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区:活跃在乡村的手工打井人 24年打出水井1000口

东坡区:活跃在乡村的手工打井人 24年打出水井1000口

8月4日,在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镇付庙村6组村民廖晓明家房后侧,一口水井正在施工,只见井架上的电葫芦连接着手动开关,坐在井口的打井人手里轻松操作着开关按钮,井下工人便将挖掘的泥砂混石,通过钢绳滑轮一桶桶吊提到地面上来。

看到新井里抽上来的哗哗清泉,过去饱受饮水难的廖晓明说:“王师傅打井讲诚信,收费价格也合理,水井修得很巴适。现在我们村里还有些农户家的水井,也都是先后请王师傅来打的。”而打井师傅王忠宇边操作按钮作业边说:“这口家用水井按户主廖晓明要求打10米深,到完工花工量估计要一个星期左右。井下和井上我只雇用了两个民工,除去他们的工资等开支,现在打好一口井我有近2000元的纯利,用户们对水井的施工质量也很满意。”

据悉,王忠宇是东坡区秦家镇新四村9组村民, 1994年的秋天,王忠宇和7个民工用铁锹、钢钎等工具,借鉴农村老式打井的土办法,全靠人工作业细心施工,经过10多天的连续奋战,为李记公司成功打出了一口20余米的深井且质量达到要求,公司付给他工钱1万多元。像这样常年活跃在农村四邻八方,专业从事打井施工,王忠宇已坚持了24年。他说:“我为农村家庭、企业学校、集体抗旱等打水井不仅为自己带来可观经济收入,还极大满足了群众生产生活对水源的需求。即使近年家里栽种了4亩多的李子树苗和柑桔等其他果树,需要牵扯一些精力进行管理,但每年依然要为群众打50余口水井,24年保守计算,我打出水井不下1000口,而且没有出现过安全事故。”

据王忠宇介绍,开初那些年,由于工具简单落后,全靠体力施工,不仅打井施工效率低,而且工人确实很辛苦,因此,有的民工中途就离开了。即便工资报酬高,人也不好请,而且临时来的技术不熟悉,长时间也留不住人,所以这些年他就在提高机械作业上下功夫,除原用的铁锹、钢钎、锄头等简单工具,他还相继购置了抽水机、电葫芦、电锤、滑轮、钢绳、水管等配套机械,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雇请的民工也由过去的7人减少至现在的2人,而且施工安全质量也更有保障,专业化打井施工水平不断提高。(图/文:方秦 陶广汉 刘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