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如何种植?

老叶698


猪苓是一种多孔菌科植物,中医药上以菌核供药用,也称枫苓,亥苓。种植方法与天麻,茯苓相似。猪苓,茯苓以向阳种植为好,天麻以一定荫蔽度为佳。



先看猪苓野生状况其如何生长,可得知选择最佳方案。一般猪苓多生于1000米海拔高山林地,多以次生林的向阳地,土壤结以砂质壤土产量高,猪苓并没有能够自养,也不能直接寄生于活的或腐朽树木上,而是靠另一种密环菌提供养料(与天麻是一样的)。

猪苓生长发育,经过四阶段,孢子,菌丝体,菌丝和子实体。而我们所得猪苓是菌丝体多次生长缠绕结合成菌核。这菌核是菌丝营养储存体和再生体,可在环境不适和吸收营养无望时进入休眠状,条件适合时再行生长。

栽培技术

初始栽培者,先不用学习蜜环菌菌种生产,可到有资质研究所购买,自己生产菌种技术难度大,初始所办设备极大增加了菌种成本,并菌种纯度还不能保证,研究所大量生产和原有设备,所生产质量保证的一瓶菌种只需一,五元,而你自己生产可能二十元生产不出来,并质量还不能保证。

一,培育菌材和菌床

1,备料,选择栎,桦,枫,槐,柳类阔叶树,锯成60厘米一段,大太阳下爆晒半个月,每隔3至5厘米砍一排鱼鳞l口,每段砍三至四排,砍深达木质部。



2,培养菌材和菌床。挖窖深50厘米,长宽各70厘米,在窖地挖松土10厘米左右,放入三分之一腐殖土,放段木5段,材间距6厘米,将购来蜜环菌种紧附在木段的鱼鳞口上,如果树段小的可放第二层,如果第一层己快平窖口的,就不補第二层。上用腐殖土混树落叶填充,浇上稀马铃薯汁水,再用土覆盖成龟背形,窖四周开好排水。窖培菌材以6,7月为宜,培养二月到8,10月蜜环菌己长满段木,可扒开作菌床培养猪苓。

二,培育猪苓

1,选地,选取海拔1000米向阳林地,最好有一定坡度,顺坡挖窖深50厘米,长宽各70厘米。

2,下窖培育。春季4到6月。秋季9到10月均可。栽培时扒开菌床,取出上层5根段木,如果就一层就不用动菌材,将备好的小猪苓菌核(苓种),一个接一个地贴放在菌材的鱼鳞口和菌材锯断口,使苓种与菌材紧密结合,一根菌材放5块苓种,后填充腐殖土,窖顶整成龟背形,四面开好排水沟。

3,猪苓是不施肥,不锄草,让其保持野生状态下生长,只防人畜践踏,和鼠害,蚁害。

4,秋季10月采挖,猪苓下窖到收获得2至3年,其菌核能在地下保持多年生长不烂。菌核挖出后,除泥晒干,烘干即为商品药材。


老艾叶


猪苓又叫野猪粪、粉猪苓等。

喜欢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萌坡熟地。当地面下5公分,8-9度的时候开始生长,最适合的生长温度是15-20度,25度以上停止生长。

一是要选地整地

海拔1000-2000米,树林里,要示疏松的砂质土壤为佳。

二是繁殖

目前人工栽培多栽小猪苓进行繁殖。

三是栽培时间

春季3-4月或秋季7-8月为最佳时间

四是栽培

坑栽,坑深50厘米,长宽各70。一般用长有密环菌的树枝作菌种,和新砍的树棒入在坑内,盖土20-25厘米,经过1~2个月即可使用。也可使用培育好准备栽天麻的菌材。一窝用5根菌棒,下种菌核0.18千克。栽时选完整无伤的新鲜野生小猪苓,或把猪苓核分成小块,每块大小如核桃一般,用手指压紧使菌核扯断的菌丝断面与菌材紧密结合。一根菌材上可压放苓块7~8个,栽好一根,用腐殖上把四周培好,不留空隙。以此类推,一般只栽一层,最好盖腐殖土20~25厘米,略高出地面,两年后可以采挖。

五是采收

一两年内产得不多,三四年进行旺盛时期。

全年可采收,夏秋为采收好季节。

收获时注意去老留幼。


吴一道


猪苓富含粗蛋白,粗纤维,以及各种处于游离状态的生物素,是一种常见的药材。它具有利水除湿,增强免疫力,抗菌抗肿瘤等功效,市场需求很广,有一定的种植空间。

那么如何种植猪苓呢?我们应该针对它的特点来种植。猪苓是担子菌纲多孔菌科,既然是菌科植物,那么它必定需要符合菌类种植的某些特性。如,需要肥沃湿润,腐烂杂质多的地方,而且是在浅层地面下,生长温度在10到30度为宜。

1:土地选择。最好在阴凉的林下,最好在桦树,橡树等树下,这个大家都明白,菌类植物都是在树下阴凉处生长的。土层里要有厚厚的枯叶腐殖层,土壤为疏松的沙质壤土,还要合适的断木。这个断木最好用桦树。



2:猪苓一般是在每年的4到6月和9到10月,为活跃期。因为这个时期的温度不会太高。夏天时,温度已经超过30度。所以,利用这个特性,我们在春季3月和秋季8月时,开始栽培。因为这个时期的猪苓刚好度过休眠期,将要进入生长期。


3:培栽方法,一般都采用坑栽。坑深40厘米,60到70厘米的长宽。一窝5根菌棒,盖土20厘米,再放20厘米的腐殖土。猪苓为多年生菌类,所以头两年产量不高,三四年时才是最多的。

猪苓目前市场需求很大,如果没有更好回农村创业项目的伙伴可以考虑下。


村哥小凡


猪苓如何种植?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植中药材,其中猪苓就是种植很广泛的药材之一。猪苓性平味甘,多用于治疗急性肾炎、水肿、尿频、尿急、黄疸等疾病。猪苓喜欢生长在土壤肥沃、排水性好的坡地,所以在人工种植猪苓时,要首选海拔在1000-2000米的桦树、橡树等树下,最好是在半阴坡,这种地方土壤肥沃,多为疏松的砂质土壤,很适合猪苓生长。


一般栽培猪苓的时间为每年的3-4月或者是秋季的7-8月,因为4-6月和9-10月是猪苓快速生长的时期,在种猪苓后立马进入快速生长时期,有利于猪苓的生长。

在栽培猪苓前要培育好菌床和菌材,一般是选用有蜜环菌的枯朽树枝、树皮和树根作为菌种。猪苓选择用坑载的方式栽培,坑的长度和宽度在70公分左右,深度在20公分左右,这样既不会破坏森林,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将有蜜环菌的枯朽树枝、树皮以及树根堆放在坑内,并覆盖薄土,1-2个月便可以使用。


在种植猪苓时,可选择与菌棒长度相等的桦树、橡子树的新鲜枝条,在枝条的两面和间隔23-5厘米的地方切一个鱼鳞口,将新枝条和菌棒相互隔一个依次排开,排好后覆盖一层树叶后再覆盖一层腐殖土轻轻压实,然后在按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次,第二层盖土6-10公分厚形成龟背状,有利于排水。

猪苓在第一、二年产量会很低,在3-4年以后才能进入到繁殖旺季,全年都可以采摘,但是在夏秋季猪苓的品质为最佳。收获时要采摘老的,保留幼小的,采摘后要去杂质刷洗干净,在太阳下晾干后便可放在阴凉地方保存。


农人马小妞


猪苓如何种植?猪苓作为一味传统中药使用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已有二千多年的使用历史,由于形状难看,而且很难看,也被叫做野猪粪,地乌桃等等诸多名称,为多孔菌科多孔菌属植物猪苓的菌核,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野外均有生存,也被大面积的种植,属于一种人工种植技术成熟的种植品种。

猪苓种植喜欢湿润,通透性能良好沙质酸性土壤,猪苓的栽培时间最好每年的春季3~4月或秋季7~8月,这个季节正是从休眠期到生长期的旺盛季节。

要选择一些阔叶树木作为基质,像桦树,槭树、桑树等等诸多树种皆可使用,负载蜜环菌生长的营养丰富,树段截断后晾晒,然后打洞填充菌种。

菌核栽埋和蜜环菌段在窖内相间隔放,然后填充腐殖土,压紧,不留空隙,松紧适度,不要压得太实。最后,覆盖细土10~15厘米,猪苓种植不施肥、不锄草,保持自然生态生长,要保持土壤的湿润,可以翻开如有虫害,要使用药物喷施,进行杀灭。

猪苓属于多年生习性,一两年内的产量不是很高,栽培三四年才是生长繁殖旺盛时期。植株猪苓是要花费相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的。

猪苓是一味功效很强的药物,药性:甘、淡,平。功效和作用:利水渗湿。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对于癌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和各种肿瘤伴有积液或水肿者尤适宜。

关于猪苓的作用还有很多,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谢谢。


棒奔霸


1.选地整地,海拔1000-2000米阴坡,富含营养排水好砂质土壤,在选好的树下,于近根处挖60x50x1125px土壤。

2.培养菌材,砍花,采集密环菌树种,3、4月间按3:1比例摆放整齐。

3.将切成碎块的幼嫩的密环菌索洒在上面,用土填空隙覆盖,上面再一层树叶,堆高1米左右,并在四周盖土250px,上再覆盖树叶、树枝、稻草等,天旱应适当洒水保持一定湿度。

4.培育菌材,以备来年使用,选择野生15克以上的嫩菌核手掰成小块。

5.春季4-5月、秋9-10月培植方法,坑底部挖松,铺一层树叶,将培养好的菌材按间隔150px平放菌棒间放种苓5-8块,每坑栽2-3层,覆土,直径12-350px。


上海12316三农热线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edaf8e17f3fdf1c80f46e9630e6b052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