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取所需:《金瓶梅》里的官员祝寿!

《金瓶梅》通过描写不同阶层人物的生口状况,展现了与之有关的人物的生活背景、环境和状态。就像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的那样:“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变幻之情,随在显见。”本篇介绍官员的生日情况。

从官员的生日情况来讲,文中提到举行生日的官员主要有四个:蔡太师、周守备、夏提刑和西门庆。他们祝寿的情况可以按等级分为两部分,即:下级给上级拜寿和上级给下级祝寿。

各取所需:《金瓶梅》里的官员祝寿!

下层官员给上层拜寿是很容易理解的一种现象。在《金瓶梅》中主要是西门庆给蔡太师、周守备和夏提刑拜寿。作为权倾朝野的太师,蔡京的生日规模之大自是不必说;单是从分为四天来过的寿期,就可以看出其气焰之盛、权力之大;这样的人,自然是官员们争相结交攀附的对象。而寿诞的举行,恰好给苦于攀附无门的人找到了一条门路;同时蔡太师也借此机会聚敛财物,卖官誓爵。

实际上,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很大关系。在明代中后期,皇帝怠政和因循守成的环境下,官员中开始出现了萎靡不振的现象。他们在取得一官半职之后,大多数明哲保身、见风使舵、曲意逢迎、互相倾轧,结党营私者越来越多,而主持正义者却少之又少。

尤其是从嘉靖十八年起,明世宗迷恋仙道、祈求长生,自己在宫中修炼,让四岁的太子监国,追政长达三十年。而首辅严嵩与儿子“把持朝政,打击异己,贪污受贿,卖官誓爵,变乱成法,败坏政治,扰乱经济秩序和边关防务等。”导致朝纲败坏,民不聊生。

各取所需:《金瓶梅》里的官员祝寿!

与此同时,许多市井之徒也跻身官场,投机倒把,《金瓶梅》中的西门庆便是典型代表。从第二十七回开始,西门庆就着手打造生辰纲,到了三十回中,因献生辰纲而得官,就连押送生辰纲的来保和吴典恩也因此得官。正如《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中说的那样:“朝廷赏太师以爵,太师赏人以爵。其受赏之人又得分其爵,以与其家人伙计。”

朝廷的官位就凭蔡太师的一句话即被送了出去,可见当时社会的黑暗,卖官成风。蔡太师从中得到的利益也是惊人的,单单西门庆的寿礼就令人们膛目结舌:“大红蟒袍一套,官绿龙袍一套;汉锦二十匹,蜀锦二十匹,火烷布二十匹,西洋布二十匹,其徐花素尺头共四十匹;狮蛮玉带一围,金镶奇南香带一围;玉环犀杯各十对,赤金攒花爵杯八只;明珠十颗,黄金二百两”。

寿礼的奢靡程度令人惊讶,无怪乎在正生日当天,蔡太师单请西门庆一个。从中也能看出西门庆结交权势的手段,“在口常生活中,西门庆非常注意发挥金钱的力量,以金钱去换取权势,又进一步通过权势去捞取更多的金钱。”

各取所需:《金瓶梅》里的官员祝寿!

同样是自己的上级官员,西门庆对待周守备、夏提刑寿辰的态度与蔡太师的却有很大差别。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夏提刑和周守备职务虽然在西门庆之上,但毕竟与西门庆一样,只是清河县的官员;并且他们与西门庆之间并非单纯的上下级关系,而是利益互有交叉,在官场中还需要互相帮忙、互相扶持。

其实,无论是作为商人身份还是官员身份,西门庆都同样会为周守备之类的地方官员带来各种利益,他们之间是一种各取所需、变相的买卖关系。而蔡太师位高权重,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论是官场还是商场,西门庆的许多事情都要依赖蔡太师及其裙带,例如第十八回中,西门庆受到陈洪的影响而被列入其党羽名单中,则是靠蔡枚的关系得以脱罪;另外第七十回中,西门庆得以升官,也是因为蔡太师的关系。两者之间主要是一种依附和被依附的关系,即西门庆通过金钱的纽带来依附于蔡太师,因此送给蔡太师的寿礼自然要比周守备和夏提刑贵重得多。

各取所需:《金瓶梅》里的官员祝寿!

这种明目张胆贿赂上级现象的产生与当时社会有很大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货币经济逐渐活跃,在明代中后期社会奢靡之风的影响下,较之前代,官员以权谋私的现象口益严重。王廷相在《浚川奏议集》卷九《天变自陈疏》中提到“先朝岂无贿者,馈及百两,人已骇其多矣。今也动称辄数千,或乃数万矣。……先朝受贿者,暮夜而行,潜灭其迹,犹恐人知矣。今也纳贿受赂,公行无忌,岂非士风大坏矣。”

上级给下级祝寿,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清河县内部官员之间。第五十八回中,西门庆因贿赂蔡太师而成为清河县的副提刑,上级官员周守备和夏提刑去给他祝寿,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关系有多好,而是官员之间利益的需要和驱使。虽然此时西门庆的职位比较低,但是他认蔡京做了干亲,认识许多显要官员,并且家财万贯,这都成为其炫耀的资本。

各取所需:《金瓶梅》里的官员祝寿!

从第六十五回,为李瓶儿办过丧事之后,宋御史、安郎中、汪参议、雷兵备等人陆续借西门府地做东请客,虽说有“打抽丰”的嫌疑,但西门庆同样也会借此机会获取利益,如第六十七回中,西门庆在宋御史面前为荆都监说情,使荆都监转统制之任。由此可以看出,不仅是在金钱上,即使在官场上,西门庆对清河县的这些官员也有帮助。这也是周守备等官员与西门庆结交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在明代中后期腐朽的统治之下,官场上十分腐败,贪污贿赂,卖官誓爵,强取豪夺,追求浮华的生活。“朝廷命官成了宰相肥己的钓饵,一张委任状就是一场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官阶的天平全靠贿赂的多寡。财物下得越多,官便做得越大;财物下得越勤,官便提得越快。”官员之间的交往是以利益为条件的。在寿诞的光鲜背后,是各种私欲的横行;原本表示美好祝愿的寿辰,变成了人们获取利益的“罗马大道”。

各取所需:《金瓶梅》里的官员祝寿!

值得注意的是,明清时期“在货币权力面前,尊卑贵贱关系出现了某些新的变化,过去长期受歧视、受压抑的工商业者,因为握有货币,逐渐受到重视。”工商业者这种地位的改变在西门庆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作为《金瓶梅》中重要人物之一,西门庆的生日在文中提到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十二回中,西门庆当时还只是清河县的商人,周守备和夏提刑就去给他祝寿。就像前文提到的,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此时作为商人的西门庆要依靠官员的力量来维持、经营其商业,而官员会从商人那里攫取大量金钱和财富,用以挥霍。正如在《明史十讲》中提到的:“社会生活中,商人为社会风尚演化的主角,官员的士绅阶层则紧紧跟随,起到推波助斓的作用,从而掀开明代社会生活风尚由俭入奢的帷幕。”

各取所需:《金瓶梅》里的官员祝寿!

其实,西门庆从一开始的发迹就与官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金瓶梅》开篇第二回,对西门庆的出场介绍就点明了这种关系,说他“近来发迹有钱,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把揽说事过钱,交通官吏”;第三回中王婆向潘金莲介绍西门庆时,说道:“知县相公也和他来往”,“又放官吏债结识人”;第七回,说娶孟玉楼中,薛嫂介绍西门庆说道“清河县数一数二的财主,有名卖生药、放官吏债西门大官人,知县、知府都和他往来,近口又与东京杨提督结亲,都是四门亲家,谁人敢惹他!”

实际上,明代中后期的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商人与士人的关系已经不像传统社会那样等级分明,互相对立。一些出身于商家的官员代商立言,一些士人为了生活水平的提高投身商海,社会上对商业、商人和商品的态度也逐渐转变。”

因此,商人和官府的联系也越来越频繁、越密切,而西门庆就是这种转变中的典型代表。第五十八回中的寿辰,是西门庆三次生日中最隆重的一次。此时西门庆正处于人生得意之时,不仅身居官职,而且拜蔡太师为干亲。他的生日宴非常热闹,不但请了李铭、吴惠、郑奉三个小优,还有杂耍乐工以及郑爱月儿、齐香儿、董娇儿、洪四儿四个唱的;拜寿之人除了周守备、荆都监等地方官员外,还有刘公公、薛公公等内臣,下人伙计更是不必说。

各取所需:《金瓶梅》里的官员祝寿!

但是在如此隆重的生日场面中,西门庆仍不忘他的生意,在生日中时刻穿插生意之事:西门庆生日之始,就提到韩道国货船到了临清;此后又提到要找人打扫房子、寻伙计、钞关上过税之事;生日之中又有倪秀才推荐温必古之事;最后,生日结束之时,西门庆仍然向伯爵提及寻伙计、批合同之事。

从这几处可以看出:虽然家产丰厚,但西门庆时时处处显示出其商人的本色和特征。无论在何种场合,生意之事始终都记在他的心里。不可否认,作为一个商人西门庆是有能力的,他总是紧紧盯着利润,善于经营生意,亲力亲为,而且能拿捏对手心理,如在李瓶儿劝西门庆去给川广客人批合同时,他不紧不慢,并且对李瓶儿说:“你不知贼蛮奴才行市,连货物没处发脱,才来上门脱与人,迟半年三个月找银子;若快时,他就张致了。满清河县,除了我家铺子大,发货多,随问多少时,不怕他不来寻我。”

在这里,虽然是一种狂傲的语气,但对货物行情和商人心理西门庆拿捏得非常准确;并且以其商人独特的眼光和敏锐性看到了金钱的重要性,因此在为官之后,西门庆也始终维持着他的商业王国。佚名《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评语》中写道:“西门庆只以生意为本,不尽改换门间,大是高处,恐今人有不及者矣。”

各取所需:《金瓶梅》里的官员祝寿!

实际上,西门庆与封建官僚相互勾结,很大一部分是为他的商业服务的,以便扫平商业道路上的阻碍。虽然是个提刑官,也有棒禄,也会贪赃枉法,但不可否认西门庆大部分财产还是来自于生意所得。官职的得来,结交权贵,甚至是与情妇偷情,金钱的力量功不可没。

西门庆深谙金钱和权力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权有时而旁移,利无施则不可,沸沸攘攘,又孰非趋利之人哉?蒙其利者,自无不助其势,即慕其利者,亦无不畏其势。利即势之根源,势即利之效验。”事实证明,在晚明人们追逐金钱和利益的特殊环境下,西门庆的行为是正确的,谋取的利益也在不断扩大。对于官员的升迁,宋御史也会询问西门庆,而荆都监、胡府尹、李知县也会相继求西门庆说情保荐,这些殊荣的获得依靠的都是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当然荆都监等人也会运用职务之便为西门庆的商业大开方便之门。《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评语》道出了他们之间可笑的关系:“黑出险贤否,朝廷巨典,乃咨及市井之人。甚矣,钱神可畏,而官篇可笑也。”

各取所需:《金瓶梅》里的官员祝寿!

综上所述,可以了解到西门府之繁盛,来往权贵之多,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西门庆拥有大量财富,而他也将自己财富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跻身官场,能够使西门庆的商业获得安全上的保证,打通各路商业关节,不仅可以少缴税钱,还可以提前获知商业信息。西门庆深知金钱的重要性,因此时刻关注他的生意一一绒线铺、生药铺、绸绒铺、典当铺、放贷款甚至长途贩运一一他几乎涉及到明代商品经济的所有领域。

可以说,西门庆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经营商业所涉及的领域是晚明时期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他的贪赃所得,更多的是用于挥霍和扩大商业资本,而他对金钱的追求也远远大于对权力的攫取。因此,在如此多权贵出席的、隆重的生日宴会中,他心中仍然不忘如何经营自己的生意。另外,在西门庆涉及的商业中,所有账目他都清清楚楚,甚至在临终之时,对于各处账目依然一丝不乱,对于死后生意的动向也做了交代。综观西门庆的一生,经商贯穿始终,他是个地道的商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钱财,因为只有钱财才能满足他的各种欲望。

来稿/彭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