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七月半”你家做粑没?看着都流口水……

文化!“七月半”你家做粑没?看着都流口水……

七月十五 中元节

都昌米耙

文化!“七月半”你家做粑没?看着都流口水……

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我们这里都要过“七月半”。七月半,俗称“鬼节”,也就是中元节。七月半,家家户户都要祭祀已逝去的人。而在都昌这个赣北大县,祭祀物品除了必需的香纸,就是米粑了。圆头粑是专门用来供香的,一碗四个,要装三碗,一般是豆沙馅和黑芝麻馅。除了圆头粑,另一种就是我们平常吃的最多的“饺耳粑”,俗称米粑。

文化!“七月半”你家做粑没?看着都流口水……

做米粑最重要的两部分,一是粑心(即粑馅),二是粑粉。粑心有萝卜、豆角、葱(清明)、韭菜豆腐、腌菜、南瓜等等,大多是平常菜园子里常见的蔬菜。粑心一般要炒至半熟,如果放点自己家腌制的腊肉,那口味和香味就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了。

文化!“七月半”你家做粑没?看着都流口水……

粑粉说起来就比较复杂了。在原来很早的时候,粑粉就是用石磨将大米磨成粉。俗话说,“粑好吃,粉难磨”,说明磨粑粉是件很难的苦力活。要磨粑粉,首先要“膨米”,膨米分两种,干膨和湿膨。干膨是米放锅里加水炒,湿膨就是放锅里蒸,无论炒或蒸,大米最后都是呈半熟发胀状态。膨米不能太生也不能太熟,火候要恰到好处。米膨好晾干以后,再放在磨盘里一点点地磨,磨架转一圈,磨鞭就耙点米进磨眼,这样大半天磨不了一点点粉,很是辛苦。这种石磨磨成的粉,质地较粗糙,做的粑口感却最纯正,尤其是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那种味道更是让人难以忘怀。

文化!“七月半”你家做粑没?看着都流口水……

后来条件好了,有了机米房(方言,即机米即用机器碾米的意思,下同)。每到七月半前一两天,大人就用牛力车(即农用老式木制独轮车)推米去机米房,小孩子就跟着后面,遇到上坡土坡,小孩就得在车前头用绳子拉上一把,以便大人好使上劲。那时候没有水泥路,沟沟洼洼也特别多。每逢早晚凉快,推着车路过蹲在门口路口道上吃饭的亲友,或者碰着哪个池塘边洗衣服的熟人,都要客气一下,打个招呼,吆喝一句——

“来喝杯茶再走!”

“都快中午了,回头来我家吃饭!”

有的人还非要拉着你在他家吃几个粑再走,吃完了还要你用袋子装几个带回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就再也不去幸幸苦苦地推车机米了,而是直接在商店里买现成的粑粉。工业制粑粉虽然细腻无糙粒,但总吃不出最原始最纯正的味道,也从此没了机米的路上那一路途的乐趣与浓浓的人情味。机米机器的隆隆声从此成为历史,一个个生锈、蚀烂在了低矮的土砖瓦房里。这时候,马路也修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粑粉准备好了,也只是一个小的开始。正式开始做粑需要男女老少分工,开始准备工作。

文化!“七月半”你家做粑没?看着都流口水……

粑粉,要倒入滚水(即沸腾的开水)才能整合塑形。倒入适当水量后,先用筷子搅拌成小粉团,水也没那么烫了,再用手揉成大粉团,这个过程耗时很长,揉的时间越长最后味道越好,因此是个体力活。一般来说是男人揉粑粉,女人炒粑心,做粑心的菜不能含有太多的水,否则容易破粑。

粑粉是大米磨成的粉,所以不似小麦粉那么筋道有弹性,但更容易捏成形。人们多用双手捏粑皮,或捏成碗状,或捏成圆饼状,然后再放入粑心,稍稍摁紧粑心,最后捏拢粑皮,这种过程有点类似于包饺子。为分辨粑心和防止粑皮绽开,可用大小拇指或者筷子在捏拢处按出“粑齿”。后来为了图方便,也有粑印子,印粑皮很快,省去了捏粑皮的时间。但是印出来的粑皮,不筋道,吃起来的味儿大打折扣。

文化!“七月半”你家做粑没?看着都流口水……

做粑,是一件其乐融融的事。原来是本家或邻家的妇女坐在一块,一边聊闲话一边做粑。现在大多数是小家庭式的,就自己一家子坐一块做粑。做粑的时候,小孩子喜欢凑热闹,但是手又很脏,大人往往会给孩子一小块粑粉团,让其在一边玩,小孩子像玩橡皮泥一样,会将粑粉捏成各种动物形状,自得其乐。

文化!“七月半”你家做粑没?看着都流口水……

粑做好以后,就是下大锅蒸,以前是柴火土灶,现在多是煤气灶。打半锅冷水,大火烧开,蒸屉上放一层白纱布,米粑平铺好,盖上锅。二十分钟左右即熟。

粑蒸好了后起锅,要用冷水湿手,一个个钳出粑来。吃粑之前,第一碗粑是供奉香火的。然后蒸好的粑,就会分到本家邻里的每一户。东家会根据每家人口的多少分粑,个数多少都是情分,却不能给十个,“十(实)心粑”是骂人的,被视作对对方的大不敬。送粑是小孩子的事,小孩子很乐意跑来跑去送粑。邻里相亲都会互相分送出自己家的粑,分享乐趣,分钟成果,分享乡情。

文化!“七月半”你家做粑没?看着都流口水……

而如今,做粑的人已经是越来越少了。哪怕是广大的农村,因为年轻人都常年在外,老人家一两个人也不愿意再去忙活;城镇里做粑又不方便。因此,众多的都昌人,无论走遍全国各地,难忘的始终是老家的米粑。那是一种味道,一种情怀,更是一种传承和记忆。

文化!“七月半”你家做粑没?看着都流口水……

◁◁◁ 扫一扫关注我们

文化!“七月半”你家做粑没?看着都流口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