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乱翻东西?这些小习惯害人不浅!

首先想申明一点:翻东西是儿童时期符合年龄特征的一种行为习惯。

小孩儿去别人家的时候,看到人家的抽屉,挨着个儿地翻;爸爸妈妈下班了,孩子就翻爸爸妈妈的包;在自己家里,也喜欢到处乱翻个底儿朝天。

孩子总是乱翻东西?这些小习惯害人不浅!

但是,对儿童来说,这是一个特点,不是一个缺点,他只是出于好奇。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社会化程度处于起点的位置,因此他还不具有尊重别人、不去保护别人隐私的意识和习惯。

有一家外资企业招工,对学历、外语、身高、相貌的要求都很高,薪酬也挺高,所以有很多高学历的人来应聘。这些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到了最后一关:总经理面试。这些年轻人想,这很简单,只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应该是十拿九稳了。

面试刚开始,总经理说:“很抱歉,我有点儿急事,要出去十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这些年轻人说:“没问题,您去吧,我们等您。”总经理走了,这些年轻人一个个踌躇满志,得意非凡,没一个闲着的。

孩子总是乱翻东西?这些小习惯害人不浅!

他们围着总经理的大写字台看见上面文件一摞,信一摞,资料一摞,于是你看这一摞,我看这一摞,看完了还交换:“哎哟,这个好看!”

十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说道:“面试已经结束。”“还没有面试啊!我们还在等您啊!”总经理说:“我不在的这一段时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很遗憾,你们没有一个人被录取。因为本公司从来不录取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

这些年轻人一听,有的捶胸顿足,有的面红耳赤,还有的感慨万分。他们说:“我们长这么大,很少有人教过我们不能私自翻阅别人的东西。”

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如果不注重引导孩子逐步建立起尊重他人的意识,熏陶正确的社交礼仪,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形成孩子行规礼仪教育的欠缺。

孩子总是乱翻东西?这些小习惯害人不浅!

孩子的良好习惯要在公共资源中生成,这种公共资源就是“场域或场景”。

孩子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的行为习惯,尤其是与人交流沟通、互助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等这些存在于生活场域和场景中的真实表现,都需要得到家长的关注、引导和帮助,应该给孩子提供和形成一个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

当良好的习惯得以巩固时,素质就渐渐形成了。

孩子总是乱翻东西?这些小习惯害人不浅!

那我们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爱翻东西这个习惯呢?

1、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心态。

在孩子小的时候,孩子对于一个新环境非常容易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会对一些收纳的地方,像抽屉里,包包里,柜子里的东西充满求知欲望,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很难控制住自己不去动这些东西,这个时候往往父母的呵斥和唠叨对孩子都会失去震慑力,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了解孩子为什么要去探索这些地方。

孩子总是乱翻东西?这些小习惯害人不浅!

2、要弄清楚孩子的目的。

小孩子虽然四处翻东西但他并不是没有目的的翻,他们的行动大都有他们自己的出发点,有的时候孩子是想找个自己需要的东西,有的时候孩子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玩的东西。

所以,当你发现孩子四处翻人家东西时要及时问清楚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是觉得好玩还是自己想要什么想要又没有的东西,要弄清楚原因,不要随意指责孩子。

3、适时地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孩子出现翻人家东西的行为是分不清主权的一种表现。对一件物品的归属权认知不清的表现,家长这个时候要让孩子分清楚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别人的东西是不能随便碰,不能随便翻的。

并且我们在家中对不涉及到隐私的东西,可以主动地给孩子看,这样就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总是乱翻东西?这些小习惯害人不浅!

4、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以身作则。

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从家长那里模仿来的,家长的示范作用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

孩子每天都会受到家长行为的熏陶,孩子一个习惯的养成跟家长潜移默化的行为习惯脱不了关系,所以家长平时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形象,做孩子的好榜样,不要给孩子形成不好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