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规模上升,供应链金融市场望好

应收账款规模上升,供应链金融市场望好

当前金融市场上,不仅是国内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物流企业都关注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的融资情况。

虽然供应链金融业务在我国开展时间较短,但这块市场上竞争已非常激烈。

当前供应链金融产品存在行业比较集中(主要是汽车、能源、家电、钢铁行业)、供应链金融推广产品同质化等现象,相对实力较弱的商业银行,与国商业银行同场竞争时就略显劣势。

由此可见,未来商业银行应该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不但要从融资模式上创新(包括业务品种、业务时间),还要通过供应链金融领域不断开拓创新金融产品,只有这样,我国商业银行才能在市场中抢占一席之位。

-01-

供应链金融市场竞争前景

从银行贷款以及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进行分析:

从目前我国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情况来看,预计短期内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仍将持续,预计2023年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市场空间可达16.90万亿元。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尚存很大的缺口,未来我国金融供应链发展空间巨大。

从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进行分析:

受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国际国内市场需求总体不足,我国各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

在此背景下,企业应收账款规模持续上升,回收周期不断延长,应收账款拖欠和坏账风险明显加大,企业周转资金紧张状况进一步加剧。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供应链金融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估计,目前,全国企业的应收账款规模在20万亿以上。

假如用这些应收账款当作银行贷款的潜在抵押品加以充分利用,可以预见未来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发展前景巨大。

应收账款规模上升,供应链金融市场望好

-02-

供应链金融营销模式发展趋势

从营销模式来看,如果把供应链金融的营销服务模式确定为“1+N”,则国际银行更多的是从解决“1”的问题出发,以“应收账款融资”为关键词,主要面向核心企业的上游供应商,通过电子平台对订单、发票等数据信息流进行管理,深入稳定与“1”的关系的同时,培育新市场的客户群。

而国内银行的营销突破口刚好相反,供应链金融业务始于以货押授信业务为代表的中小企业自偿性贸易融资解决方案,大多数银行“1”只是市场营销的中介,目标客户群是以经销商为主的“N”,以“存货融资”为关键词。

应收账款规模上升,供应链金融市场望好

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国内大型企业供应链管理理念的深化,国内供应链金融业务营销模式的出发点将进一步向核心企业转移,核心企业的上游客户也正在成为国内商业银行重要的目标客户。

同时,营销出发点也进一步呈现多样化,物流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包括保险公司在内都可能成为重要的营销渠道,从而实现成片开发,甚至在某种情况扮演“1”的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