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專家痛心疾首:很多癌症患者本不會死,所有人都該看看

早在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把癌症定義為慢性疾病,癌症是可以預防、可控制、可治療的疾病。雖然癌症到了晚期治癒率低,但也不會一下要人命。而且有很多晚期患者經過幾年、甚至十幾年,都生活的很好。那麼,為什麼有的患者卻很快離世呢?除了害怕癌症,恐懼、抑鬱、緊張等加速病情惡化,引起患者很快離世外,還有哪些原因?

腫瘤專家痛心疾首:很多癌症患者本不會死,所有人都該看看

“拼”出來的癌症

接觸過一位30多歲的癌症患者,是胃癌患者,做了手術後,恢復的還不錯。但是她因為經濟條件不好,家裡的很多事都需要她做,在化療間歇期,她為了生計,也沒有停止工作。可以說,她患胃癌,就是因為飲食不規律,時常工作到很晚,很拼,經常湊合一頓就算了,晚上要不就餓著,要不就不吃,要不就是隨便湊合點。被診斷為胃癌,沒有辦法,治療過程中還是那麼拼,化療後,沒多久她她就去上班了,本來她可以恢復的很好的,但是因為她過於要強和拼命,沒多久又復發了。

我說她,“受了那麼多罪,好不容易控制住病情,你還是那麼不要命,那你治療為了什麼,就是把錢扔到治療費上嗎?再這樣下去,誰也救不了。”她這樣拼法可以理解,畢竟她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支柱,需要她支撐,但是有沒有想過,如果她再次倒下,這個家怎麼辦,依靠她的親人怎麼辦,她這樣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其實是在害人害己啊。沒了健康,你怎麼照顧老人,照顧孩子呢?

腫瘤專家痛心疾首:很多癌症患者本不會死,所有人都該看看

還有的患者聽不進別人的話,認為手術了就沒事了,垃圾食品照吃不誤,菸酒照樣碰,一位患者,手術後,照樣喝酒吸菸,沒多久,就復發了,復發後沒幾個月,就離世了。看看這些例子,真的很讓人痛心。

建議癌症患者結合禾存有機硒。二十世紀70年代,科學家發現硒具有抗腫瘤作用,研究證實硒是乳腺癌、肝癌、皮膚癌、結腸癌和胃癌等的強有力抑制劑。動物實驗表明,在飲食中加入適量硒化合物可以有效地對抗化學致癌劑的致癌作用,大大降低腫瘤的發生率。組織培養研究也證明,硒能使某些致癌劑的活性降低,在藥理或毒性劑量下硒對某些腫瘤細胞株的生長有抑制作用。腫瘤患者體內硒水平較正常人低,特別是皮膚癌和胃腸癌更為明顯。

有一位患者快到古稀之年,查出來患有癌症,而且患者也沒有什麼不舒服的表現,老先生的意見是都這麼把年紀了,不治療了,順氣自然。可是子女們不願意了,她們說不管花多少錢,也要把病治好。於是,手術、化療,副作用折磨的這位老先生痛苦不堪。

腫瘤專家痛心疾首:很多癌症患者本不會死,所有人都該看看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也很心痛,對於這樣一位年齡偏大的老年患者,沒有什麼症狀,其實治療與否,生存期都差不多,這樣的治療,只會加速病情的惡化。保守治療,讓患者舒舒服服、高興一點在家享受最後的時光,或有什麼想要的心願兒女們儘量幫著去完成,不更好嗎?非要身上插滿管子,最後在痛苦中離世嗎?

說的這麼多,其實就是告訴患者和家屬們,面對治療,保持理性,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法,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癌症就會遠離一點。希望醫學界儘量研究出攻克癌症的方法,讓人類不再受健康的威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