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爲何要拒絕中國科技大學選址落戶南陽?

混亂的性子


當今的河南考生是中國最辛苦的考生,沒有之一。

就是因為河南的考生多,而好的高校少,只能用加倍的努力去走過高考的獨木橋。


但是曾經一有個很好的機會,原位於北京的中國科技大學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想要遷到南陽,但是當時的南陽領導拒絕了中科大的遷校要求,導致這個計劃並沒有落實,最終中科大跑到了合肥。

若非如此,河南豈不是多一所高含金量的學校。

1958年中科大位於北京時的大門

南陽領導為什麼要拒絕中科大的遷校要求呢?

第一是因為當時的遷校只是臨時性的戰略遷徙。並非遷過去就不走了。六十年代末,中蘇關係惡化,為了防止蘇聯一個核彈丟到北京,中央政府就制定了有計劃的疏散計劃,將位於北京的高校戰略性暫時轉移到外地。

既然是政策性的臨時轉移,最終就還是要回北京原校址的。

南陽在當時確實接收了一個高校,就是北京對外貿易學院,就是當今的對外經貿大學,但是到了1973年,政策逐步調整後,這所學校就又返前回北京了。

因此在當時的領導看來,這些從北京搬遷來的學校就是臨時的過客,來到地方,地方政府還要供給其衣食住行各方面,過幾年,就又拍拍屁股走人了。

如果當時的南陽領導知道中科院以後回不去北京了,就留在當地,估計也會生各種辦法留下中科大吧。

第二是因為當時的南陽窮。

南陽師河南省人口較多的地區,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自身的口糧供給都是個不小的問題,而之前也接受了北京對外貿易學院,如果中科大再搬過來,那可是師生共計萬餘人的規模,不僅要安置其校區和住宿,更要按計劃供給其糧食等物。再加上南陽自身就承擔著國家商品糧生產的任務,這對當時的南陽領導來說,確實是有些為難。因此就以此拒絕了中科大暫時遷往南陽的請求。

1960年南陽大饑荒中的難民

這隻能說明,當時的南陽領導還是很愛民的,知道地方民眾生活艱難,之前的三年自然災害,南陽地區餓死的人不在少數,因而不想多倒騰事情,增加農民負擔。

這個決策放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當時的中科大計劃搬遷地不止南陽一個,而湖北和江西也都先後婉拒中科大搬遷過去的請求,因此並不是南陽一個地方拒絕。

而就在中科大遷校計劃四處碰壁只是,另一個河南人出現了,他就是時任安徽省革委會主任的李德生,這個河南信陽新縣人,在得知中科大的遷校意願後,極力爭取其搬遷至安徽,最終促成了中科大落戶合肥。

中科大之後也是想返遷北京的,但是由於一些小變故,最終沒能成行,就留在了安徽。可以能留在安徽只是一個偶然。

然而正是這個偶然,讓無數河南人捶胸頓足,後悔不迭。

綜上,不能說河南人目光短淺,因為正是河南人促使中科大落戶安徽。只能說當時的南陽領導比較務實。

更多歷史類資訊,敬請關注@熊二History。


熊二讀史


中國科技大學最早建校地址位於北京,後來由於中央統一部署,對一些大學進行外遷,這其中就有中國科技大學。當時外遷選址的時候,中國科技大學原本是想落戶河南省南陽市的,但是被南陽市拒絕後最終才落戶安徽的。


對於這所名牌大學,河南省南陽市為什麼要拒絕中國科技大學落戶南陽呢?


雖然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但是教育資源很匱乏,整個河南省僅有一所“211工程”高校,那就是鄭州大學,而且河南人向來對教育很重視,在這樣情況下有這麼好的大學要落戶南陽卻遭拒絕,令很多人不解。


在特定歷史背景下,產生特定的選擇。就像我們讀書一樣,當我們上小學的時候,覺得很多題目很難,但當我們上初中的時候,回過頭去看小學題目的時候,就覺得很簡單啦。其實這個道理和當時南陽拒絕中國科技大學落戶南陽是一個道理的,當時處於計劃經濟,新中國也在發展中,那個時候人們都是追求解決溫飽問題,河南省是人口大省,所需糧食自然很多,那麼中國科技大學落戶南陽,又要增加很多糧食的消耗,對於當地南陽政府來說壓力很大,至此才拒絕中國科技大學落戶南陽。


網上對此事件也是眾說紛紜,我們所處時代不同,看待問題,解決問題自然不同,現在人們更多追求的是精神需求,大多數家庭都解決了溫飽問題。而那個年代,糧食稀缺,大多數都吃不飽,對於南陽政府以及領導而言,最重要的是怎麼解決溫飽問題。看待問題時間不同以及角度不同,自然所得出的答案也不同,那如果是現如今中國科技大學要落戶南陽,想必南陽就不會拒絕了。


決勝網


說到中國科技大學當年打算遷往今天的南陽市確實是有這麼一檔子食,說法也是好幾種的,有說是當時的南陽因為糧食不夠吃,沒有辦法再給當時的中科大師生提供口糧,所以說就沒有接收當時的中科大,我想當時也確實有可能存在。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當時的中科大本來打算遷往南陽市的,而且中科大領導和南陽市的領導都已經談好了,但是因為當時河南的省會剛剛遷往鄭州,所以說省裡希望把中科大建到今天的鄭州市,可能是當時的鄭州剛剛坐省會,基礎設施什麼的都不咋樣。



最終中科大不想要遷往鄭州,而河南省裡希望它放到鄭州而不是南陽,最終中科大既沒有建到南陽也沒有建到鄭州,而是選擇了今天的合肥市,對於河南來說錯過了中科大也是蠻遺憾的,要不然今天的河南又多了一所名牌高校,畢竟今天的河南好大學太少了。


豫東散人


河南南陽確實拒絕了中國科技大學的落戶,給了安徽一個發展的好機會,這個機會直到今天仍在惠及安徽。據此,很多人說河南人短時,安徽人有發展眼光。其實,大家忽略了其中的一個細節,這件事是成也河南人,敗也河南人。

  • 敗也河南人

當年由於中蘇關係緊張,北京13所高校要遷到地方疏散,其中包括中國科技大學。據當年參與疏散人員回憶,學校派出了兩撥人到湖北沙市和河南南陽去選址,其中到河南這波人是帶著國務院教科組組長劉西堯的親筆信去的,由此可以看出,當時無論是科大還是國務院,都是傾向於選址河南南陽的。

因為有親筆信,選址人員受到河南省高層熱情接待,但是接待雖然熱情言談中卻對科大落戶河南不怎麼歡迎。後來到南陽去實地探訪,南陽當地幹部也表示,土地有的是,但是糧食不夠吃,沒有能力接受一所大學。

第一波選址失敗,又派出了第二波人分赴安徽和江西。江西省比河南還痛快,直接表示不具備條件。安徽倒是沒有說不願意接收,但是選址人員看來宣城的條件後,認為條件太差無法落戶。

  • 成也河南人

就在準備放棄安徽時,事情突然發生了變化。安徽省革委會主任(差不多相當於省委書記)李德生找到相關部門積極爭取,甚至為了讓科大落戶,不惜撤銷了原有的合肥師範學院和銀行幹校兩所學校,將其校區騰出來給科大使用。

正是因為李德生的積極態度,為安徽爭取到一所國家重點高校,也成為今天安徽的驕傲。而且,依託這所高校,安徽又陸續爭取到中科院其他重要資源,使得今天安徽的科技研發能力走在了全國第一陣營。

鑑於以上,很多人諷刺嘲笑河南人,說河南人目光短淺,甚至不少河南人也自怨自艾。本人不是河南人,不過也想替河南人說一句,河南人也並非全都目光短淺。

有一個細節被大家忽略了,那就是此事中積極爭取科大的李德生,恰恰正是河南人。他是河南信陽新縣人,當時在安徽主政。正是在他的力主下,安徽給了中科大很多超高待遇,留住了科大。

此事中還有另一個河南人,建築設計大師楊延寶。楊延寶恰好是河南南陽人,清華畢業,中科院院士。如今中科大合肥的校園,當年就是楊延寶主持規劃設計。

中科大被從河南推了出來,又有兩個河南人在安徽土地上,一個極力挽留一個主持規劃設計,為中科大在安徽安了家。

所以說,此事是敗也河南人,成也河南人。

我是凡塵往事,歡迎關注交流,我會及時回覆!


凡塵往事


看了很多評論,說是當時的河南怕科大師生搶佔了口糧副食,對科大落戶南陽並不積極,而落戶合肥。其實當時安徽並不在科大的備選項裡,科大優先選擇落戶河南南陽,不行的話,選湖北、江西,備選才安徽。當時安徽領導邀請科大到安徽考察,希望科大考慮安徽,進而科大最終落戶合肥,安徽邀請科大落戶合肥以及確保科大後來不遷離合肥無疑都是正確的。安徽為科大初期及後來的發展做了很多努力,科大為合肥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可以想象沒有科大的合肥,各方面都會掉一個檔次,至少在科技方面。

可能當時的河南領導也沒想到一所頂級大學對河南的重要性,或者對河南將來的重要性,畢竟對一個人口大省來說,河南好大學並不多。而安徽的領導也不一定就高瞻遠矚想到了這些,當時的河南和安徽都很窮,餓死很多人,能活著都不容易了,誰能看的出中國的未來,誰能說清楚以後的中國會有怎樣的改變。但是事實證明教育和科技對一個城市發展畢竟會起到推動作用。


朱斌888


先看看當時的歷史環境,1969年,中蘇交惡,中央決定疏散大中城市的人口,物資,進入備戰狀態。位於北京的高校也都往外遷移,遷到中西部地區。中國科技大學也在遷移的名單中。

當時首先考慮的是河南的南陽地區,認為南陽最適合中國科技大學的選址。河南省的領導人對於中國科技大學的遷入也是歡迎的,願意批三千畝土地給中國科技大學作為建校用地。但是有一個要求,不給落戶南陽,只同意在南陽專區的新野,唐河一帶。而新野,唐河這兩個地方是屬於山區,丘陵地帶。因為當時的河南領導人認為在河南建校有困難,心有餘而力不足。選址人員認為新野,唐河這一帶不符合建校的標準,也沒有條件,所以也沒有答應。

很多人都說河南之所以拒絕了中國科技大學是因為糧食的問題,怕遷入後的師生擠佔了河南的副食口糧。因為當時河南省的人口眾多,僅次於山東省,為全國第二大人口省市。再加上之前的大饑荒,河南省的領導人也是害怕。糧食原本就緊缺,還要遷入人口,更是雪上加霜。所以拒絕遷入也是迫不得已的決定,當時所處的環境真的是不允許。

那些說當時河南省的領導不重視教育的,你大可以查一查那個時候河南省接收了多少所學校與單位。就在當年河南省就接收了北京對外貿易學院,還接收了科協的五七幹校在漯河,科委的五七幹校在確山。而且時任的教育部部長劉西堯也說了一句話“河南去的單位太多了”。你還能說河南省當時的領導人不重視教育嗎?

南陽拒絕了中國科技大學也是有歷史原因在裡面的,不可能把全部的責任都推到當時的領導人身上。當時領導人做出的決定也是受到現實的侷限,迫不得已阿。


大三老學長


科技科普促使人們養成理性思考和理性處理事務的習慣——凱騰聚知。

河南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域。

河南是中原地區新文化運動實行比較早的地域。

河南是飽受戰爭摧殘的地域之一。

河南也是新中國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重點建設的地域。

但60年代河南地方政府和民間放出了第一個畝產萬斤糧的衛星。

導致河南出現餓殍和逃荒,經濟大衰退。

河南人的胃是敏感的,自己吃不飽,造成民間和政府都不敢擔責。實際上,退一步即使南陽不行,相對富裕的鄭州,洛陽,新鄉總可以吧!

歷史的教訓是深刻的,科大的選址的最大教訓就是可以投機,但民間不能自作孽。先人做的孽後人必然承擔。

河南現在需要勒緊褲腰帶堅持20年利用好中部崛起的政策,不要再耍奸使滑,把鄭州洛陽新鄉等和本省經濟不匹配的房價砍到一半,讓在外的河南遊資和遊子回鄉發展教育投資創業吧!


凱騰聚知


當年的中科大本來打算在南陽和江西這兩個地方,後來卻是稀裡糊塗的將學校放在了合肥市,可以說這也是一個緣分吧。


當時的北京高校根據國務院的安排進行外遷,將一些農工業大學遷到能夠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建築工業學院、北京輕工業學院、北京機械學院、北京電力學院、北京水利水電學院、北京石油學院、北京地質學院、北京礦業學院、北京農業大學、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北京林學院、北京鐵道學院等十三所大學都遷出了北京。

當時的許多學校都選擇了江西省和湖北省,像當時的中國科技大學也想去當時的江西省,當時的教育部說江西已經有一部分高校遷去了,所以當時就提議將中國科技大學放到今天的南陽市。

後來河南的省會剛剛遷往鄭州,當時的領導想要將中科大放到今天的鄭州,而中科大卻是想要留在南陽,後來一度陷入了僵局,後來安徽的領導聽說了這件事,就將中科大請到了今天的安徽合肥。


商丘身邊事兒


知道南陽,是在語文課本里學習了諸葛亮的《出師表》一文,裡面有這麼一句話“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後來劉禹錫的《陋室銘》裡也有“南陽諸葛廬”的文句,就此南陽就深刻於腦海之中。

話說一所大學,尤其是一所頂級的名牌大學,對一個地方發展的影響,真是無法估量,就像清華、北大之於北京,復旦、交大、同濟之於上海,對於合肥來說,中科大更是其一張名片,惠及整個省內,有力提升當地的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其附加效益和無形的影響更是難以估量!

而說起來,合肥真是走運,本來中科大應該花落南陽的,可是當年的河南因為糧食問題,並不情願中科大在河南建校,不過因為中科大有介紹信,所以就讓中科大到南陽去考察。南陽當時也是口糧短缺,害怕中科大的師生口中奪食,態度並不積極。

當時安徽領導人李德生得知這一情況後,主動邀請中科大到安徽辦學,先是建議到安慶,由於部分師生認為安慶條件困難,反對搬遷。於是李德生拍板,建議中科大到合肥辦學,將合肥師範學院撤銷,將各系師生分散到其他省內院校,將其原址騰出讓給中科大辦學。

為了讓中科大留在安徽,安徽全力做好後勤保障工作,在不符合集中供暖條件的合肥給中科大集中供暖,還積極與鐵道部協調,開通了合肥到北京的鐵路專線,方便教職員工回北京探親。

真誠感動了中科大,讓中科大留在了安徽,並以中科大為基礎,成功爭取到中科院在合肥設立研究院所,在國家籌建的20個頂級的國家實驗室中,安徽就有三個,僅次於北京。

歷史無法重來,直到今天河南也無一所叫得響、拿得出的大專院校,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啊!


打虎拍蠅


說的好像河南的事都是河南人自己能做主一樣。全國商品糧的生產任務是個緊箍咒,還沒定價權。當時有誰能知道背後有多少推手嗎?河南努力爭取都沒有爭取到,還說拒絕呢?南陽出過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商聖范蠡,諸葛亮觀天地選址南陽建茅廬。

當時的選擇也沒錯,河南南部因為虛誇風,糧食問題餓死那麼多人,不敢增加人員。當時安徽與河南都是農業大省,都是貧窮大省,為什麼安徽能接納那麼多的頂尖大學和實驗室等科研機構,其實就是當時的河南領導班子沒遠見沒魄力,河南的乞丐是全國有名的,就可見當時的河南領導是多麼的軟弱無力。說個事兒: 我所上的高中在鎮上,當初是有機會搬到縣城的,但是鎮上的一部分人反對,說搬到縣城,鎮上和周邊管轄的村子的學生上學就太遠了。



我個人認為:上學遠不是問題,現在交通這麼方便。沒去縣城,反倒失去了部分資源。大家覺得呢?在那個以糧為綱的年代,糧田是最重要的!凡是不打糧食而又要佔土地的項目,一般的地方父母官是不屑一顧的,當時拒絕了還洋洋得意,現在後悔已晚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