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消化不良,小心胃癌步步靠近!这个年龄要特别注意!

【温馨提示:还没关注广东卫生在线的小伙伴们记得点击右上角关注哦~】

食量变小

对某些女生来说

可能是件非常开心的事

然而,

如果长期消化不良、食欲减退

就要留心

是否患了萎缩性胃炎

什么是萎缩性胃炎?

患了萎缩性胃炎,癌变率会增加吗?

广东卫生在线

邀请专家为你解答!

受访专家

小故事:

林女士一直都有消化不良的问题,只要推迟半小时吃饭就没有胃口,稍微吃多一点上腹会饱胀难受,不停打嗝,吃了难消化的食物,半小时后胃就会隐隐作痛。这种状况持续了三四年,最近半年,她明显瘦了。

公司体检又并未发现异常,医生建议她到消化专科就诊。消化科医生根据她的病史,建议做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上皮化生,幽门螺杆菌(+)”。面对报告,她惶惶不安,内心充满疑问,又来到主治医生处。

长期消化不良,小心胃癌步步靠近!这个年龄要特别注意!

萎缩性胃炎是什么?肠上皮化生又是什么?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和腺体萎缩所形成的病变,简单来说,不是胃变小了,而是胃黏膜变薄了。在胃镜下,发现胃黏膜出现或多或少的肠腺组织,就称为肠上皮化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一般没有特殊症状,可表现为消化不良,如食欲减退、上腹胀满等,少数患者可并发恶性贫血、消瘦等症状,部分病人甚至没有症状。但是,多数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与胃镜结果不成正比,也就是说,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可能有严重的胃镜表现,而有显著不适的反而胃镜表现轻微。

萎缩性胃炎严重吗?

单就萎缩性胃炎来说,最多影响消化,并不会给人体造成太严重不适。

可是,由于胃内长期存在炎症,胃黏膜细胞不断重复损伤、修复的过程,久而久之,

细胞在恶劣的生长环境中可发生变化,变成类似肠腺那样的形态,即肠化生。

长期消化不良,小心胃癌步步靠近!这个年龄要特别注意!

更可怕的是,炎症既然可以使胃黏膜细胞演化成邻近器官细胞的模样,也可以令它变得更另类。因此,久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与正常形态有较大差异的细胞、组织,就是所谓的不典型增生,再持续下去,变成恶性细胞也不奇怪了。

一旦患者胃黏膜出现不典型增生,癌变机会将明显增加,75%的胃黏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如果不加任何处理,将在8个月内进展为早期胃癌。不典型增生分布范围越广,发生胃癌的危险性也越高。

所以,当怀疑萎缩性胃炎时,医生常推荐使用胃镜,一方面可以明确病变,另一方面可以同时观察是否存在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及恶变组织等,对指导后续治疗非常重要。

是什么导致了萎缩性胃炎?

现已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萎缩性胃炎的最常见病因,

80%以上的慢性胃炎患者有该菌感染。

此外,胆汁反流、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一些其他因素,如酗酒、服用某些解热镇痛药物、食用刺激性食物等均可诱发该病。该病发生率一般随年龄增大而升高,是身体老化的一种表现,但目前有年轻化趋势,30岁不到就发生萎缩性胃炎者在临床上并不鲜见。

长期消化不良,小心胃癌步步靠近!这个年龄要特别注意!

治疗萎缩性胃炎必须先根除幽门螺杆菌吗?

在我国的感染率高达30%~80%,几乎所有感染者最终均会发展成胃炎,极少数发展为胃癌

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可明显增加患者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的几率,从而促进胃癌的发生。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而胃癌早期症状隐匿,发现时多已属中、晚期,失去最佳治疗时期,治疗效果往往不佳;若早期发现、治疗则预后改善。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将幽门螺杆菌感染列为胃癌预防最重要的可控的危险因素。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部分患者胃黏膜萎缩得以逆转,但肠化生似乎难以逆转。据统计,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胃癌发生风险降低40%

长期消化不良,小心胃癌步步靠近!这个年龄要特别注意!

不过,虽然根除幽门螺杆菌可能降低胃癌发生率,但效果取决于根除治疗时胃黏膜萎缩的严重程度和范围:若根除治疗时未发生胃黏膜萎缩,根除后几乎可以完全预防胃癌的发生;已有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者则预防效果降低。

已有肠化生,根治还有意义吗?

虽然在已经发生肠化生的情况下,除菌后预防胃癌的效果降低,但还是应该积极根除幽门螺杆菌。这是因为,根除细菌可使胃黏膜炎症得以消退,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发展停止或放缓,部分萎缩病变甚至可以逆转,如果微观下仍未发展出恶性细胞的话,还是有机会预防癌症发生的。

当然,对于存在肠化生的患者,需要密切随访来预防胃癌发生。

长期消化不良,小心胃癌步步靠近!这个年龄要特别注意!

根治幽门螺杆菌后,怎么复查?

幽门螺杆菌是传染性疾病,又可能增加严重疾病发生的风险,因此小孩、老人或有严重疾病者均应行根除治疗,并在治疗后进行复查。

一般来说,筛查、复查幽门螺杆菌采用的都是非侵入方法,如尿素呼气试验。检查时,受试者先向仪器吹一口气,仪器会收集这些气体进行分析。

然后受试者口服一粒13C尿素胶囊,静坐 30分钟,再向仪器吹气,仪器比较两次气体的成分,如果存在感染,就可灵敏地检测到。

这种方法无创伤、快速、简便、无痛苦、可重复,现在某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开展了该项检查业务,不必到大医院挤。

后续的随访主要做什么?

目前诊断萎缩性胃炎的金标准仍是通过胃镜和胃黏膜活组织检查,已有胃黏膜萎缩或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即使根除幽门螺杆菌后仍属胃癌高风险者,因此一定要定期进行胃镜检查随访:

★ 不伴肠化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建议每1~2年做一次胃镜即可;

★ 中重度萎缩伴肠化生的患者,建议每年做一次胃镜;

★ 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建议每半年做一次胃镜。

若随访中组织活检发现重度不典型增生,需立即复查一次胃镜,必要时接受手术治疗或胃镜下局部治疗。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可行胃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治疗,创伤小,既能保留胃的完整性,效果又可与胃大部分切除手术相媲美。

1

按时用药,不要随意增减剂量以及停药,最好在家属监督下服药,避免多服或者漏服。

长期消化不良,小心胃癌步步靠近!这个年龄要特别注意!

2

禁忌饮食

不论病因如何,所有患者均应戒烟、戒酒,避免服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品,如过酸、过甜、过咸、辛辣、过热、过冷食物,以及浓茶、咖啡等,饮食宜规律,少吃油炸、烟熏、腌制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长期消化不良,小心胃癌步步靠近!这个年龄要特别注意!

3

补充维生素A、E、C和微量元素硒

微量元素硒对预防胃癌有一定作用,但过量应用(如3200微克/日,持续1年)则有一定的肝、肾毒性,合适的剂量与疗程尚待进一步研究。

4

补充叶酸

研究证实,具较高叶酸水平者发生胃癌的概率是低叶酸水平人群的33%。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和应用已被证实可改善组织学状态,使胃癌发生率明显降低。

5

多喝绿茶、多吃大蒜

富含茶多酚的绿茶可降低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的危险性。大蒜素可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萎缩性胃炎的胃癌发生率。但伴有胃黏膜糜烂的患者则不应使用,这二者对胃有刺激,可加重胃黏膜糜烂。

长期消化不良,小心胃癌步步靠近!这个年龄要特别注意!

采写|小钟

来源|《人之初》杂志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欢迎分享此文,让更多人了解萎缩性胃炎相关知识

长期消化不良,小心胃癌步步靠近!这个年龄要特别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