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龙士:承前启后为能事 震迅天真自有人

清气萧萧山野风,温润骨格梦笔生。

白石亦然未尽处,曲径幽幽上天蓬。

——题记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孕育锤炼的人物

越是风云变幻的纷乱岁月

越有可能造就有内蕴

有骨格

有思想

有情性的艺术家

安徽省文史馆馆员

国画大师萧龙士

就是这样少有的世纪老人

亦如陈子庄、黄秋园们一样风骚独领

一生留守江淮乡土

执着于大写意笔墨领域

是与李可染、李苦禅、许麟庐齐名的白石扛鼎人

萧龙士:承前启后为能事 震迅天真自有人

印象中,曾经在九十年代初改版后的

精美四色套印《中国书画报》头版上,

见到过萧龙士老人

为报社创刊纪念抑或新年贺岁

特意创作的《雁来红》,

血红烂漫,

老辣纷披,

落款诗书也是自撰

随性天然,

真可与齐白石绝笔《墨色牡丹》

抑或《糊涂葫芦》一样

洒脱出尘,

这么多年过去了,

始终都不曾忘记。

只是此后的好些日子,

很少见到关于萧龙士的消息。

一度在想这是否必然是作为地方大家

和不识时务的老画家宿命终归么?

还是地域经济、民族本色、时代环境等因素

左右影响着老一辈艺术家的精神传扬?

萧龙士:承前启后为能事 震迅天真自有人

记得多年前应约山东美术馆

参加“范炳南书画展”,

活动期间有缘与西安王蒙安排同室,

王蒙欣悉我是安徽人颇感亲切,

一夜尽与我讲述父亲母亲的敦煌往事。

原来他的父亲王子云即安徽萧县人

也是我国文博界敦煌学元老,

是李可染、刘开渠、吴冠中恩师,

与萧龙士老乡且为世交,

与萧龙士、王继述、李可染等一起

共同创办徐州美术学校,

萧龙士任国画系主任

并立志成为“龙城一士”

“龙士”遂得名。

萧龙士:承前启后为能事 震迅天真自有人

萍水相逢因缘际会,

从此在我的字典里多了王子云的名字,

更让我进一步走近了萧龙士的人生艺术和艺术人生。

1929年徐州特大暴风雨摧毁无数房屋,民不聊生,萧龙士捧出精品106件在云龙山放鹤亭义展义卖,得款全额捐献赈济灾民;

抗战期间萧龙士汇入流亡队伍,在苏豫皖边区国立21中任美术教师,多次举办画展揭露日寇罪行宣传抗日英雄,并热枕举行书画义卖为抗日献力;

1947年,徐淮大地天灾人祸战乱不断且水灾连着旱灾,百姓困苦不堪,萧龙士义无反顾地把家中黄河故道大堤上南边百余亩土地全部分给乡亲;

新中国诞生特意为此创作《皆大欢喜图》表达内心喜悦 ;

1951年积极响应何香凝等爱国志士号召先后创作30余幅作品参加“抗美援朝义卖画展”,并督促徐州读书的三女儿萧承霞报名参军支援抗美援朝。

萧龙士61岁时赴京探望李可染,

又由李可染引荐拜访齐白石行弟子礼,

出其《荷花图》请教,

白石题赞:

“龙士先生画荷,白石自谓不及。国有此人而不知深以为耻。想先生不曾远游也。”

萧龙士:承前启后为能事 震迅天真自有人

次年再北上,

由许麟庐设宴约徐悲鸿、李可染、李苦禅作陪,

正式拜白石为师,

白石亲治“龙士”印相赠

并为其《西瓜》题跋:

“西瓜无多人,画能有如此之工者,龙士外,恐怕更无多人也。”

在京期间多留在许麟庐所开和平画店里

协助收售书画并苦练,

曾作《游鱼图》自题:

“前两周,趋杏子坞行拜师礼,得列齐门研讨国画。蒙齐师循循善诱,茅塞顿开,始知过去三十年摸索之困也。一九五零年除夕于京华。”

萧龙士:承前启后为能事 震迅天真自有人

萧龙士与同门李苦禅、许麟庐三人是结拜兄弟,

均为大写意重要画家,

继承徐渭、朱耷到昌硕、白石

写意传统并开一代新风。

王少石认为萧龙士凝重雄浑、醇厚质朴,

使人感到朴之极

厚之极

苍之极

润之极

纯之极

令人玩味不尽。

萧龙士:承前启后为能事 震迅天真自有人

1946年抗战胜利后,

萧龙士在南京举办画展,

陈之佛、张书旂、傅抱石联名题评:

“先生精研六法,平素潜心苦志,悉心研摩,故下笔落墨,辄饶奇趣。曩于二届全国美展,读其所作,心窃慕之。兰石洒脱有致,尤为墨荷数帧,神姿飒爽,笔力伟健,有八大风格。盖正不流平板,奇不入险恶,于狂怪中求理,于卤莽中求笔者矣。”

萧龙士先生也曾在《论画笔记》中

归纳笔墨之道的

“十要十不”

——

笔墨要重而不浊、淡而不薄、简而不略、草而不率、轻而不浮、艳而不俗、媚而不妖、黑而不恶、粗而不霸、细而不弱。

同时也言及:

“无笔则墨滞,无墨则笔枯,气骨具而遒润备。笔笔踏实而不浮,笔笔凌空而不板,此笔墨论务必深入体会。”

萧龙士:承前启后为能事 震迅天真自有人

藉此合肥市政协书画院、《市场星报》

与赖少其艺术馆联袂举办

“黄宾虹赖少其萧龙士艺术展”之际,

第一次零距离会心萧龙士先生难得的笔墨妙造,

展品不少都是穷款,

可是意蕴决然不少丝毫,

那些青蛙、牧童、水牛、花儿,

能看到岁月如歌的静好和千帆过尽的从容,

唯一一帧斗方山水纯粹水墨,

大道至简,

古拙恬淡,

平和而诗意,

有种莫名的熟后生,

从未见过如此不曾雕饰的山水边幅,

也不知道萧老眼中的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不?

萧龙士:承前启后为能事 震迅天真自有人

《十月食瓜》龙士快意,

《云霞灿烂》写意者簇簇

仿佛跃动着的紫菊,

好似铁水流下一般傲霜凌雪,

经风耐寒象征着钢铁勇士们的坚强奋战;

《污泥出生怎不染,雨露洁身获清香》

《幽谷春风涌笔端,万叶千花供世看》

《俯首甘为孺子骥,挺身直冲霄际竹》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等作品

都是通过写意荷、兰、竹、梅来观照自己的生命理想和人生旨趣,

《亭亭浴晚风》

《花本无愁老少年》

《梅花欢喜漫天雪》

都洋溢着青春芳华的烂漫自在和万物生灵的互动喜悦,

萧老七八十时节的

那些常以墨红笔混用的《红梅赞》

真的不俗气,

亦然欣欣然的和暖与欢快,

想来也是他人生艺术趋近

“老树春深更著花”之怒放嘉年华。

萧龙士:承前启后为能事 震迅天真自有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萧老的书法

也格外绚烂天真,

不经意间的沧桑淡然悠悠我心,

内容大凡家常话,

其中有件“我今年九十八耳不聋眼未花

写写画画乐无涯”,

写得那叫一个大自在。

缘于多年前与萧龙士之子萧承震先生有过笔墨联谊,

借着萧老画展契机专门拜望了承震先生,

先生赠予

《萧龙士书画作品捐赠图录》

《萧承震》画集等,

他在序文《父亲心愿我践行》中说:

“向安徽省人民政府捐出先父萧龙士先生精品书画150幅,是父亲生前的心愿,我们全家感到无比的欣慰,因为我们完成了老人生前的心愿。省政府、省政府参事室、省文史馆和省市有关单位及广大爱好艺术的人们,在父亲生前逝后,都对他高度的重视和关怀,誉他为当代艺坛的大师,誉他为德、艺、寿齐辉的人民艺术家,每有重大节日,都为他举办纪念活动,出画集,办展览,弘扬他德高艺精、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2012年,省政府批示、立项、建设的萧龙士艺术馆即将投入使用。先父是祖国人民培育了他,使之成为当代的艺术家。他一生以爱国爱民为己任,做了很多有益于国家、人民的事,培养了一大批有成就的书画家,开创了江淮大写意花鸟画派,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他的佳作奉献给国家是必然的。父亲生前经常教导我们要实实在在爱国、爱家,正正直直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能为国家做出一点贡献,是我们家族的荣耀,我们要世世代代传下去。此前,已于1999年向徐州萧龙士艺术馆、2007年向萧县萧龙士艺术陈列馆、宿州萧龙士艺术馆共捐出先父书画作品170余幅和现当代国内名家书画作品80余幅。”

萧龙士:承前启后为能事 震迅天真自有人

“父亲心愿我践行”,

读罢序文,

觉得萧龙士老人应该颇为欣慰了,

除了传承萧龙士老的人格魅力和艺术精神外,

我们更期待看到萧承震先生的笔墨风度

可以媲美萧龙士的写意温度,

再看看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萧承震》画集,

里面的素雅厚拙的山水更是别有洞天,

那幅《真情无处不在》

采取拟人手法描写的幽兰双栖,

那韵、那气、那神、那情真的令人陶醉,

没有挚爱没有性灵是无法真情不在的。

“承前启后为能事,震迅天真自有人。”

萧龙士:承前启后为能事 震迅天真自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