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落魄王侯”遇上“王者之战”,曾经的霸主大西郊能否再次加冕

不知从何时起,郑州开始流传了这样一种说法“东富西穷”,或许这是很多人对郑州的第一印象,甚至直到现在都是。毋庸置疑,东区集全省之力迅速崛起,俨然已成为了中原地区的地标级行政区域,更是作为河南省对外展示的一张新名片,新的富人聚集地,非富即贵成了东区的代名词。暂且不提它,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与郑东新区相望的大西郊。

当“落魄王侯”遇上“王者之战”,曾经的霸主大西郊能否再次加冕

西郊作为郑州的老中心城区,曾经独占鳌头,以优秀的教育资源与政务要处称霸了近三十年,印象中只记得二七广场和绿城广场,多少老郑州人骑着单车从家里前往绿城广场只为了看一眼音乐喷泉。早在七八十年代,郑州的市政格局还没有环的概念,中原路、花园路、金水路是屈指可数的几条主干道。依靠几家大型国棉厂的丰厚效益,中原区棉纺路一带是郑州市最繁华的地方,也是当时最有品质的住宅区。那个年代还没有所谓的商品房,狭窄的筒子楼以及统一安排的工厂家属院才是大多数人的记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显然已经满足不了郑州快速发展的今天,所以一直以来它给人的印象都是“老破小”。加上郑州的城市发展重心一直在向东区倾斜,致使西郊这个工业化时代的明星区域长期受到忽视,所以一直被称为西穷。但郑州的西区究竟是否被遗忘了呢?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当“落魄王侯”遇上“王者之战”,曾经的霸主大西郊能否再次加冕

众所周知,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将于2019年9月在郑举办,这是民族运动会自首届开始以来第一次在中部省份城市举行,其比赛主要场馆就位于我们大西郊的奥体中心,而此场馆所在区域更是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常西湖新区,同时也叫作郑州市中央文化区(CCD),更是被称为未来的郑州行政副中心,定位为郑州西区乃至全市的现代公共服务中心、高端商务中心、生态宜居中心、休闲旅游度假中心等。

发展规划

当“落魄王侯”遇上“王者之战”,曾经的霸主大西郊能否再次加冕

在2015年6月郑州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郑州市政府副市长张俊峰提交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常西湖区域)“一设计三规划”,从此常西湖片区便走向了人们的视野。

近几年来,随着郑州城市的快速发展,一主一城、一心两翼规划的实施,四大中心的建设,常西湖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而它作为市级单位、机构未来西迁的地方,处在西三环与西四环之间,与中原区老城区、高新区、二七区和中原新区等原有城市结构完美融合,相关部门更是直接称之为“作为郑州市东西平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所以常西湖新区频繁的被称为最有潜力新区。

一设计三规划

《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城市设计》

当“落魄王侯”遇上“王者之战”,曾经的霸主大西郊能否再次加冕

郑州常西湖新区的发展前景,23.5平方公里分南北两区,依托南水北调水系、西流湖、植物园等生态资源,打造独具中原文化特色、生态型、智能化的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构建“两纵两横、五湖两库”的水系格局,形成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良好的生态景观环境。

规划范围:北至郑上路,东至洛达路,南至陇海路,西至常州路(包含部分中原新区地块)

目的在于以疏解老城区人口、优化完善城市功能、体现郑州独特的历史文化为目标,提出“区域统领、东西平衡、文化引领、生态低碳、产城融合、便捷高效”六大战略。

《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东西向南水北调干渠将核心区一分为二,以北为北核心区,占地约3.2平方公里,突出“九州方城、内外双城”的设计理念,包括市民公共服务区和九州坊。主要是从功能和景观上为核心区配套服务。

当“落魄王侯”遇上“王者之战”,曾经的霸主大西郊能否再次加冕

南水北调以南为南核心区,包括郑州中央文化区及文化创新园区,规划“四个中心”,自西向东分别为奥体中心、文博艺术中心、市民活动中心和现代传媒中心。

《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核心区地下交通系统及地下空间利用专题规划》

对该区域地下交通环廊与综合管廊、地下空间利用和整体竖向安排进行全盘考虑、综合规划,使核心区形成完整的地下系统,产生规模效益,并形成舒适安全的地面步行环境。

重要的一点是所采用的地下管廊、海绵城市、地下交通系统等都为目前国内规划建设中的最先进理念,建成后无不失为城市规划中的标杆区域。

《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水系专题规划》

在现状“两河、两库、两湖、一渠”水系基础上,综合城市设计所增加的“秀水河、须水湖、市民公园湖、九曲莲湖”等 河流水系,构建了“两纵两横、五湖两库”的水系格局。两纵是指须水河、贾鲁河,两横是指秀水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五湖是指西流湖、植物园湖、须水湖、市民公园湖、九曲莲湖,两库是指刘沟水库、常庄水库。

当“落魄王侯”遇上“王者之战”,曾经的霸主大西郊能否再次加冕

郑州一直是个缺水的城市,每每有个新区出现,都要先开疆动土挖一个xx湖出来,或许这样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而常西湖新区从一开始甚至更早就跟“水”扯上了关系。西流湖是郑州市区内最大的湖水公园,南水北调从中穿插而过,全郑州人吃的水也是这里的水,所以从居住环境来看郑州市区内无疑是最好的。加上从之前作为市级行政单位所在地的中原区来看,其相应的优秀教育资源与医疗机构绝对首屈一指。而常西湖片区作为其外迁与新建的又一区域,并且涵盖多个政务家属院,未来的教育资源与相关生活配套自然不言而喻。

交通配套

常西湖片区最大的一个亮点要属地下空间了——综合交通管廊,其共分为地下三层,一层为商业空间和步行空间,二层为交通环廊,三层为综合管廊,主要负责地下管道的安放。该管廊建成后,该区域地面道路将全部禁止机动车通行,机动车需通过出入口进入地下二层的交通环廊,通过单向的通道前往停车场或穿越该区域,区域下方设置1480个机动车停车位,区域外围设置多处机动车出入口。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届时我们将看到不一样的出行道路。

当“落魄王侯”遇上“王者之战”,曾经的霸主大西郊能否再次加冕

除了综合交通管廊外,还有多条地铁从中而过,已经开通运行的1号线,正在加紧施工、直通北龙湖的6号线,部分站点已经开工未来直通巩义的10号线,还有修建最为迅速的14号线(为了民族运动会等政治原因加紧施工中)一个片区聚集4条地铁线,这是北龙湖、经开滨河国际新城也不曾有的待遇。

另外这里还有与四大中心配套的18条道路正在紧张施工中,比如,雪松路、长椿路将贯通中原区和高新区。并且郑州已经在加快四环快速路的道路交通建设,建成后常西湖新区将被陇海高架、西三环高架与西四环快速路环绕,居民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

最新进展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如今常西湖片区的建设工作已经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各项规划也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与以前荒凉的土地与脏乱的村庄相比,最为明显的便是充满了一片生机与活力,那么到底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今天就为大家实地考察了一下具体情况:

在标志性建筑“四个中心”的施工工地内塔吊林立,工人们也都在加紧施工。(图片现状)

当“落魄王侯”遇上“王者之战”,曾经的霸主大西郊能否再次加冕

▲奥体中心现状

当“落魄王侯”遇上“王者之战”,曾经的霸主大西郊能否再次加冕

▲文博艺术中心现状

当“落魄王侯”遇上“王者之战”,曾经的霸主大西郊能否再次加冕

▲市民活动中心现状

当“落魄王侯”遇上“王者之战”,曾经的霸主大西郊能否再次加冕

当“落魄王侯”遇上“王者之战”,曾经的霸主大西郊能否再次加冕

▲地下三层综合管廊现状

当“落魄王侯”遇上“王者之战”,曾经的霸主大西郊能否再次加冕

当“落魄王侯”遇上“王者之战”,曾经的霸主大西郊能否再次加冕

值得一提的是虽说规划起点都这么高的常西湖,除了拥有庞大体量的商务写字楼外,目前片区内基本无可选品牌开发商入驻,遍寻新区,看到更多的是各个村庄的安置房。大家都知道安置房一直给人的印象都是脏乱差、容积率高,毫无居住品质而言。

但想要留下众多精英人才的入驻,自带金融属性的房地产行业必不可少。随着今年8月份最新有关部门出台的《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大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的发布,相信安置房质量与外立面设计等方面与商品房相差甚远的情况也会得到进一步改善。并且据了解,2019年将会有一些品牌开发商入驻,届时相信常西湖新区的居住环境和品质都会得到整体提升。

当“落魄王侯”遇上“王者之战”,曾经的霸主大西郊能否再次加冕

“东富西穷”只是城市建设中不可避免的短时现象,任何城市统筹规划都是本着均衡发展的原则方向,这才能符合郑州作为国家级中心城市的定位。所以一开始就是高起点高规划的常西湖,以潜力光环加身,与郑东新区遥遥相望,在西区蛰伏了这么久之后,势必又要举起一杆大旗昂首挺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便会看到不一样的西区。并且加之郑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为2019年在郑州市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主办场地,在河南省几大体育场馆兴建之后周边的经济体系变化中可以看出常西湖片区在未来的发展空间及房价升值空间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中原区还有一个特别的标签那就是美食多,须水的叫花鸡、国棉一厂的老夜市、汝河小区的杏仁茶,郑州的二厂烩面、三厂烩羊肉、三棉食堂,这些郑州本土的老馆子,依附在大西郊的土壤里,与东区的高楼林立相比,它更具有人情味。别的不敢说,很多老郑州人嘴里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别的区域是居住,而在西郊那才是生活!常西湖的崛起让人们都意识到了西郊从未被郑州抛弃与忘记。相信常西湖新区未来定能当做西郊的甚至郑州的又一张新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