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增負」加碼 「取消畢業清考」倒逼學生重視過程學習

畢業生如果在畢業前還存在“掛科”科目,則無法按時畢業。因此,許多大學會為大四畢業生舉辦一次“清考”,給四年裡補考也沒通過的畢業生最後一次補考機會。在畢業補考中,絕大多數學生都可過關,順利拿到畢業證。

因此,對於在校大學生而言,畢業“清考”是“最後一道保護牆”。

近日,教育部印發通知,要求全面整頓本科教育教學秩序,嚴格過程管理,堅決取消“清考”制度。

通知指出,各高校要切實加強學習過程考核,加大過程考核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的比重,嚴格考試紀律、嚴把畢業出口關,堅決取消“清考”制度。

同時,畢業論文(設計)質量也再次被強調:修訂完善本科畢業生論文(設計)管理制度,強化指導教師責任,加強對選題、開題、答辯等環節的全過程管理。要嚴格實行論文查重和抽檢制度,建立健全盲審制度,嚴肅處理抄襲、偽造、篡改、代寫、買賣畢業論文等違紀問題,確保本科畢業生論文(設計)質量。

近年來,教育部多次強調要對大學生加強管理。今年6月,教育部在四川召開了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系改革開放40年以來,教育部首次召開的專門研究部署本科教育的會議。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會議中指出,本科教育中出現的理念滯後、投入不到位、評價標準和政策機制的導向等問題。並強調“本科不牢,地動山搖”;扭轉“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現象,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

在同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張端鴻看來,教育部之所以會對本科培養提出明確要求,是因為“我國要搶佔科技創新的制高點,必須在人才培養上實現真正的突破,在整體上抬高高等專門人才培養的水平”。

“教育部的政策導向必須落到實處,這是國家和民族復興的關鍵之舉。在本科教育上‘掉鏈子’會對整個創新人才培養戰略產生深遠影響”張端鴻稱。

他告訴界面新聞,“過於寬鬆的本科培養十分不利於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而我國的專業教育依然是以本科教育為主,如果不加強對本科培養的規範,專業人才培養的規格和質量也會受到不利影響”。

實際上,界面新聞發現,此前已有部分高校主動拆除“清考”這道“最後的保護牆”,以鞭策學生重視過程學習。

2011年,中南財大、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高校就取消了“清考”制度。2013年,西華大學也發佈公告稱“從2012級學生起,取消畢業前增加的一次補考”。

西華大學教務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畢業補考一直存在,學生們就總覺得有退路。學校希望通過取消畢業補考,在一定程度上扭轉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

“‘清考’制度實際上並非成文制度,而是一種‘潛規則’,本質上則是一種‘放水’。”張端鴻告訴界面新聞,在這種“潛規則”之下,很多學業表現不理想的學生已經對此形成了一種預期——即便不努力學習,學校最終還是會放一條“生路”。而很多表現尚處中游,卻又難以爭先的學生看到這種現象後,也會逐漸產生僥倖心理,從而整個院系乃至全校都失去奮力爭先的學風。

另外,通知要求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合理提升學業挑戰度、增加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對此,張端鴻認為,要淘汰“水課”還需要改變現有大學教師的激勵約束機制,“真正讓每一個大學教師崗位成為以人才培養為本的工作,因人才培養而聘,因人才培養而計發整體薪酬,從而使大學教師將精力放到人才培養和知識創新與傳播上,從根本上去除‘水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