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彭氏宗亲金门祭祖发言稿精选!

(一)祭祖大典感言词

2009年3月10日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闽台两岸彭氏,自古同根同源,传承彭祖血脉,发扬彭祖精神。今逢夏历己丑岁二月十四吉日良辰,天朗气清,春风和畅,两岸宗亲齐聚金门金沙镇,隆重拜祭福建开基祖天禄公派下二世子安公婆。两岸宗亲谨备五牲,珍馐酒馔,齐奉心香一瓣,共献孝心一片,缅怀子安公忠孝节义之遗风,感铭子安公积德庇荫之恩泽。喜看金沙镇锦幛高挂,鞭炮震天,仙讖福地,宝烛飘香。祭拜仪式祥光普照,瑞气盈满,昭穆有序,庄严肃穆。聆听新竹明基会长饱含深情宣读祭文,颂扬祖德,寄托孝思,祈祷福祉,抒发情志。能在金门与由福建渡海生根于台湾,披荆斩棘,薪火相传,建功立业,家道兴隆的新竹宗贤相见,裔孙嘉庆万分高兴!来自莆田的伯福公裔孙追念远祖,齐尊天伦,宗谊聚团,虔诚祭拜,令人群情激荡!更加让人欣喜的是六百多年前因迁移东山县(原诏安县)径口乡而失去联系的用吉公裔孙,也能历尽沧桑,追本溯源,归宗祭祖,真是众心欢畅!祈告子安公婆及列祖列宗:庇护两岸苗裔,谨守先祖遗训,慎终追远,明礼尚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世多俊贤,代出忠良,弘扬彭祖文化,共图民族振兴。待看彭氏族史煌煌,瓜瓞绵绵,枝繁闽台,叶茂全球,簪缨不替,科第蝉联,承先启后,万代炽昌!

闽台彭氏宗亲金门祭祖发言稿精选!

(二)在金门祭祖晚宴上的发言

(金门金瑞酒店)

2009年3月10日

尊敬的新竹市彭氏宗祠董事长:

尊敬的各位宗贤:

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我怀着思念宗功祖德的高兴心情来到金门,参加拜祭子安公的祭祖大典。短暂的团聚,给我留下了永志难忘的美好回忆。闽台两岸彭氏宗亲共同书写了一段寻根联谊、恳亲祭祖的佳话,这必将在世界彭氏广大宗亲中引起广泛关注,产生巨大影响。

众所周知,福建开基祖二世子安公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逝世,享年68岁。二世祖婆罗氏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逝世,享年80岁。在祖婆逝世三年后,孝顺的子孙将公婆合葬在浯洲沙尾村,即现在的金门县金沙镇。由于时代变更,交通杜绝,祖墓长久失去祭扫。1965年3月,从军金门的三位年轻宗亲就开始寻找祖墓;1993年12月两岸宗亲在同安后肖彭氏祠堂重修落成典礼上提出寻找祖墓的计划;1994年5月由二十位台湾宗亲怀着虔诚的孝心组成旅行团奔赴金门寻找;当年9月17日孝感动天,七位宗亲终于寻觅到埋入地下587年的子安公墓志(尺二砖),确认了仙讖福地的祖墓遗址。11月18日,子安公祖墓复建竣工祭祖典礼隆重举行。从那时起,台湾宗亲又开始每年渡海祭扫祖墓。自去年起,就有两岸宗亲同赴金门祭祖的快事。今年更是盛况空前,台湾、同安、东山和莆田四地同时组团到金门祭祖,祈求子安公庇佑子孙兴旺,合家平安,诸事如意,宏图大展!这不仅是彭氏族史、也是两岸和平值得大书一笔的盛举。我在这里重述这段敬仰先祖、寻修墓地的往事,一是向追念先祖、奉献孝心的台湾宗亲表示崇高的敬意;二是鼓励福建宗亲抓紧机遇,珍惜光阴,努力寻找或修复福建先祖(如莆田彭韶公、东山用吉公等)的祠堂和墓园,以表达子孙尊祖敬宗、慎终追远、孝思不匮的热忱。

借此机会,真诚希望各位台湾宗贤常回老家看看。游子思故乡,故乡念游子。你们前往故里,就有更多时间和故里宗亲一起,畅叙闽台情谊,忆念先祖贤德,发扬彭祖精神,推动彭氏事业发展。

(三)在厦门同安欢迎台湾新竹宗贤

恳亲团宴会上的发言

(厦门同安新厝)

2009年3月11日

尊敬的新竹市彭氏宗祠董事长:

尊敬的各位宗贤:

短短两天的团聚,我们一同跨越了百里海峡、千年沧桑,在金门拜祭子安公陵墓,来同安参访彭厝祖祠,真正浓缩了人间至深至诚的宗谊亲情。董事长追思先祖的祭文和敬宗睦亲的演讲,字字发自肺腑,句句浸透真情,令我们深为赞佩。在各位宗贤的侃侃而谈中,都尽情倾吐了对故里的热爱与眷恋,表达了对宗亲福祉的关心与帮助,令我们感动不已。在这里,我谨代表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代表福建省彭氏委员会,向远道归来的台湾新竹彭氏同胞亲人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亲切的问候!

同安彭氏,源远流长,孝悌传家,英才辈出。在当前海峡和平共赢的新时期,两岸宗亲更要抓住机遇,携手协作,修复宗祠祖坟,编辑印行族谱,建设美好家园。同安古谱因河泉宗长等许多前辈的搜集整理,有幸得以保存。新竹印刷的族谱还在同安档案馆收藏,这是福建彭氏族谱中保存较好的宗支。遗憾的是一直未见同安新谱,三地祖祠急待提高文化品位。彭厝、后肖、沙美的本届理事会真可谓重任在肩,务必竭力组织宗亲,尽早落实,改变面貌。厚德善举,定能光照后人,永昭族史。我们要牢记延年公轻财帛重宗谊的家训,发扬美德,群策群力,抓紧办好这些善举。当然也热切期盼台湾宗贤的鼎力相助。大家送一片热情,助一臂之力,积极参与,共襄盛举,定能大有收获,必将流芳后世。

海峡虽隔,血脉相连,同根共祖,齐盼统一。让我们一道为弘扬祖德、虔诚敬祖、凝聚宗谊、振兴彭氏,共同为祖国繁荣、民族昌盛、社会和谐、两岸和平,作出新的努力与贡献吧!

绵绵游子意,依依故园情。衷心祝愿两岸彭氏宗亲金门、同安和东山尊祖敬宗、敦亲睦族活动圆满成功!衷心祝愿台湾新竹的宗贤——我们的骨肉同胞吉祥如意,鹏程万里!真诚祝愿世界彭氏各项事业再创新功,灿烂辉煌!

(四)在漳州东山欢迎台湾新竹

宗贤恳亲会上的发言

(杏陈镇径口村)

2009年3月12日

尊敬的台湾新竹彭氏宗祠董事长暨各位宗贤:

尊敬的福建开基祖天禄公派下同安、东山各位宗亲:

今天,漳州市东山县杏陈镇径口村彩门映日,锦幛生辉。乡亲们扶老携幼,夹道迎亲 。由新竹彭氏宗祠董事长率领的台湾恳亲团,在金门拜祭二世祖子安公,到同安彭厝、后肖、沙美三地祖祠晋香后,又专程来到东山径口恳亲联谊 。这是一次宾主时隔六百余年的幸福团聚,用血脉亲缘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亲情乐章。

寻根问祖话古今,攀亲结缘叙宗情。东山彭氏是福建开基祖天祿公派下三世祖用吉公的后裔。六百多年前,同安手抄古谱曾记述,用吉公携带其子孔卯公迁徙到诏安县径口乡。后因路途遥远,交通闭塞,便失去与同安彭氏的联系。而后又因行政管辖更替,径口划归东山县管辖,从此在诏安县查不到径口村,便传为“已无子嗣之讯息”。加上年代久远,谱牒缺失,几百年来在漳州都当作是“支脉、郡望不详”的宗支 。在福建姓氏源流研究过程中,发现东山也是彭氏的又一聚居点时,先从谱牒完备的广东寻查,但广东方面迄今没有任何后裔迁徏到径口的记载。明洪武年间漳州曾设置镇海卫,也有彭姓居住。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还出有顺天榜举人彭荣科。后来还有外地彭氏在漳州府及各县任官,并留居创业,但他们的子孙均不可能迁往较为偏远的径口定居。经过径口村实地查访,发现这里在清乾隆戊辰年(1748年)就曾创建彭氏宗祠,道光壬辰年(1832年)间又作过重修,在先辈墓碑上有十世“尧”和十二世“禹”的字迹,从而进一步认定:东山径口彭氏确是福建开基祖二世子安公的裔孙。确认先祖的喜悦是令人兴奋的!千年沧桑可以改变许多东西,却无法磨去铭记于心的浓浓亲情。“为子孙者,当知木本水源之义。人之有祖,犹木之本而不可易,水之源而不可乱。”我们永远铭记先祖的家训。这次由径口宗亲组团前往金门拜祭二世祖子安公,是用吉公后裔认祖归宗的大事,必将载入彭姓的辉煌族史,留传千秋万代。台湾宗亲、同安宗亲也怀着喜悦的心情前来恳亲联谊,也是一段尊祖敬宗、敦亲睦族的佳话,真可谓百年梦圆,足慰平生!

追本溯源喜盛会,两岸宗亲祈和平。在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的新时期,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为实现两岸百姓福祉,我热切期望东山宗亲加强与海内外同胞的联系,把径口村建设得更加美丽。修祠祭祖,世代传承,报效祖先,报效祖国。同时欢迎台湾宗贤常来东山看看,为径口建设献计献策,共铸辉煌。

让我们举起酒杯,为台湾新竹彭氏宗祠董事长和各位宗贤恳亲活动圆满成功干杯!为世界彭氏宗亲兴旺发达干杯!

(上述讲话稿及图片刋载于2012年4月《台湾彭姓宗亲总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之《大会手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