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什么把T50战机改名为苏57?

第一军情


T50是一款单座双发重型战机,具有隐身能力,起降距离短,超音速超机动性等特点。它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可达到一小时145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为2135千米一小时,作战半径在1100千米,内置四个武器舱,战斗载荷可达60吨。

从参数来看,战机性能相当不错。所以俄罗斯将其作为下一代主力多用途战机,也是面向全球军火市场推销的一款主打产品。可以代替苏27和苏30等战机,所以俄罗斯人对这个战机寄予了很大厚望,认为可媲美歼20和F22.一旦完成服役的话不但大赚特赚,还能刷新世界对俄罗斯军工技术的认知。

但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很残酷。在2015年进行测试的时候,T50就被曝出很多事故和毛病。丑闻出来之后,俄罗斯为了消除负面影响,马上将T50改名为苏57。可这样一来却把印度给坑惨了。印度本来看到中国新型隐身战机服役之后,心里多少有些慌张,为了寻找平衡,于是提出和俄罗斯联手一起搞FGFA战机项目的研发,一开始,印度是雄心勃勃的在前期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

可现在T50出现毛病后,印度开始担心,新战机的隐身和超音速等问题,于是提出要对苏57进行40处改动,甚至印度空军有人提出,不如退出俄印联合战机项目算了。可是印度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就算现在临时退场,将前期的钱都交了学费,俄罗斯也不会轻易让步的,这个锅印度背也得背,当一个老老实实的接盘侠或许还能显示出自己的担当来。(欢迎关注第一军情,若有其他问题,请军迷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


第一军情



开宗明义的说吧,T50是研发代号,苏57是装备代号,东西还是那个东西,换了角色和代号而已。

如果非得说还有别的原因,那就是T50是俄罗斯和印度联合研发的五代机,印度钱也投了,参与也参与了,就是只能站在门外看,俄罗斯不让他接触技术。

估计俄罗斯也是一番好意,这个T50技术那么复杂和高端,印度科研人员看了头晕目眩,把脑子烧坏了,那个印度的国家骄傲LCA还怎么接着完善,平平安安飞上天?



但是印度哪里领会的了俄罗斯的用心良苦,一旁哭喊着太不公平了,我花了钱你看都不让看。俄罗斯看着印度可怜巴巴的样子,一时心软,那,你再出点钱,等我们把最难的弄好了,没有那么烧脑了,一定让你看。


印度虽然叫阿三,但是人家也不是傻13,哪里还肯上当?便嗫嚅着说,你再不让俺看,俺不跟你合作了。俄罗斯耳朵尖,啥?不合作?你说的啊,不是我逼你的哈,反正也造的差不多了,不合作就不合作。印度急了,还想辩解两句,人俄罗斯直接把T50这个型号埋葬了。

也就是告诉印度,那个型号你花钱了不错,我也浪费了不少时间,你半路上不合作,我损失大了。不过看在以往交情的份上,不找你赔损失了,那个型号就此告终了。看清楚哈,我现在玩的可不是T50,是苏57,是苏57,是苏57。人家中国朋友说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谢金澎


T-50因何命名苏-57,网上编得段子,苏-57=F22+F35,还等于歼20+歼16+歼11+歼10,这个玩笑开得没边了,相反,以其性能分析评估,这应是一架准四代机,没有问题。打7编号的苏伊霍战斗机,在外威满名至,如苏-7、苏-17、苏-27等,无不以7的编号,后面的实验飞机又有了苏-37和苏-47,因是给定苏-57,也在编号规律之内,也反映了T-50入役的决心。都清楚,现在T-50的技术状态还不够成熟,人因说,就没看见它打开有内置弹舱的照片。但是,外人没见过照片,并不等于它没有,弹舱不大是真的,说人家没有,正是又一玩笑。你懂得,俄罗斯经济这些年有点有气无力,发展没有钱,一分钱能难倒英雄汉,秦琼也卖过黄骠马的呢。其实谁家里还没有个难事呀,正常的。

苏-37和苏-47。苏-27都晓得嘎,钢钢的卖得也火,正是三代机中的代表作,那么苏-37和苏-47如何?关于苏-37,它是苏-27的一个前沿发展型号,以其无与伦比的超机动性,一时攫住了俄罗斯的心,它在老苏-35的基础上而改进,换装了两台AL-31FU加力涡扇发动机,一方面为下一代飞机而探路,另一方面赚得小钱钱养家度日,可惜的是,生不逢时自不能躬逢其盛,到现在俄专家还老后悔,总师西蒙罗夫就说,苏-37战斗机的“超机动性”将彻底改变未来的空战战术,因为它为飞行员想象出新的机动动作提供了充分的空间。苏-47是俄罗斯下一代战斗机验证机,有似美国格鲁曼公司的X-29,1997年首飞,甚至赋予了军方编号,名曰“金雕”,可惜这种前掠翼飞机也并非俄军方所要的,到2002年正式失去消息。

苏-7和苏-17。1959年投产的苏-7,西方给予了它一个装配匠的名字。苏-17是苏-7的进一步发展型号,第一种可变扫射翼战斗机,1970年入役,苏联作为攻击机使用,载弹量和航程是苏-7的两倍,苏联为推进出口,又推出了苏-20和苏-22,性能提升不小,速度与火力威猛,生存力高,空中机动性能极佳,但低空性能存在问题,需要较长的跑道起飞,出口量巨大,至今仍在越南等国看到它的身影。

苏-57的定位。国力衰弱,没有出境作战考虑,国土上空凭借强大的防空体系作支撑,苏-57自不怕谁,因此各国战斗机设计,都是本国作战思想的产物,没必要为之说长道短,什么隐身能力不高呀,弹舱小呀,也没错,但苏-57自能满足本国需要,需要的才是好飞机,实用够用就好,正同美国要发展下一代战斗机一样,俄罗斯也自有考虑,技术讲求继承性,你可以说它是拍扁了的苏-27,那又如何?已换装了30发动机的苏-57,在特定作战条件下,正能建立自己的空中优势,这已足够。


魂舞大漠


这说明苏-57战斗机已经定型,开始小批量生产了。

对于一种飞机而言,在设计阶段和正式定型阶段都一个编号,比如苏27,在设计阶段的编号是T-10,表明这种飞机还在设计阶段,毕竟在没有定型以前,还是要进行不断的修改测试,而且还有可能怎么改都达不到设计要求而下马的。而定型以后就会有一个正式的飞机型号,这两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T-50实际上就是一个设计代号,而苏57才是正式的产品型号。

各国在属于设计阶段的飞机都有一个设计代号,美国是用X打头加上数字,比如F22定型以前的编号是X22,F35定型以前是X35,到了正式定型以后,把前边的X换成F就是正式的编号。

按照惯例,一种战斗机除了用数字字母表示的编号以外,还会有一个外号,比如F22是猛禽,按照这个惯例,北约给苏联和中国的飞机也会是有一个外号,不过北约起的外号都是有点奇怪,当然有的还是很不错,比如苏27的外号叫侧卫,米格29叫支点,而歼8的外号叫长须鲸,苏25叫蛙足等等。现在还不知道北约给苏57和歼20起一个什么外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