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意炒作逼死未婚女子,無良文人,你們的心不痛嗎?

明朝萬曆八年(1580年)的九月九日,蘇州太倉城內一下子湧進了10多萬人,大街小巷人潮洶湧、水洩不通。人們蜂擁到這個小城,是想見證一件大事:一個女道士將在這裡飛昇成仙。

道教認為,修道成功後,軀體就沒了作用,人會像蟬一樣蛻去外形,留下軀體成仙而去。

這個修道成功的女道士不是一般人,她叫王桂,是當朝部級高官、禮部右侍郎王錫爵的千金小姐。提到王錫爵,可是響噹噹的大人物。王家是名門望族,在全國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肆意炒作逼死未婚女子,無良文人,你們的心不痛嗎?

道教弟子

圍觀這一場景的,不僅僅有普通百姓,更有很多那個時代非常有名的大文人、大官員以及各種大V。

領頭的是當時大作家王世貞。他是當時的文壇翹楚,“後七子”領袖,曾領文壇風騷20餘年,有絕高的威望和影響力。而且,還有很多高官也來捧場。這些文人墨客、達官貴人都為了一個目的匯聚到一起。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這個女道士的弟子。

肆意炒作逼死未婚女子,無良文人,你們的心不痛嗎?

飛天想象圖

女道士是這些文人一手塑造起來的。

王桂雖出身名門,但和其他女孩相比卻更不幸。她出生時難產,之後得過黃疸,學東西又很遲鈍,而且很不合群,極少說話,就喜歡一個人待在房間裡。從現代醫學看,她患有重度抑鬱症。

當時一般女孩子15歲就結婚了,因為抑鬱症王桂16歲才定下親事。更不幸的是,兩人還沒見過面,對方就死了。這讓王桂受到更大精神刺激,越發沉默寡言,她主動提出要為“丈夫”守節。

不久,王桂的精神有些不正常,說自己遇見了道教仙人蘇元君,得到了指點和傳授。她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燾貞”,法號“曇鸞菩薩”,道號“曇陽子”。她每天燒香撒露,學習辟穀,有時候還向家人展示她的法術。

王錫爵一直就對女兒懷有愧意,覺得她過一段時間就會厭倦放棄,也不干涉,只向好友王世貞說了女兒的情形。

肆意炒作逼死未婚女子,無良文人,你們的心不痛嗎?

道家弟子打坐

當朝精神領袖王世貞知道了,地球人就都知道了。

按照王世貞本人的說法,他和18歲的燾貞進行了一番長談。這次長談,讓46歲的他醍醐灌頂。他不顧身份,當即拜王燾貞為師。

憑著王世貞在文壇的巨大影響力,這件事很快像一陣風吹遍了太倉城,傳到了蘇州,接著無錫、杭州、紹興等地聞風而來的文人越來越多。

這裡面,不乏名噪一時的文人墨客。如,寫出“三言二拍”的馮夢龍,狂放才子徐渭、屠隆,以及沈懋學、沈德符、瞿汝稷、馮夢禎等。他們一貫自命不凡,卻都心悅誠服地拜倒在燾貞門下。在詩文作品裡,他們對燾貞的事蹟大肆描繪,燾貞聲名日隆。

王錫爵見女兒之事已經廣為人知,也不顧身份,拜女兒為師,併為女兒修了一座曇陽道觀,專門用作修煉傳教。

肆意炒作逼死未婚女子,無良文人,你們的心不痛嗎?

深宅大院

到了20歲時,燾貞說她已經修煉成功,將要飛天成仙。只是她接連試了兩次,卻都沒有飛昇。燾貞認為是儀式不夠莊重,要補行祭拜儀式。

王世貞等幾個忠心耿耿的弟子繼續鼓譟,他們不時辦沙龍開派對,寫了大量的關於燾貞顯靈通神的詩文進行鼓勁,說第三次飛天必定成功。

一些高官大吏也加入到這個行列,如戶部尚書耿定向、吏部侍郎趙用賢等人,他們的加入,使這一事件在上流社會中更廣泛交流。一時間,燾貞成為人們街談巷議的必談話題。她的粉絲越來越多,每天前來求仙道的人絡繹不絕。

肆意炒作逼死未婚女子,無良文人,你們的心不痛嗎?

明朝市井

這年中秋節,燾貞告訴眾人,她將在九月初九那天蟬蛻飛昇。

為了那一天,她已經好幾天不吃不喝,手裡一直拿著她養了許久的小蛇。這條燾貞稱為“護龍”的小蛇,在王世貞等人的作品裡經常提到,並被大肆神化。

人們得知消息,奔走相告,不遠萬里趕來,想一睹神仙道長蟬蛻飛天的場景。

肆意炒作逼死未婚女子,無良文人,你們的心不痛嗎?

頂禮膜拜

這天中午時分,燾貞沐浴更衣完畢,面無表情地和家人及幾個弟子告別。王錫爵老淚縱橫,一語不發。燾貞帶著她的“護龍”,左手握著拂塵,走進準備好的龕中,躺在裡面。不一會兒,就嚥了氣。

王世貞親眼目睹了師父蟬蛻的經過。他後來寫道:師父進入龕中之後,突然渾身顫抖,牙關緊咬,臉色發青。還有人說,燾貞蟬蛻時,面色枯黃,站立不穩。這說明,燾貞可能是被毒蛇咬死的,也可能是長期營養不良被餓死的。

燾貞生於1558年,卒於1580年。這一年,她22歲。

肆意炒作逼死未婚女子,無良文人,你們的心不痛嗎?

圍觀飛天

王世貞專門寫了一萬多字的《曇陽大師傳》,燾貞死後的第三年,他還沉浸其中,又寫了《上曇陽大師》。遠在浙江的徐渭也寫了一篇《曇大師傳略》,對燾貞進行神化。屠隆親眼目睹了燾貞蟬蛻的經過,寫了不少詩歌表達內心的激動。寫《本草綱目》的李時珍也看了燾貞飛天,因為懷疑與王世貞進行了爭論;據說湯顯祖的《牡丹亭》也是受這個事件的影響才創作出來;其他士人,如談遷、沈德符等,也記載了燾貞的許多事蹟,使燾貞的影響久久瀰漫。

肆意炒作逼死未婚女子,無良文人,你們的心不痛嗎?

女道士

燾貞事件之所以能產生轟動效應,與文人的炒作捧殺是分不開的。憑藉這些文人官員的聰明才智和文化修養,他們不會不明白事情的真相,卻依然一味煽風點火。一個純潔無瑕的少女,竟這樣死去。我們聲討封建禮教吃人,更痛恨無德文人肆意炒作。是他們,無視一個弱小無助少女的痛苦,一味地鼓吹炒作,生生地把燾貞逼上了絕路。

有人說,知識分子是社會的良心。面對燾貞,王世貞們實在丟掉了良心,成了十足的幫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