路上精品旅遊景區,1983年雷臺被公佈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雷臺漢墓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1月被定為甘肅省建設系統第三批"文明服務示範窗口單位",2004年4月被定為甘肅省第三批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一帶一路”之絲路明珠——武威

雷臺也稱雷臺觀,因臺上有明天順年間重修的雷祖觀得名,是古代祭雷神的地方,為河西道教勝地。建築有山門、二平門、雷祖殿、三星斗姆殿、東西廊房、東華閣、西華閣等,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9年,在雷臺下發現一座明代大型磚式墓。出土馬俑胸前有銘文“守張掖長張君”,墓內出土金、銀、銅、鐵、玉、骨、石、陶器共二百多件。其中一匹三足騰空、右後足踩飛鳥的“銅奔馬”,被中外專家學者稱為“古代藝術之冠”, “世界文化頂峰”,於一九八四年被定為中國旅遊標誌,堪稱“天下第一馬”。

“一帶一路”之絲路明珠——武威

據史料記載,雷臺為前涼(公元301年-375年年)國王張茂所築靈鈞臺。《資治通鑑》中記載:為東晉元帝大興四年(公元321年)始築"周輪80餘堵,基高9仞"。現雷臺保存基本完好,長106米、寬60米、高8.5米。臺上有明清時期的古建築群雷祖殿、三星斗姆殿等10座,其建築雄偉、規模宏大。周圍古樹參天,湖波盪漾,是聞名遐邇的旅遊觀光勝地。

1969年9月在臺下東南角發現了一座東漢晚期(公元186-219)大型磚室墓,墓葬由墓道、墓門、甬道、前、中、後室等部分組成,通長40米;前室有左右耳室,中室有右耳室,墓葬雖經盜掘,但遺存尚多,出土有金、銀、銅、鐵、玉、骨、漆、石、陶等珍貴文物共231件,古錢幣3萬枚,被史學界稱為一座豐富的"地下博物館"。

在出土文物中最突出的是鑄造精緻的99件銅車馬儀仗俑,藝術價值最高的是一匹銅奔馬。1971年9月全國著名考古學家、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陪同柬埔寨王國民族團結政府賓努首相在甘肅省博物館參觀時發現銅奔馬,稱其為"馬踏飛燕"。1973年外交部長陳毅決定讓銅奔馬赴世界各地展覽。作為中國考古文化優秀代表於1973年4月至1975年8月先後到法國、日本、英國、羅馬尼亞、奧地利、南斯拉夫、瑞典、墨西哥、加拿大、荷蘭、比利時、美國等14個國家和地區展出,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和高度讚譽。

“一帶一路”之絲路明珠——武威

銅奔馬又稱馬踏飛燕,或稱馬超龍雀,呈發綠古銅色,馬高34.5釐米,長45釐米,重17.5千克,馬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矯健剽悍,銅馬昂首,四蹄翻騰,馬尾高揚,口張作嘶鳴狀,以少見的“對側快步”的步伐奔馳向前,其三足騰空,後右蹄踏在一隻正在振翼奮飛的燕背上,燕顧首驚視,與之相呼應,奔馬頭微左顧,似乎也想弄清楚發生了什麼事,而這一切盡在瞬間。

由於馬蹄之輕快,馬鬃馬尾之飄揚,恰似天馬行空,以至飛燕不覺其重而驚其快,更增加了銅馬凌空飛馳的氣勢。馬與燕的線條流暢,比例勻稱,奔馳與飛翔的動態表現的淋漓盡致,生動體現了駿馬奔馳與飛鳥爭先的瞬間。馬體重落一足,小小飛燕承之而可平置,體現了設計者之獨具匠心,既改變了傳統天馬的造型手法,又符合力學平衡原理,並賦予了奔馬以旺盛的生命力,使其具有強烈的震撼力。

“一帶一路”之絲路明珠——武威

銅奔馬是按照良馬式的標準去塑造的,集西域馬和蒙古馬種的優點於一身,特別是表現出河西走馬秉賦的對側步特徵,銅奔馬被認為是東、西方文化交往的使者和象徵。銅奔馬蘊含著極高的藝術、科學和歷史價值並具天馬文化內涵,且鑄造技巧精湛,堪稱我國古代雕塑藝術史上神奇而稀有的瑰寶。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1985年武威市將馬踏飛燕定為象徵武威騰飛的城標;1986年定為國寶級文物。

武威文廟

武威文廟,也稱聖廟、孔廟,是為祭祀我國春秋時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而修建的廟宇。武威文廟位於武威市涼州城區東南部,坐北向南,由三部分組成,東為文昌宮,中為文廟,西屬涼州府儒學院。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198米,東西寬152米,佔地面積30096平方米。整個建築佈局對稱,結構嚴謹,是一組造型雄偉的宮闕式建築群,規模宏大,氣勢雄壯,迄今已有500餘年的歷史。明清之際被譽為“隴右學宮之冠",是涼州文人墨客祭祀孔子的聖地,是目前西北地區建築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廟,屬全國三大孔廟之一。

“一帶一路”之絲路明珠——武威

文廟原設有正門,面南而開,但最南端被一堵稱“萬仞宮牆”莊重穩健的影壁所隔,由於數百年來涼州一直未出狀元,所以開正門之事也就擱置至今。影壁兩側各開小門,朝東的叫“義路”,往西的稱“禮門”。由“義路”進入廟院,影壁北面是半月型的拌池。池上架一座石料拱橋,名“狀元橋”。欞星門是明正統時建築的一座木質牌橋,四柱三間,翹簷飛角。穿過欞星門,就可看到戟門,戟門兩側是鄉賢、名宦祠,為供養地方賢達和清官牌位的地方。戟門是大成殿近前的一道門,大成殿建在寬闊的石築臺基上,雄偉而壯嚴,保留著明清建築風格,大有至聖至尊的氣派。文廟內最吸引視線的是44塊主題不一的牌匾和結滿紅色繩結的狀元橋。

“一帶一路”之絲路明珠——武威

西夏碑

西夏碑是武威獨一無二的西夏文化,因武威曾是西夏的陪都,所以是全國迄今發現西夏文物和遺蹟最多的地方之一。西夏碑即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為西夏第四個國王所立。碑身兩面撰文,其中正面以西夏文篆書題名,正文為西夏文楷書,背面以漢文翻譯正面西夏文內容,所謂“漢夏合璧”,被稱為“漢夏對照詞典”,是研究西夏文字的珍貴文物,是迄今所見保存最完整、內容最豐富、西夏文和漢文對照字數最多的西夏碑刻。

“一帶一路”之絲路明珠——武威

西夏碑樹立於西夏天祐民安五年(1094年),原置武威大雲寺,西夏時大雲寺改名為護國寺。元滅西夏後,西夏碑被當時的有識之士砌碑亭封閉,才得以保存。清嘉慶九年(1804年),由武威著名學者張澍發現。民國時,武威大地震,清應、大雲二寺塔均毀,感應塔碑與其它碑刻被移至文廟。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武威再發大洪水,殃及文廟,廟藏碑石許多俱遭遇損毀,所幸,這塊珍貴的西夏碑卻完好無損。近年西夏碑又被移置於新建的武威市西夏博物館內。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被國家文物局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一帶一路”之絲路明珠——武威

碑首呈半圓形,龜趺,碑通高2.6米,寬1米,厚0.3米。碑陽西夏文篆額2行8字,漢譯為“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碑首呈半圓形,兩面正中用漢文和西夏文篆額,邊陰刻對稱的伎樂舞女,翩翩起舞,動作優美,造型準確;舞女胸和手腕上有飾物,赤露上身、雙腳,下著長裙,面形肌肉豐滿,吸收了敦煌飛天的藝術特點。

碑身的兩邊呈殺角,邊上刻忍冬紋。碑文一面為西夏文,楷書28行,每行65字。碑陰為漢文,額篆“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銘”,碑文楷書,豎行26行,滿行76字。碑文內容記古涼州護國寺之感應塔,自西周至晉歷千餘年間興廢莫記。前涼張軌於塔址上置寺建塔屢現靈瑞。至西夏惠帝在位,某次羌兵來犯,是夜雷雨大作,塔現神燈,駭退羌兵。崇宗天祐民安三年(1093年),涼州地震,佛塔傾斜,崇宗下令修繕,還未動工,塔又自行復原。為此,夏國皇太后、皇帝下詔對佛塔重新裝飾,於天祐民安五年正月十五日竣工,特立此碑以紀功德。

清嘉慶九年(1804年),著名金石學家張澍先生,同友人到涼州大雲寺遊覽,在寺內無意中發現一座被磚封閉幾百年的古亭。人們都說:這個古亭不能打開,否則,將會給涼州帶來莫大的災難。張澍先生不相信這些謠言鬼騙,三番五次來到寺中,說服僧人,並強行讓家丁打開了碑亭,發現了這件稀世珍寶——西夏碑。西夏文是一種被人們遺忘了的語言文字,無法辨認,當時被稱為“天書”。張澍先生見碑陽文末尾有“天祐民安五年歲次甲戌十五日戊建”落款,“天祐民安”為西夏年號,遂判定此碑為西夏碑文,因此,人們以後稱之為西夏碑。

“一帶一路”之絲路明珠——武威

斑駁陸離的千年石碑,在渡過人世浩劫之後,終於重見天日。雖然是傷痕累累,但在它身上,我們看到了歷史的厚重,讀出了文化的滄桑。歷史樹立了西夏碑,而西夏碑卻鐫刻了歷史,填補了歷史的空白。

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也稱大佛寺,位於城南50公里處的中路鄉燈山村,創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距今約有1600年曆史。天梯山石窟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代表,是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的源頭,在我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被喻為“石窟鼻祖”。

“一帶一路”之絲路明珠——武威

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雲霄,山有石階,拾級而上,道路崎嶇,形如懸梯,故稱天梯山。山巔常年積雪,俗稱“天梯積雪”,為涼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腳下碧波盪漾,薄雲纏繞其身,構成了一幅山、水、佛、雲渾然一體的壯觀奇景,是涼州頗負盛名的旅遊勝地。

民俗 · 文化

涼州舞獅

“獅”者勢也。古時候官府衙門,寺廟廳堂,富門豪宅的門樓兩側都擺放石獅以示權貴勢要,舞獅也在鎮宅避邪的寓意中逐漸興起。

作為國內獅子舞先模的涼州麻獅舞在唐代最為盛行。無論是宮廷宴會還是慶功祝捷都以舞獅助興。那首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西涼伎》早已將精彩的涼州麻獅舞描述得酣暢淋漓。

“一帶一路”之絲路明珠——武威

涼州舞獅從裝扮看,二人合扮為“太獅”,一人獨扮屬“少獅”。“獅”的製作工藝,也有獨特之處——“麻”獅子。獅身先用野生的麻皮經手工製成“合子布”作“皮”,再根據長短需要將麻皮染成金黃色、棕色、綠色等,經精心梳理後做成很細的絲而充當“毛”,然後戳、納、引、栽在“皮”上。舞動時毛隨風動、飄流自然,盡顯獅之威武之氣。

表演時由多個出身於武術世家的青年男子,先演練一番流傳在涼州的八步轉、琵琶條子、定宋大刀等獨具特色的武術套路後,隨著助威的鞭炮聲,和著輕重不一,急緩有別的獅舞鼓點,披紅掛綵的引獅人手拿繡球,翻騰跌撲,引得獅子昂首出場。只見那獅子忽而翹首仰視、張牙舞爪,忽而低頭回顧、振鬃奔突,忽而回首匍匐、翻騰戲嬉。間或穿插著舐毛、動睛、擦腳、抖身、洗耳等維妙維肖的動作,或立或臥、或撲或銜,僅一個逼真可愛的“開襠生仔”就足以引得觀眾拍手叫絕。

“一帶一路”之絲路明珠——武威

舞獅表演絕妙驚險,除“滾木推磨”、“戲龍取水”、“燃爆噴火”、“滾繡球”外,當屬“高臺”獅子舞最為精彩。表演前用特製的長條板凳搭起約10米的塔狀高臺,舞獅者逐級而上,邊上邊舞,在繡球的引導下,時而縱躍、時而攀援、時而伏臥、時而翻轉做出各種雜技表演中的驚險動作。尤其在塔頂更是驚險萬份、扣人心絃。此時的舞人自然謹慎無比,在時緩時急的鼓聲指揮下進行各種高難度的動作表演,達到手、眼、腳及身法變換的高度統一,輔以清亮的鑼鑔聲烘托,整個場面氣氛熱烈,頗為壯觀。若是多支舞獅隊伍表演,文明的涼州舞獅人會主動謙讓,要麼讓陣容較小者先行表演,要麼按到場順序輪番上陣、互相喝彩。

“一帶一路”之絲路明珠——武威

涼州舞獅那光彩奪目的形象,鍍金貼銀的化妝和那雷霆萬鈞、翻江倒海的氣勢,驅瘟散疫、恭祝安康的寓意無不體現出古涼州人民的偉大智慧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四壩攻鼓子

“攻鼓子”與一般“腰鼓”、“扇鼓”、“太平鼓”的風格迥然不同,但又融合了腰鼓的靈秀和太平鼓的渾厚,更顯灑脫和豪邁。從它的化妝到表演,都給人以威武雄壯、粗獷豪放的美感,具有強烈的西部特色,被稱為西部“鼓魂”。

“攻鼓子”表演者裝束一般為黑衣白扣,儼然是古代的武士。傳統的攻鼓舞一般由20人組成。它的基本打法可以用四句口訣來概括,即:雙手胸前劃弧線,交錯擊鼓輪翻換,上步踏地憑腳力,挺胸抬頭身不彎。其“雄鷹展翅”、“戰馬凌飛”、“鷂子翻身”、“鳳凰三點頭”等雄健優美的動作令人目不暇接,歎為觀止;“猛虎出山陣”、“雙將對鬥陣”、“四門兜底陣”、“四方陣”、“四龍陣”等打法變化萬千,氣勢恢宏。

“一帶一路”之絲路明珠——武威

此外,打鼓演技也很講究,要做到手、眼、神的統一。數十名到上百名儀態剛毅、瀟灑的精壯漢子拉開架勢,只見一條條有力的弧線從空中劃出,由輕而重,由緩而急,初似流泉,漸如驚雷,在隆隆鼓聲中他們提足起舞,雙腿前弓後登,步伐穩健和諧,鼓隊陣形變幻無窮,忽如雁陣展開,忽如長蛇疾衝,忽而列成方陣,忽而旋走太極,勇往直前……使人如臨金戈鐵馬的古戰場。

“一帶一路”之絲路明珠——武威

攻鼓子流傳了2000餘年,是流傳在武威北鄉的一種中國民間鼓樂舞蹈。相傳,古時一支軍隊因戰鬥失利,被圍困於城寨之中,他們急中生智,將兵器藏入鼓腹中,喬裝打扮成社火隊出城表演,攻其不備戰勝了敵人,“攻鼓子”因此而得名。據有關專家考證,“攻鼓子”已有近2000多年的歷史。攻鼓子一隊古裝黑衣武士,隨著一陣由輕而重,由緩而急,初似錚縱泉流,漸如驚雷奔電的隆隆鼓聲中擊鼓起舞,將觀舞者帶入金戈鐵馬的古戰場中,這就是號稱西部鼓魂的武威“攻鼓子”。“攻鼓子”已進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一帶一路”之絲路明珠——武威

1957年,武威“攻鼓子”在北京參加了中國民間文化的表演活動,當時還在天安門和懷柔堂為黨和國家領導人進行了表演。表演結束後,他們這支特殊的“農民演出隊”受到了領導們的高度評價。1990年4月,甘肅電視臺拍攝電視藝術片《西部之舞》,攻鼓子作為重點節目之一被介紹到全國。之後,邀請表演者日益增多,武威“攻鼓子”聲名大振,“此鼓只應涼州有,隴上難得幾回聞”。

美食·特產

涼州三套車

涼州三套車是指茯茶、行面、臘肉三樣食品,它們是組合起來,捆綁在一起賣的,如三駕馬車一樣,缺一不可,少了一樣,便不完美。

相傳清代名將左宗棠去新疆平叛途經涼州,因連日征戰,車馬勞頓,人困馬乏,有位神廚用其祖傳秘方精製一種特色滷肉,用祁連山的十八味名貴藥材整制的健身營養茶以產生於皇娘娘臺的聖水釀造的燒酒,配以涼州民間盛行的行面獻於左將軍,左將軍食之大喜。曰:“此乃我軍“三套車”也,缺一不可。”遂用之犒勞三軍,令士氣大振,百戰不殆。此後“三套車”在涼州等地廣為流傳。今天“三套車”已成為一種集飲食文化及營養科學為一體的深得民眾喜愛的時尚快餐。

“一帶一路”之絲路明珠——武威

先說茯茶,一杯滾燙的茯茶,酸甜開胃,消渴解乏。這茶中有山楂、桂圓、紅棗、枸杞、鎖陽、葡萄乾、核桃仁,經長時間的熬煮,喝前外加冰糖。茯茶的湯汁呈赭色,像紅茶,像咖啡,更像葡萄酒。深沉中透出暖意,很有生氣,也很誘人。尤其在哈氣成霜的寒冬,有著強大的招徠性和親和力。這茶隨喝隨續,任憑盡興。

二為行面,也叫餳面。將面加水揉勻後,讓其醒半個小時。據字典解釋,“餳”有使麵糰發軟的意思。因“餳”相對冷僻,少用。在當地“餳”某種意義上與“行”通用。待面醒後,經搓揉拉,便可成型。這麵條可圓可扁,圓的筷子般粗細、扁的手指般寬窄。滿滿的一碗麵條,澆上稠稠的滷汁,這滷是勾了芡的,厚實明亮。滷中有胡蘿蔔絲、芹菜絲、肉丁、肉片諸等配料,可謂內容豐富。這面滑爽筋道,既耐嚼,又熬飢。

“一帶一路”之絲路明珠——武威

三為臘肉,這是用新鮮豬肉用老湯老滷,經文火長時燜製出來的。這肉色澤金黃,香而不衝,肥而不膩,熟而不爛。至於臘肉分量的多少,肉塊的大小厚薄,隨顧客的心願。一般臘肉隨意地碼放在盤中,撒上青椒絲、大蔥絲、香菜絲算是點綴和調味。這種擺放不像豪華飯店那樣過於嚴謹,講究章法,它於隨意中透出從容閒適的生活態度。這臘肉的口味既不齁人,也不寡淡。你可就著茶吃,也可拌在面裡吃,悉聽尊便。

涼州大月餅

俗話說:“八月十五端出來”,這端出的就是大月餅。涼州大月餅,除了千層餅變形的色澤花紋十分漂亮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大”。下雨天,小孩子常叫:“天爺天爺大大下,月餅蒸上車輪子大,小夥子吃上把房跳塌。”大的月餅,足有十來八公斤,像小汽車輪子似的。每逢中秋佳節,家家蒸大月餅以示全家團圓,並饋贈親友,表達祈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過了八月十五日,女婿攜妻帶子去丈母孃家,大多左面提的大月餅,右面提的涼州酒。

“一帶一路”之絲路明珠——武威

中秋佳節臨近,在各地人們忙著買月餅送月餅的時候,甘肅武威市涼州區的家家戶戶卻在忙著做月餅。涼州是古代邊塞要地“涼州府”的核心區域,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那裡的人們在每年的八月十五前後都會捧出自制的大月餅來敬獻月亮,慶祝中秋佳節,由古至今,那裡的月餅也是越做越有文化。

“一帶一路”之絲路明珠——武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