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七件“珍宝”

大清铜币,光绪元宝钱币一组

大清铜币,学名清代机制铜圆,各地铸造比较统一。铸造始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流通时间较短。因其版面设计优雅,雕刻精良,且存世量极为稀少,大清铜币光绪年户部造当十被誉为中国近代制币中的十大名誉品之一。

而光绪元宝是大清光绪年流通大面值货币之首,是我国首批引进海外技术的印发流通货币,对于现今也蕴藏了一定历史意义。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七件“珍宝”

类 别:杂项规 格:大清铜币 重 6.9g 直径 2.79cm 光绪元宝 重 7.1g 直径 2.87cm 此二枚钱币,即为大清铜币户部造当十和清江造光绪元宝当十。可以看出表面是自然老化的痕迹包浆,因为当十流通,所以有一定的磨损。大清铜币版式繁多,尤以当十者为最。多位清帝在位时发行过铜币来作为流通货币,铜币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使交易逐渐便利起来。而如今,大清铜币也越来越具收藏价值,许多收藏家对大清铜币爱不释手,而收集多种多样的铜币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东三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背错配北洋造银币

公元(1905)年清末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希望通过政府改革来挽救清王朝的崩溃,由盛京五部调入北京,裁撤奉天府府尹建立东三省,由盛京将军统管所有事物。适才出现东三省造光绪元宝。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七件“珍宝”

类别:杂项

规格:重 17.2g 直径 3.89cm

此枚为东三省造光绪元宝,但它还具备一个更大的特点,就是背面错配了北洋的英文,属于东三省的错版银币。本身“东三省造光绪元宝”就举世难寻出几枚,价值难以言喻。更别说是错版的了。其收藏价值是存世量、文化价值、铸造工艺来决定的,其品相,包浆一眼就能看出是很不错的,像这种家传珍品,价值只会越来越高。

官窑双鱼化龙耳簋式香炉

宋代统治阶级对瓷器的审美情趣是追求玉质感,官窑在烧制瓷器过程中不计成本,“似玉非玉胜似玉”为其最高境界。鉴赏宋代瓷器有无官相,看造型十分重要,宋代官窑烧制的庙堂供器多以商周青铜礼器为母本,其形制中渗透着宋人的政治取向和文化内涵,造型端庄简约,沉稳内敛,贵气外露,而釉水玉质感这一特征也尤为重要。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七件“珍宝”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七件“珍宝”

类别:瓷器

规格:高 12cm 口径 15.5cm 底径 10cm

此件宋代官窑香炉就是典型的仿商周青铜礼器“簋”的造型,俗称簋式香炉。且整体声如罄,釉面光滑莹润,温润如玉,犹如堆脂,滋润细媚,釉面如抚摸如婴儿肌肤般如缎似玉。器身保存非常完好,因为年代久远釉里已有土沁色,属于出土之物。真品官窑器在市面上是非常少见的,每出现一件都会引起收藏家群体的轰动。

兽面纹青铜爵

青铜器出现并流行于4000年前直到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青铜爵杯就是其中备受关注的一种,爵是商、周时期除鼎之外最重要的青铜礼器,具有社会制度、组织和规范等具体意义。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七件“珍宝”

类别:杂项

规格:重 835g 直径 19.1cm 高 21.5cm

重 895g 直径 19.2cm 高 21.7cm

此对青铜爵即为汉代风格的爵杯,陶爵流行于夏、商,铜爵流行于商和西周,到了秦汉时期,本身就已很少见了,基本不做爵杯之物,即使有也非王侯不能有。那现存于世的更是稀罕了。且整体保存还比较完整,锈色自然,更重要还是一对。虽然汉代青铜器比之商周稍逊,但其收藏价值不容小觑。

宝桂局咸丰通宝小平钱

"咸丰通宝"是咸丰元年开铸的钱币。但由于鸦片战争、列强的掠夺和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发生,钱局铸造制钱已很难正常进行,很多省钱局实际上处于停顿状态,即使开铸,也是偷工减料 。因而造成咸丰通宝制钱精好者少 ,而粗制滥造的多。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七件“珍宝”

类别:杂项

规格:重 1.9g 直径 2.07cm

咸丰通宝共有29个局造,其中很多像“宝泉”“宝源”等都是所见者多,不过像“宝桂”“宝台”局是很少见的,尤以"阿克苏"局"宝通"局所铸为稀少。此枚咸丰通宝便是“宝桂”局所造的小平钱。钱币整体包浆自然,保存相对完整,在历史流通中有些许磨损。在现在的市场行情重,此类钱币的收藏价值和未来升值空间是越来越高的。

中华铜币民国十年双旗贰拾文铜币

双旗币产生于民国时期,民国在我国前史上仅仅存在了几十年的时间,因而,在混乱不安的时代,钱币在阅历了无穷的年月以后,仍然能够完好地保留下来,实属不易,具有很高的前史文物保藏价值、以及文化艺术交融范畴展开了许多富有成效的立异探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七件“珍宝”

风格:民国

类别:杂项

规格:重 11.2g 直径 3.24cm

双旗铜币在民国时铸造出来,版本比较多,各地都不一样,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此也导致市场上有很多双旗币出现。此枚中华民国十年·贰拾文双旗铜币,此类版本是这些种类中很少见的,相比较其他版本的双旗铜币价值更高。本藏品正面图案为两株稻穗组成的嘉禾纹,中央竖写“贰十文”两字;背面中央为两面交叉的国旗,上环为“中华铜币”四字,下环铸“民国十年”。整体品相良好,保存相对完整,包浆自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

乹元重宝光背大钱

乹元重宝是中国唐朝由官方铸造发行的铜质铸币。有“乹元重宝”和“重轮乹元重宝”两种。因官价规定,面值大于开元通宝,并且有很高的兑换率,又因乾元年间发行,所以称为“乹元重宝”,民间俗称“乹元大钱”。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七件“珍宝”

年代:唐代类别:杂项

规格:重 12.8g 直径 3.33cm

这枚钱币属于典型的方孔圆钱,方孔圆钱是由唐代早期开元年间创作的,唐肃宗时期推行铸造的货币,直读乹元重宝,光背非常有特点,翻砂倒模工艺制作过程当中有呈现一种轮颜,边缘和中间有重影。穿背往上部位有砂痕。这个是典型的唐代钱币独有的特征。且此枚钱币属于乹元重宝大钱,钱币保存非常完好,品相相当不错,字迹依然很清晰,包浆老厚,能流传存世的正品很少,它的收藏价值和投资空间是巨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